油冷电机散热型电机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989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冷电机散热型电机桶,包括筒体、散热流道和注油凸块,筒体沿径向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内层、冷却层和外层,散热流道设置在冷却层内,外层表面设有注油凸块,通过注油凸块能将冷却液注入散热流道中,冷却液绕着散热流道内循环流动一圈后,经由注油凸块向外排出;所述散热流道外侧与外层焊接,内侧与内层焊接,筒体两端面的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密封环,内层、外层和密封环将散热流道封闭在内;所述散热流道为曲线形,散热流道内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单一,向内注入和向外流出的冷却液之间不发生交汇;本技术通过冷却液循环直接对电机桶散热,散热效率高,噪声小,不影响电机的使用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具体涉及一种油冷电机散热型电机桶


技术介绍

1、电机的散热方式主要有自然散热、强制风冷散热和液冷散热三种,自然散热是利用电机本身的散热器或外壳表面积自行散热,例如在电机表面设置散热片,这种方式散热效率低下,只适合运行环境温度不高的场合;强制风冷散热是通过风扇或其他工具,将空气强制循环,并在电机表面产生冷风流动,以有效扩大散热面积和增强换热强度,这种方式噪音大,适用于高功率的电机;液冷散热是通过内置的油冷却器或外挂的冷却设备,通过水或油的循环实现热量的散发,这种方式虽然散热效果好,但是必须配备外部油冷设备,对场地和环境要求较高,适用于高转速,环境温度较高的电机;小功率、小体积的电机能应用在很多场景中,这些场景对于噪声敏感度高,且无法配备相应的冷却设备,对电机的使用灵活度要求也高,因此,现有的散热手段都无法与小功率电机适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和技术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冷电机散热型电机桶,在电机桶的桶体中设置内冷流道,通过冷却液循环直接对电机桶散热,散热效率高,噪声小,不影响电机的使用灵活性。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油冷电机散热型电机桶,包括筒体、散热流道和注油凸块,筒体沿径向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内层、冷却层和外层,散热流道设置在冷却层内,外层表面设有注油凸块,通过注油凸块能将冷却液注入散热流道中,冷却液绕着散热流道内循环流动一圈后,经由注油凸块向外排出;所述散热流道外侧与外层焊接,内侧与内层焊接,筒体两端面的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密封环,内层、外层和密封环将散热流道封闭在内;所述散热流道为曲线形,散热流道内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单一,向内注入和向外流出的冷却液之间不发生交汇。本方案中,通过注油凸块能使外部的冷却液和筒体内部散热流道进行热循环,冷却液带走筒体及筒内的热量,直接对电机桶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散热噪音小。

3、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流道为s型回转结构,散热流道包括多个密封挡条,多个密封挡条绕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密封挡条之间互相平行,相邻密封挡条之间形成直流道,相邻密封挡条底部交错连接在两侧的密封环上,密封挡条的顶部与另一侧密封环之间设有液流间隙,液流间隙和密封挡条之间的直流道构成了液流流动的s型流道。s型流道包覆在筒体内,并且s型流道的直流道也覆盖了筒体的全长,因此通过散热流道对筒体散热能作用于整个筒体,没有散热死角,散热更均匀。

4、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流道的其中一个直流道内焊接有分隔嵌块,分隔嵌块横向拦截在直流道中间,分隔嵌块的两端分别与直流道两边的密封挡条焊接,分隔嵌块与密封挡条等高,分隔嵌块将此直流道分隔为进油腔和出油腔。分隔嵌块将作为冷却液液流起点的进油腔和终点出油腔隔开,使散热流道的流向单一,不同时段进入的冷却液不会交汇,使液流温度紊乱,稳定的液流温度能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5、进一步的,所述注油凸块为与筒体等长的条形块,注油凸块沿轴向连接在外层外侧面上,注油凸块对应设置在进油腔和出油腔外侧,注油凸块上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进油孔通往进油腔,出油孔通往出油腔。

6、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外层的周面上设有一个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与筒体端面齐平。

7、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两端端面上还设有多个连接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筒体内设置散热流道,通过向散热流道内循环注入冷却液,对筒体进行散热,由于从内部直接能对筒体散热,因此散热效率比从外部降温更高;2)散热流道为s型回转流道,散热流道不仅覆盖了筒体的整个周面,而且长度上也覆盖了筒体的全长,因此冷却效果更为均匀,不会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3)通过分隔嵌块将进油腔和出油腔分隔开来,使冷却液在注入和流出时不会产生交汇,不出现热对流,冷却液沿固定的s型流道循环流动包围整个周圈,冷却液的温度变化平稳,对筒体的冷却效果也更稳定;4)本筒体的散热结构不产生噪音,只需要提供可供循环的冷却液,不依赖于外部液冷机构,使用场景更广泛,适合与中小电机配套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冷电机散热型电机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散热流道和注油凸块,筒体沿径向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内层、冷却层和外层,散热流道设置在冷却层内,外层表面设有注油凸块,通过注油凸块能将冷却液注入散热流道中,冷却液绕着散热流道内循环流动一圈后,经由注油凸块向外排出;所述散热流道外侧与外层焊接,内侧与内层焊接,筒体两端面的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密封环,内层、外层和密封环将散热流道封闭在内;所述散热流道为曲线形,散热流道内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单一,向内注入和向外流出的冷却液之间不发生交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散热型电机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流道为S型回转结构,散热流道包括多个密封挡条,多个密封挡条绕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密封挡条之间互相平行,相邻密封挡条之间形成直流道,相邻密封挡条底部交错连接在两侧的密封环上,密封挡条的顶部与另一侧密封环之间设有液流间隙,液流间隙和密封挡条之间的直流道构成了液流流动的S型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冷电机散热型电机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流道的其中一个直流道内焊接有分隔嵌块,分隔嵌块横向拦截在直流道中间,分隔嵌块的两端分别与直流道两边的密封挡条焊接,分隔嵌块与密封挡条等高,分隔嵌块将此直流道分隔为进油腔和出油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冷电机散热型电机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凸块为与筒体等长的条形块,注油凸块沿轴向连接在外层外侧面上,注油凸块对应设置在进油腔和出油腔外侧,注油凸块上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进油孔通往进油腔,出油孔通往出油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冷电机散热型电机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层的周面上设有一个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与筒体端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冷电机散热型电机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两端端面上还设有多个连接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油冷电机散热型电机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散热流道和注油凸块,筒体沿径向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内层、冷却层和外层,散热流道设置在冷却层内,外层表面设有注油凸块,通过注油凸块能将冷却液注入散热流道中,冷却液绕着散热流道内循环流动一圈后,经由注油凸块向外排出;所述散热流道外侧与外层焊接,内侧与内层焊接,筒体两端面的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密封环,内层、外层和密封环将散热流道封闭在内;所述散热流道为曲线形,散热流道内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单一,向内注入和向外流出的冷却液之间不发生交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散热型电机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流道为s型回转结构,散热流道包括多个密封挡条,多个密封挡条绕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密封挡条之间互相平行,相邻密封挡条之间形成直流道,相邻密封挡条底部交错连接在两侧的密封环上,密封挡条的顶部与另一侧密封环之间设有液流间隙,液流间隙和密封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爱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晨恩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