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信息采集连接系统及包含该电池模组信息采集连接系统的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与迭代,用户对于整车续航里程提出更高要求,同步要求更高的经济性;目前常规解决方案主要为增加电池包带电量或者提升电池包的充电时间。通过采用ctp(cell to pack)/ctc(cell to chassis)等方式实现系统成组设计的高度集成,目前结构成组技术已达到一定瓶颈,对于大容量电池模组而言,高低压线路之间很难做到绝对的隔离,高压输出时高压线路会影响低压线路例如采集线束采集电池模组信息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信息采集连接系统和用电装置,可以对高低压输送器件进行物理隔离,提高电池模组信息采集精度。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信息采集连接系统,包括绝缘支架、柔性电路板、电池控制件、第一导电部、采集件以及由多个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信息采集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支架、柔性电路板、电池控制件、第一导电部、采集件以及由多个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所述绝缘支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上,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若干第一柔性电路板和若干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架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架朝向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池控制件连接,所述电芯通过所述采集件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或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电池控制件与所述电池模组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架背离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信息采集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支架、柔性电路板、电池控制件、第一导电部、采集件以及由多个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所述绝缘支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上,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若干第一柔性电路板和若干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架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架朝向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池控制件连接,所述电芯通过所述采集件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或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电池控制件与所述电池模组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架背离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电部一端与所述电池控制件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高压接口,所述高压接口与所述电池控制件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信息采集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的长度沿x方向延伸,所述绝缘支架的宽度沿垂直于所述x方向的y方向延伸,所述绝缘支架沿所述x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池控制件邻近所述第一端,所述高压接口邻近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以及所述第一导电部的长度沿x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信息采集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控制件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支架背离所述电池模组一侧的若干bic、bmc以及bdu,每个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每个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分别与一个所述bic连接,所述bdu连接有快充插接口,所述bdu通过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高压接口连接,所有的所述bic、所述bdu和所述高压接口分别与所述bmc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信息采集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与其对应的所述bic焊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穿过所述绝缘支架和与其对应的所述bic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信息采集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c具有第一采集端口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权,严华平,钟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