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合一壳体及充电机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807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合一壳体及充电机壳体,涉及电气部件壳体技术领域。多合一壳体包括内腔、底壁、侧壁、冷却水道和覆盖板。底壁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所述第一底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二底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壁间形成高度差;侧壁设置于底壁的一侧,所述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壁和所述第二底壁抵接;冷却水道连接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所述冷却水道与所述内腔分隔,且所述冷却水道与所述内腔间的分隔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壁的交汇区域的所述冷却水道设置于所述侧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壳体的内腔不需要设置覆盖板,减少壳体内腔空间占用,方便壳体的内腔空间设计,方便对壳体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部件壳体,具体涉及一种多合一壳体及充电机壳体


技术介绍

1、随着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出较高要求,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快速发展期,都在进行大力开展电机控制器和充电机类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包含冷却系统的壳体设计对产品的功能、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2、为了方便汽车充电机等结构的布局,各部件的集成成为了一种趋势。但是由于各部件的尺寸有区别,导致多合一集成的壳体上存在高度差,传统的冷却水道穿过具有高度差的壳体时,需要在壳体内腔建立水道交接区,水道交接区通常需要通过搅拌摩擦焊的方式焊接固定覆盖板,由此导致加工不便且占用壳体内腔空间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合一壳体及充电机壳体,以改善现有冷却水道穿过具有高度差的壳体时,加工不便且会占用壳体内腔空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合一壳体,包括内腔、底壁、侧壁、冷却水道和覆盖板。底壁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所述第一底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合一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在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朝向远离所述内腔的开口,所述壳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合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包括第一水道、第二水道和连接水道,所述第一水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壁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连接水道设置于所述侧壁,所述连接水道连通所述第一水道和所述第二水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合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腔设置有若干肋板;所述第一水道包括深沟槽和平沟槽,所述深沟槽的深度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合一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在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朝向远离所述内腔的开口,所述壳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合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包括第一水道、第二水道和连接水道,所述第一水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壁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连接水道设置于所述侧壁,所述连接水道连通所述第一水道和所述第二水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合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腔设置有若干肋板;所述第一水道包括深沟槽和平沟槽,所述深沟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平沟槽的深度,所述深沟槽设置于所述肋板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合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水道与所述深沟槽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合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水道与所述深沟槽连接处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深沟槽的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合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水道包括纵向段、横向段和贯穿段,所述纵向段与所述第一水道连接;所述横向段与所述纵向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俊杰陈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