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自由度直径和宽度可变轮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806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自由度直径和宽度可变轮式机构,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转动设有中心支座,所述中心支座的周面沿周向间隔设有旋转支撑杆,所述旋转支撑杆与中心支座铰接,所述旋转支撑杆远离中心支座的一端铰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旋转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有剪叉组件,所述剪叉组件与相邻剪叉组件之间通过剪叉支撑连接件连接,多个所述剪叉组件之间闭合形成一个多边形结构,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与剪叉组件之间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上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剪叉支撑连接件的一端铰接有变轮面组件。该可变轮式机构单自由度驱动,控制方便,直径改变的同时,轮面宽度随之发生改变,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径轮,具体涉及一种单自由度直径和宽度可变轮式机构


技术介绍

1、轮子是用不同材料制成圆形滚动物体,在交通运输中非常有用,广泛应用在机器人、探测车、交通工具以及家用电器等诸多领域。传统的轮子在制造出以后,形状和尺寸都是固定不变的,当面对复杂的地面环境如凹凸不平路面、松软路面时,传统的轮子难以应对,而可变轮径的轮子通过放大自身轮径轻松适应上述路面状况,由此,对于变径轮的研究引起了关注。

2、在传统的变径轮设计中,轮子一般通过复杂的机构如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结合来实现直径的改变,轮子的宽度是不变的,然而轮子和地面为平面接触,轮子直径改变的过程中,其宽度保持不变,无法适应不同直径下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影响轮子滚动过程中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平顺性,从而导致轮子的适应性差。

3、于是,我们提出了一种单自由度直径和宽度可变轮式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自由度直径和宽度可变轮式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自由度直径和宽度可变轮式机构,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转动设有中心支座,所述中心支座与中心轴同轴,所述中心支座的外周面沿周向间隔设有旋转支撑杆,所述旋转支撑杆与中心支座铰接,所述旋转支撑杆远离中心支座的一端铰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旋转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有剪叉组件,所述剪叉组件与相邻剪叉组件之间通过剪叉支撑连接件连接,多个所述剪叉组件之间闭合形成一个多边形结构,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与剪叉组件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上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剪叉支撑连接件的一端铰接有变轮面组件。

4、进一步的,所述变轮面组件包括弧形杆件i,所述弧形杆件i的一端铰接有弧形杆件ii,所述弧形杆件ii远离弧形杆件i的一端铰接有弧形剪叉杆ii,所述弧形剪叉杆ii远离弧形杆件ii的一端铰接有弧形杆件iii,所述弧形杆件iii远离弧形剪叉杆ii的一端铰接有弧形杆件iv,所述弧形杆件iv远离弧形杆件iii的一端铰接有弧形剪叉杆i,所述弧形剪叉杆i的中间位置与弧形剪叉杆ii的中间位置铰接,所述弧形剪叉杆i远离弧形杆件iv的一端与弧形杆件i远离弧形杆件ii的一端铰接,所述弧形杆件i、弧形杆件ii两者的铰接端通过支撑杆i与剪叉支撑连接件连接,所述弧形杆件iii、弧形杆件iv两者的铰接端通过支撑杆ii与剪叉支撑连接件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剪叉组件包括剪叉杆i和剪叉杆ii,所述剪叉杆i的中部位置与剪叉杆ii的中部位置铰接,所述剪叉杆i的中部位置与连接件远离旋转支撑杆的一端铰接。

6、进一步的,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包括剪叉支撑连接件i和剪叉支撑连接件ii,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i的一端与剪叉杆ii的一端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i的另一端与另一剪叉组件的剪叉杆i的一端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i的中部位置与支撑杆i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i的另一端与弧形杆件i、弧形杆件ii两者的铰接端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ii的一端与剪叉杆i的一端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ii的另一端与另一剪叉组件的剪叉杆ii的一端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ii的中部位置与支撑杆ii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ii的另一端与弧形杆件iii、弧形杆件iv两者的铰接端铰接。

7、进一步的,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的形状为v型结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既有以下技术效果:

9、本专利技术中,多个剪叉组件之间闭合形成一个多边形结构,当旋转支撑杆带动剪叉组件靠近或者远离中心轴时,多边形的边长发生变化,单个的剪叉组件通过运动变形以使多边形边长长度发生变化,剪叉组件的运动带动支撑杆运动,通过支撑杆运动带动变轮面组件运动,从而实现轮子直径发生改变的同时,轮面宽度随之发生改变,当轮子直径变大时,轮面变窄,适应高速、轻载、路况较好的情形,当轮子直径变小时,轮面变宽,适应低速、重载、路况较差的情形,增加了轮子的适应性。

10、再有,该可变轮式机构为单自由度,控制方便,锁定中心支座即可使整个机构保持为具有刚性的稳定结构,从而保持轮子良好的圆弧度,使轮子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自由度直径和宽度可变轮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1),所述中心轴(1)上转动设有中心支座(2),所述中心支座(2)与中心轴(1)同轴,所述中心支座(2)的外周面沿周向间隔设有旋转支撑杆(3),所述旋转支撑杆(3)与中心支座(2)铰接,所述旋转支撑杆(3)远离中心支座(2)的一端铰接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远离旋转支撑杆(3)的一端铰接有剪叉组件,所述剪叉组件与相邻剪叉组件之间通过剪叉支撑连接件连接,多个所述剪叉组件之间闭合形成一个多边形结构,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与剪叉组件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上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剪叉支撑连接件的一端铰接有变轮面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自由度直径和宽度可变轮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轮面组件包括弧形杆件I(801),所述弧形杆件I(801)的一端铰接有弧形杆件II(802),所述弧形杆件II(802)远离弧形杆件I(801)的一端铰接有弧形剪叉杆II(902),所述弧形剪叉杆II(902)远离弧形杆件II(802)的一端铰接有弧形杆件III(803),所述弧形杆件III(803)远离弧形剪叉杆II(902)的一端铰接有弧形杆件IV(804),所述弧形杆件IV(804)远离弧形杆件III(803)的一端铰接有弧形剪叉杆I(901),所述弧形剪叉杆I(901)的中间位置与弧形剪叉杆II(902)的中间位置铰接,所述弧形剪叉杆I(901)远离弧形杆件IV(804)的一端与弧形杆件I(801)远离弧形杆件II(802)的一端铰接,所述弧形杆件I(801)、弧形杆件II(802)两者的铰接端通过支撑杆I(701)与剪叉支撑连接件连接,所述弧形杆件III(803)、弧形杆件IV(804)两者的铰接端通过支撑杆II(702)与剪叉支撑连接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自由度直径和宽度可变轮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组件包括剪叉杆I(601)和剪叉杆II(602),所述剪叉杆I(601)的中部位置与剪叉杆II(602)的中部位置铰接,所述剪叉杆I(601)的中部位置与连接件(4)远离旋转支撑杆(3)的一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自由度直径和宽度可变轮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包括剪叉支撑连接件I(501)和剪叉支撑连接件II(502),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I(501)的一端与剪叉杆II(602)的一端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I(501)的另一端与另一剪叉组件的剪叉杆I(601)的一端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I(501)的中部位置与支撑杆I(701)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I(701)的另一端与弧形杆件I(801)、弧形杆件II(802)两者的铰接端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II(502)的一端与剪叉杆I(601)的一端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II(502)的另一端与另一剪叉组件的剪叉杆II(602)的一端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II(502)的中部位置与支撑杆II(702)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II(702)的另一端与弧形杆件III(803)、弧形杆件IV(804)两者的铰接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自由度直径和宽度可变轮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的形状为V型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自由度直径和宽度可变轮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1),所述中心轴(1)上转动设有中心支座(2),所述中心支座(2)与中心轴(1)同轴,所述中心支座(2)的外周面沿周向间隔设有旋转支撑杆(3),所述旋转支撑杆(3)与中心支座(2)铰接,所述旋转支撑杆(3)远离中心支座(2)的一端铰接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远离旋转支撑杆(3)的一端铰接有剪叉组件,所述剪叉组件与相邻剪叉组件之间通过剪叉支撑连接件连接,多个所述剪叉组件之间闭合形成一个多边形结构,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与剪叉组件铰接,所述剪叉支撑连接件上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剪叉支撑连接件的一端铰接有变轮面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自由度直径和宽度可变轮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轮面组件包括弧形杆件i(801),所述弧形杆件i(801)的一端铰接有弧形杆件ii(802),所述弧形杆件ii(802)远离弧形杆件i(801)的一端铰接有弧形剪叉杆ii(902),所述弧形剪叉杆ii(902)远离弧形杆件ii(802)的一端铰接有弧形杆件iii(803),所述弧形杆件iii(803)远离弧形剪叉杆ii(902)的一端铰接有弧形杆件iv(804),所述弧形杆件iv(804)远离弧形杆件iii(803)的一端铰接有弧形剪叉杆i(901),所述弧形剪叉杆i(901)的中间位置与弧形剪叉杆ii(902)的中间位置铰接,所述弧形剪叉杆i(901)远离弧形杆件iv(804)的一端与弧形杆件i(801)远离弧形杆件ii(802)的一端铰接,所述弧形杆件i(801)、弧形杆件ii(802)两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臣国兴洋王加祥孟祥龙靳宣强丛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