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723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6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它包括釜体、盖体以及设于盖体上的电机组件,釜体内设有内管套,内管套与釜体之间界定出了环形腔,环形腔内设有热管网组,釜体外壁上设有热液供应管和热液回收管,热管网组与热液供应管、热液回收管连通设置,内管套内设有桨叶,桨叶与电机组件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内管套的下端与环形腔之间为导通设置。本技术的桨叶高速旋转时,搅拌的同时还可以驱动反应物沿着内管套的内腔向下流动,使得反应物在内管套的内腔和环形腔之间循环流动,反应物在流经热管网组时便会发生热量传导,由于热管网组的分布密度较大,其展开的表面积要远远大于阀体的内表面,因此热传递的效率要提高很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尤其是涉及一种生产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1、聚维酮一般指聚乙烯吡咯烷酮,是一种聚合物,它以单体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原料,通过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均聚等方法得到。在本体聚合制备过程中,由于存在反应体系粘度大,聚合物不容易扩散,聚合反应热不容易移走导致局部过热等问题,因此得到的产品分子量低,残留单体的含量高,而且多呈黄色,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合成方式是均聚,具体为将nvp溶液中加入引发剂并加热,通过调节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即可以得到不同分子量和不同水溶性的pvp均聚物。

2、为此,工业上还开发了用于聚合反应进行的反应釜,反应釜的结构一般由釜体、搅拌器和固定在所述釜体顶部的电机构成,釜体为中空结构,其外部还包裹加热组件,用于给釜体内的反应物料加热。常见的加热组件为热管加热,热管内循环流动有热液,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釜体,然后再传递给物料,因此釜体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成了决定热量传导效率的制约因素。热量传导效率低下就会导致加热的时间变长,也就会影响生产效率。因此如何提高热量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包括釜体、盖体以及设于所述盖体上的电机组件,所述盖体上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底部设有排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设有内管套,所述内管套与所述釜体之间界定出了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设有热管网组,所述釜体外壁上设有热液供应管和热液回收管,所述热管网组与热液供应管、热液回收管连通设置,所述内管套内设有桨叶,所述桨叶与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内管套的下端与所述环形腔之间为导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网组包括若干层上下间隔分布的热管构成,所述热管在俯视方向上为分布整个环形腔的截面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包括釜体、盖体以及设于所述盖体上的电机组件,所述盖体上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底部设有排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设有内管套,所述内管套与所述釜体之间界定出了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设有热管网组,所述釜体外壁上设有热液供应管和热液回收管,所述热管网组与热液供应管、热液回收管连通设置,所述内管套内设有桨叶,所述桨叶与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内管套的下端与所述环形腔之间为导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网组包括若干层上下间隔分布的热管构成,所述热管在俯视方向上为分布整个环形腔的截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李红马爱群吴国良吴加永郑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遂昌琅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