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476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包括非封闭的冷却箱、喷射器和换热器,在冷却箱内设置相变冷却工质,集气罩外侧过冷液体通过冷却液出口通过工质泵来到喷射器形成一次流,集气罩内侧相变冷却工质在冷却热源装置产生热量时局部沸腾经集气罩上的集气罩出口形成喷射器的二次流,一次流和二次流混合后变成一连串的微小气泡和相变冷却工质一起喷射器,通过换热器过冷,内部微小气泡凝结变过冷液体,再回到冷却箱内对计算机主板和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在保证高效冷却的同时,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为数据中心和电池冷却提供了一种创新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尤其适用于数据中心和电池冷却的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和电池系统的散热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散热方式,如风冷散热,在面对高密度、高发热量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和电池系统时,已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具体而言,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存在以下几个显著问题:

2、首先,风冷散热的效率较低。空气的热传导效率远低于液体,特别是在高功率密度区域,风冷散热难以迅速带走大量热量,容易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其次,风冷散热系统的能耗较高。数据中心和电池系统通常需要大量的风扇和散热设备来维持适宜的工作温度,这不仅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和成本,还显著提高了能耗,与当前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相悖。

4、针对数据中心和电池系统的散热需求,高发热电子设备的新一代冷却技术采用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密封箱体结构,并在其内部设置冷却盘管a和服务器主板b,虽然此类冷能够提供更为高效的散热效果,但是其也存在如下诸多不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通管路(7)上设置工质泵(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通管路(8)上设置截止阀(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2)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渐缩喷管(201)、混合段(202)和扩压段(203),所述一次流入口(15)设置在渐缩喷管(201)上,所述二次流入口(14)设置在混合段(2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封闭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通管路(7)上设置工质泵(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通管路(8)上设置截止阀(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2)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渐缩喷管(201)、混合段(202)和扩压段(203),所述一次流入口(15)设置在渐缩喷管(201)上,所述二次流入口(14)设置在混合段(2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段(202)自靠近所述渐缩喷管(201)的一端向靠近扩压段(203)的一端的截面呈渐缩状设置,所述扩压段(203)自靠近混合段(202)的一端向远端的截面呈渐扩状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洋凯赵鑫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