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毫米波雷达检测,尤其涉及基于可调波束雷达的传动轴系统的状态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传动链系统中的检测条件十分复杂,由于车辆底盘部件较多,且不同部件运动形式多样,接触式传感器的布置较为困难,使用接触式传感器能够测到的指标类型有限,如使用磁吸式传感器无法对旋转件的摆动位移进行检测,也就无法提取转动件的轴心轨迹。当使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或电涡流传感器等进行非接触检测时,可能由于传感器本身量程或精度等原因导致检测失败,单点式激光位移传感器可能由于被测平面的角度发生偏移等原因而无法获取测量信息;电涡流传感器安装距离较小,难以适用于转动轴等径向偏移量较大的检测工况,易引发安全事故。当对传动链系统中的多个关键部件特征参数进行检测时,所需要安装的传感器种类较多,如加速度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等,针对以上的振动、位移等检测工况,缺乏一种统一的多指标一体化检测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可调波束雷达的传动轴系统的状态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可调波束雷达的传动轴系统的状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底盘(30),所述车辆底盘(30)上设置有依次传动连接的发动机(8)、和弹性的联轴器(9)、传动轴(3)和变速箱(10);沿传动轴(3)的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毫米波雷达(1)和右毫米波雷达(2),检测发动机(8)、变速箱(1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姿态;在传动轴(3)的周边设置有发射端相互垂直的传动轴水平毫米波雷达(4)和传动轴垂直毫米波雷达(5),检测传动轴(3)的姿态;在联轴器(9)的周边设置有发射端相互垂直的联轴器水平毫米波雷达(6)和联轴器垂直毫米波雷达(7),检测联轴器(9)的姿态;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可调波束雷达的传动轴系统的状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底盘(30),所述车辆底盘(30)上设置有依次传动连接的发动机(8)、和弹性的联轴器(9)、传动轴(3)和变速箱(10);沿传动轴(3)的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毫米波雷达(1)和右毫米波雷达(2),检测发动机(8)、变速箱(1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姿态;在传动轴(3)的周边设置有发射端相互垂直的传动轴水平毫米波雷达(4)和传动轴垂直毫米波雷达(5),检测传动轴(3)的姿态;在联轴器(9)的周边设置有发射端相互垂直的联轴器水平毫米波雷达(6)和联轴器垂直毫米波雷达(7),检测联轴器(9)的姿态;通过两个毫米波雷达对同一位置进行检测,并将两个毫米波雷达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分析变速箱(10)、发动机(8)、传动轴(3)和联轴器(9)是否发生异常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调波束雷达的传动轴系统的状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8)上设置有发动机振动检测点(15),所述变速箱(10)上设置变速箱输入端振动检测点(14)和变速箱输出端振动检测点(11);所述传动轴(3)靠近变速箱(10)的位置设置有传动轴轴心轨迹检测点(12),所述联轴器(9)设置有联轴器轴心轨迹检测点(13);并且六个检测点均设置有具有波束定向反射与波束能量集聚的角反射器;所述角反射器将毫米波雷达发射的信号增强并反射,使信号反射至毫米波雷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调波束雷达的传动轴系统的状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宽毫米波雷达(1)的第一有效检测区域(21)和右毫米波雷达(2)的第二有效检测区域(22)存在重合检测区域;所述重合检测区域将发动机振动检测点(15)、变速箱输入端振动检测点(14)和变速箱输出端振动检测点(11)全部覆盖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调波束雷达的传动轴系统的状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毫米波雷达(1)、右毫米波雷达(2)、传动轴水平毫米波雷达(4)、传动轴垂直毫米波雷达(5)、联轴器水平毫米波雷达(6)和联轴器垂直毫米波雷达(6)发出发射信号的发射端均设置有张开角度可灵活调节的外置天线(50),所述外置天线(50)调节毫米波雷达的波束角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可调波束雷达的传动轴系统的状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天线(50)包括若干联动的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峰,杨建华,王聪,王雨童,王重秋,娄立泰,宫涛,马凯旋,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