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航行体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177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航行体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包括模型前段、模型后段、固定环和移动环;模型后段与模型前段可拆卸连接;固定环与模型前段固定连接,且处于模型前段和模型后段之间;移动环可调节的设置在模型后段上;模型前段和模型后段内部具有气腔,固定环和移动环之间形成排气缝,通过调节移动环来调整排气缝的宽度,便于排气流动控制试验的开展,提高试验效率,所述移动环通过双头螺杆与模型后段连接,双头螺杆上设置有弹簧,双头螺杆在模型后段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模型表面周向连续狭缝排气的同时,保证了模型连接的结构强度,并且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排气缝间隙的调节,提高了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发射试验,尤其是一种用于航行体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1、航行体水下发射往往处于高速非定常力学环境中,其弹道稳定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般需要采用流动控制措施改善航行体受力环境。通过在航行体表面排气形成空泡,改变航行体表面流动特性,是一种有效的调节航行体受力的方法。

2、一般航行体表面排气有两种形式:排气孔与排气缝。试验研究中,排气孔方式实现较为简便,由于开孔对模型结构完整性与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可在模型内部设置气腔、壳体表面直接打孔。但是研究发现,多孔排气过程中孔之间的气体射流连通问题影响流动控制的效果。相比而言,由于排气缝是连续的,不存在空泡连通的问题。但是表面连续的排气缝会使壳体表面完全断开,且排气缝前后段连接的结构强度上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考虑排气缝两侧壳体的连接形式解决此问题。同时在试验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不同缝隙宽度的进行试验,测试控制效果。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航行体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航行体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航行体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前段(1)和模型后段(5)通过螺栓二(1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航行体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前段(1)和模型后段(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航行体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周围开有排气孔,排气孔外侧为连通的环状稳压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航行体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航行体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航行体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前段(1)和模型后段(5)通过螺栓二(1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航行体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前段(1)和模型后段(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航行体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周围开有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旭刚盛文成易淑群许统华赵平顾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