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制备工艺及产物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175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发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制备工艺及其产物和应用。所述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具体制备步骤包括:S1.制备红茶茶叶粉;S2.制备发酵培养基;S3.制备种子液;S4.接种发酵培养;S5.收集滤液,得发酵产物;所述S3步骤中种子液包括木醋杆菌种子液和酵母菌种子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木醋杆菌和酵母菌对红茶进行双菌发酵,能够有效将红茶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壁、纤维素等物质降解,从而降低胞内提取阻力,极大程度上提升红茶内活性成分(例如茶多酚、氨基酸等)的溶出,提高了功效成分的提取率。所得双菌发酵红茶滤液具有优异的抗皱、紧致、抗衰、保湿、舒缓等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发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制备工艺及其产物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业内部分核心化妆品原料为国际厂商垄断;新化妆品原料的开发,功效的探究成为化妆品领域的难题。

2、依托于中国特有的植物资源,植物提取物是化妆品领域原料挖掘的热门途径。但是受限于植物的结构特殊性,植物提取仍存在着提取工艺繁琐,但提取到的活性物含量低,有效成分稳定性差等问题。而近些年来,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开发为化妆品原料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利用微生物中含有的生物酶等,可以对植物中的有效物质进行深层提取,有效保留活性成分。但是微生物本身的生物活性也决定了微生物发酵技术存在不可避免的不稳定性,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菌株的稳定性、提取成分的稳定性,这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仍很难做到,使得现有的微生物发酵技术仍存在着有效成分含量低,效果不显著,功效不够全面,难以量产等问题。

3、中国专利cn115569096b公开了一种山茶花发酵滤液及发酵工艺,通过乳酸菌对山茶花进行发酵培养,最终得到抗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包括:将红茶叶破碎,研磨得到红茶粗粉,对红茶粗粉进行过筛,得到红茶茶叶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木醋杆菌种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木醋杆菌冻干粉接种到第一培养基上,活化培养2-6d,得到活化的木醋杆菌菌株;将活化的木醋杆菌菌株接种到第二培养基中,二次培养得到木醋杆菌种子液;所述木醋杆菌菌株的接种量为1-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菌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包括:将红茶叶破碎,研磨得到红茶粗粉,对红茶粗粉进行过筛,得到红茶茶叶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木醋杆菌种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木醋杆菌冻干粉接种到第一培养基上,活化培养2-6d,得到活化的木醋杆菌菌株;将活化的木醋杆菌菌株接种到第二培养基中,二次培养得到木醋杆菌种子液;所述木醋杆菌菌株的接种量为1-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菌种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酵母菌接种到第三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1-3d,得到活化的酵母菌菌株;将活化的酵母菌菌株接种到第四培养基中,二次培养得到酵母菌种子液;所述酵母菌菌株的接种量为0.5-3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菌发酵红茶滤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梁锦明陈爱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君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