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铝压铸件抛光后的磨石残留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该装置对经过磨石抛光后的铝压铸件表面残留的磨石碎粒进行检测,以满足铝压铸件表面的清洁度要求。
技术介绍
1、铝压铸件在制造过程中会遇到多种表面处理挑战,尤其是在去除毛刺和抛光方面。
2、铝压铸件通常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包括各种曲面和平面。许多铝压铸件设计包含通孔或内腔,这些结构增加了制造和后续表面处理的复杂性。
3、压铸成型后,铝压铸件会经历初步的粗修整过程,以去除大部分的毛刺和不规则边缘。尽管经过粗修整,铝压铸件的角落和通孔内仍然可能残留毛刺,这些毛刺需要进一步处理。为了去除表面的多余毛刺并提高表面光洁度,铝压铸件需要进行抛光处理。抛光过程如下:将压铸件放入滚动中的磨石中进行抛光,以物理方式去除毛刺并平滑表面。在抛光过程中,磨石细碎颗粒可能会粘附在铝压铸件的表面,这会影响抛光效果并可能损坏产品表面。
4、为了解决磨石粘附问题,本领域工程师需要开发一套针对性的磨石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压铸件的磨石残留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能够方便快捷且准确地检测铝压铸件的磨石粘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铝压铸件的磨石残留检测装置,所述铝压铸件的第一侧底部具有一纵向内腔,所述铝压铸件的第二侧具有一横向内腔,装置包括工作台、定位块、水平移动组件和下压组件;
3、所
4、所述定位块的第一侧设有朝上的第一内腔仿形件,所述第一内腔仿形件上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定位块的第二侧设有第二传感器;
5、所述水平移动组件上设有朝向所述定位块第二侧的第二内腔仿形件;所述定位块朝向水平移动组件侧设有第三传感器;
6、所述定位块的第二侧设有外型仿形件,所述外型仿形件包括与所述铝压铸件的第二侧匹配的凹陷部,并在所述凹陷部的两侧形成凸起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上;
7、所述下压组件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组件上,所述下压组件的下端安装有下底板;所述下底板具有与铝压铸件的上表面相吻合的下表面。
8、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当铝压铸件置于所述定位块上,所述第一内腔仿形件伸入所述铝压铸件的纵向内腔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是否接触所述铝压铸件的纵向内腔的顶壁来判断所述铝压铸件的纵向内腔是否贴合所述定位块且所述铝压铸件的第一侧是否平置;
9、当所述第二内腔仿形件在水平移动组件的带动下伸入所述铝压铸件的横向内腔中;所述第三传感器通过检测所述水平移动组件与所述定位块的距离来判断所述铝压铸件的横向内腔是否贴合所述第二内腔仿形件;
10、当所述下压组件上的下底板压在所述铝压铸件的第二侧上表面;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是否接触所述下底板来判断所述铝压铸件的第二侧是否平置。
11、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块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向上凸出的定位柱,该定位柱插入对应铝压铸件的孔槽中。
1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水平移动组件包括基座、导轨和滑块;所述导轨铺设在工作台上,并朝向定位块的第二侧;滑块可在所述导轨上移动,所述基座固定在滑块上方,所述第二内腔仿形件设置在基座的一侧。
13、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压组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并位于第二内腔仿形件的上方位置;
14、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上底板、两个导向柱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穿过上底板,其下端与下底板连接,两侧的导向柱穿过上底板与下底板的两侧连接;
15、驱动杆的顶部设有限制部,所述驱动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定在上底板与限制部之间。
1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水平移动组件上设有阻尼器,所述水平移动组件向所述定位块的第二侧移动并接触阻尼器后,所述水平移动组件减速移动,所述水平移动组件上还设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用于限制所述水平移动组件的移动。
1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限位器、水平移动组件的驱动机构、下压组件的驱动机构连通;
18、当所述控制器判断第一传感器发送指向贴合的合格信号后,所述控制器向所述水平移动组件发送移动信号;
19、当所述控制器判断第一传感器发送指向未贴合的不合格信号后,所述控制器向所述限位器发送信号;所述限位器阻止所述水平移动组件向定位块方向移动。
20、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主题的技术方案为:铝压铸件的磨石残留检测方法,通过所述铝压铸件的磨石残留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21、步骤a:将所述铝压铸件放置在所述定位块上,所述定位块的第一侧上的所述第一内腔仿形件插入铝压铸件的纵向内腔内;
22、步骤b:所述第一传感器进行感应检测,判断所述铝压铸件的纵向内腔是否贴合并输出检测信号;
23、步骤c:当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指向贴合的合格信号后,所述水平移动组件向定位块的第二侧移动;
24、步骤d:所述水平移动组件上的第二内腔仿形件插入铝压铸件的横向内腔中,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第二内腔仿形件插入情况;
25、步骤e:当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二内腔仿形件插入到位,所述下压组件下压,所述弹簧被压缩,所述下底板的下表面靠近所述铝压铸件的上表面吻合;
26、步骤f:所述第二传感器进行感应检测,判断所述铝压铸件的横向内腔内外是否贴合并输出检测信号,当第二传感器输出指向贴合的合格信号后,判定铝压铸件的不存在磨石残留。
2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步骤b中,当所述控制器判断第一传感器发送指向未贴合的不合格信号后,所述水平移动组件不向定位块的第二侧移动,判定所述纵向内腔内存在磨石残留,检测终止。
28、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连接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当步骤b中,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指向贴合的合格信号后,所述第一指示灯亮,所述第一指示灯的显示状态随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感应状态不变而保持;
29、步骤d中,所述下底板的下表面与铝压铸件的上表面吻合;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指向贴合的合格信号后,所述第二指示灯亮;当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第二指示灯同时亮时,判定铝压铸件的不存在磨石残留。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第一内腔仿形件和第二内腔仿形件的嵌套,从而能够通过铝压铸件多角度多方位的放置情况准确判断铝压铸件内部是否存在磨石残留,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通过下压组件的另外设置,进一步补强了检测,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铝压铸件的磨石残留检测装置,所述铝压铸件的第一侧底部具有一纵向内腔,所述铝压铸件的第二侧具有一横向内腔,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石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石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磨石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磨石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压铸件的磨石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铝压铸件的磨石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8.铝压铸件的磨石残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铝压铸件的磨石残留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铝压铸件的磨石残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铝压铸件的磨石残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铝压铸件的磨石残留检测装置,所述铝压铸件的第一侧底部具有一纵向内腔,所述铝压铸件的第二侧具有一横向内腔,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石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石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磨石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磨石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旗,赵豪杰,丁国全,卢广洋,包立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爱柯迪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