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介质飞行器、系统及跨介质姿态调节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7879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介质飞行器、系统及跨介质姿态调节方法,跨介质飞行器包括具有机头与机身的水滴形中心对称机体,机体的机头位于机身前侧,机体还设有空中动力机构、水下动力机构以及出入水姿态调节机构,出入水姿态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机头内部的水密舱、位于水密舱内的柔性储水囊以及与储水囊连通的双向水泵,双向水泵的一个流道口与储水囊连通,另一个流道口连通至机身的后端;双向水泵通过改变储水囊内的储水量实现调整飞行器的整体密度以及飞行器的质心沿机体长轴方向的位置,进而控制跨介质飞行器进行出入水的动作,方便地控制跨介质飞行器在适于空中飞行的状态与适于水下飞行的状态之间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空跨介质飞行器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介质飞行器、系统及跨介质姿态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拓展现有飞行器的作业环境和应用范围,充分利用水下飞行的高度隐蔽性和空中飞行的高机动性的优势,目前各国的航空科技人员都在研发具有水空跨介质飞行能力的飞行器,水空跨介质飞行器同时具备空中飞行与水下潜航能力,在侦查、探测、搜救、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但目前还尚无成熟的水空跨介质飞行器研制成功,因此开展水空两栖跨介质无人飞行器的研制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和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如何方便地控制跨介质飞行器进行出入水的动作,在适于空中飞行的状态与适于水下飞行的状态之间切换,目前还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还尚无成熟的水空跨介质飞行器研制成功的问题,提供一种跨介质飞行器、系统及跨介质姿态调节方法,以解决该技术问题,通过改变跨介质飞行器的机头重量,调整飞行器的整体密度以及飞行器的质心位置,使跨介质飞行器能够顺利地从水面下潜至水下,以及从水下上浮至水面,方便地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机头与机身的水滴形中心对称机体,所述机体的机头位于机身前侧,所述机体还设有空中动力机构、水下动力机构以及出入水姿态调节机构,所述出入水姿态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机头内部的水密舱、位于水密舱内的柔性储水囊以及与储水囊连通的双向水泵,所述双向水泵的一个流道口与储水囊连通,另一个流道口连通至机身的后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部的后端还设有空载仓,机身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空载仓连通的透水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侧部连接有四个或六个固定翼,所述固定翼的后缘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机头与机身的水滴形中心对称机体,所述机体的机头位于机身前侧,所述机体还设有空中动力机构、水下动力机构以及出入水姿态调节机构,所述出入水姿态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机头内部的水密舱、位于水密舱内的柔性储水囊以及与储水囊连通的双向水泵,所述双向水泵的一个流道口与储水囊连通,另一个流道口连通至机身的后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部的后端还设有空载仓,机身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空载仓连通的透水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侧部连接有四个或六个固定翼,所述固定翼的后缘设有受控转动的滑流舵,所述滑流舵的转动轴线与固定翼的翼面平行,与机体的长轴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为三角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流舵相对于所在固定翼转动的角度范围为±30°。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动力机构包括与各个固定翼连接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的转动轴线与机体的长轴平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包括受控转动的桨毂、设置在桨毂前侧的限位结构以及环绕所述桨毂轴线均匀排列的若干个桨叶,各个所述桨叶均与桨毂铰接,桨叶与桨毂之间的铰接轴线垂直于桨毂的转动轴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对于与同一个所述固定翼连接的滑流舵与螺旋桨,所述滑流舵设置在所述螺旋桨的滑流区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跨介质飞行器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煊季润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