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装配结构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37732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装配结构及装配方法,锂电池装配结构包括正极集流板、负极集流板和若干电池装配模块;若干所述电池装配模块堆叠设置,所述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分别安装在堆叠后的电池装配模块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电池装配模块包括装配体和若干电芯,所述装配体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与电芯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底设置有导流极座,所述电芯的下端与导流极座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导流极座的下端面与电芯的上端面抵接,最下层的倒流极座的下端面与负极集流板导通,所述正极集流板与最上层的电池装配模块内的电芯的正极导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电池装配结构不需要焊接,避免了焊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装配结构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的兴起,锂电池组技术也随之快速进步,使得锂电池组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越来越多的领域选择锂电池组进行储能以及供能,例如:新能源电车,清洁能源储存、家用照明以及户外旅游等领域;而这些领域所使用的传统锂电池组,大多为焊接而成的,这也导致了这些锂电池组不能很方便地进行扩容,使得传统的锂电池组在不同场景使用时,需要将多个锂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使用。

2、目前电芯装配其正极和负极汇流装置主要采用焊接工艺,焊接工艺除了存在本身无法避免的内应力,虚焊,假焊等缺陷外,还存在电池正极保护薄膜焊穿的风险,而这是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很难避免的,而焊穿的后果直接导致电池漏液,进而引起电芯性能变化,如过充、过放,过温等现象,更严重的因为电池液有机易燃物,会因充放电过温或外界温度,电器接触点火花等引起电池包起火甚至爆炸。经过焊接后焊接位的表面电镀层完全被破坏,防腐性能大幅度下降,日积月累焊点的腐蚀和车身的震动,焊接点存在脱落或熔接位置变小的风险,造成电芯无电能输出,更严重的会应为接触点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装配结构,包括正极集流板(1)、负极集流板(3)和若干电池装配模块;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电池装配模块堆叠设置,所述正极集流板(1)和负极集流板(3)分别安装在堆叠后的电池装配模块的上端和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极座包括安装块(19)、抵接板(21)、弹簧(20)和下导通块(12),所述安装块(19)固定安装在安装孔(8)的孔底,所述弹簧(20)和下导通块(12)分别安装在安装块(19)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抵接板(21)与弹簧(20)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装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装配结构,包括正极集流板(1)、负极集流板(3)和若干电池装配模块;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电池装配模块堆叠设置,所述正极集流板(1)和负极集流板(3)分别安装在堆叠后的电池装配模块的上端和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极座包括安装块(19)、抵接板(21)、弹簧(20)和下导通块(12),所述安装块(19)固定安装在安装孔(8)的孔底,所述弹簧(20)和下导通块(12)分别安装在安装块(19)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抵接板(21)与弹簧(20)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通块(12)为圆台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板(1)、负极集流板(3)和电池装配模块上均设置有轴向的螺栓孔(10),所述螺栓孔(10)内设置有螺栓(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8)呈环形阵列设置在装配体(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安装在装配体(2)内用于对电芯(22)进行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若干冷却袋(15)和若干连通段(16),若干所述冷却袋(15)呈环形阵列设置,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斌张玉亮豆森峰郭长岭周天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程疆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