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复合带径向阻水海底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3327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属复合带径向阻水海底电缆,包括外被层,外被层内为钢丝铠装层,和内垫层,内垫层内设有光缆单元和多根导体单元,光缆单元和导体单元与钢丝铠装层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条,导体单元内的导体外为导体屏蔽层,屏蔽层外依次设有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和阻水带,阻水带外包覆有铜塑或铝塑复合带,铜塑或铝塑复合带外为高密度聚乙烯护套。铜塑或铝塑复合带与高密度聚乙烯护套同步挤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水层的生产过程仅需一套复合带纵包焊接设备与普通塑料挤出设备串联即可完成,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电缆的防水层总体厚度大幅度降低,电缆单重下降约35%左右,电缆的外径明显减小,便于敷设;电缆综合造价降低约30%,经济效益明显。(*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底电缆,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铜塑(或铝塑)复合带纵包与 高密度聚乙烯护层的方式达到径向阻水效果的金属复合带径向阻水海底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海底电缆一般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压等级一般为广35kV,但交联聚乙烯 绝缘在潮湿的环境中在高压场的作用下很容易形成水树,导致击穿,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和供电安全。传统型的海底电缆采用绝缘外连续挤出一层无缝铅管的方式达到径向阻水的 目的,采用压铅工艺能有效达到电缆径向阻水的要求,但其存在明显的缺点一是工厂必须拥有大型的铅挤出设备,其生产过程中存在重金属污染,且设备投 资大;二是由于铅的比重很高,因此最终产品重量很重,给敷设带来不便;三是由于电缆长 期在海水重浸泡,铅的腐蚀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水效果好,产品重量轻,不会产生铅 污染的金属复合带径向阻水海底电缆。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属复合带径向阻水海底电缆,包括外被 层,外被层内为钢丝铠装层和内垫层,内垫层内设有光缆单元和多根导体单元,光缆单元和 导体单元与钢丝铠装层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条,导体单元内的导体外为导体屏蔽层,屏 蔽层外依次设有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和阻水带,阻水带外包覆有铜塑或铝塑复合带,铜塑或 铝塑复合带外为高密度聚乙烯护套。铜塑或铝塑复合带与高密度聚乙烯护套同步挤出。本技术提供的金属复合带径向阻水海底电缆,采用铜塑或铝塑复合带纵包+ 高密度聚乙烯护层的方式达到径向阻水的效果。铜塑或铝塑复合带为铜或铝与一层起粘合 作用的高分子材料复合而层的综合材料。利用金属的高致密性起到径向防水的效果,利用 同步挤出的高密度聚乙烯护层对铜塑或铝塑复合带进行保护,在同步挤出高密度聚乙烯护 层时产生的高温会使铜塑或铝塑复合带的粘合层熔化并与高密度聚乙烯护层紧密粘合,最 终达到良好的纵向密封阻水的效果。本技术径向阻水海底电缆的径向防水层采用的铜塑或铝塑复合带厚度一般 为0. 25mm,铜或铝厚度为0. 15mm,高分子粘合层厚度为0. IOmm,因此采用该防水结构的电 缆的重量一般为同规格铅套防水结构电缆重量的67%左右,电缆的价格也会降低约30%。与传统结构海底电缆相比,本新型径向阻水海底电缆具有如下优点1防水层的生产过程仅需一套复合带纵包焊接设备与普通塑料挤出设备串联即可 完成,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2电缆的防水层总体厚度大幅度降低,电缆单重下降约35%左右,电缆的外径明 显减小,便于敷设;3与铅相比,对环境的破坏明显降低;4电缆综合造价降低约30%,经济效益明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导体单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金属复合带径向阻水海底电缆,包括外被层1,外被层1内 为钢丝铠装层2和内垫层12,内垫层12内设有光缆单元3和多根导体单元,光缆单元3和 导体单元与钢丝铠装层2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条4,导体单元内的导体5外为导体屏蔽层 6,屏蔽层6外依次设有绝缘层7、绝缘屏蔽层8和阻水带9,阻水带9外包覆有铜塑或铝塑 复合带10,铜塑或铝塑复合带10外为高密度聚乙烯护套11。铜塑或铝塑复合带10与高密 度聚乙烯护套11同步挤出。本技术中,导体单元作为电流载体,光缆单元3作为光信号载体,铜塑或铝塑 复合带10与高密度聚乙烯护套11在生产时同步挤,同步挤出高密度聚乙烯护套11时产生 的高温会使铜塑或铝塑复合带10的粘合层熔化并与高密度聚乙烯护套紧密粘合,最终达 到良好的纵向密封阻水的效果。权利要求一种金属复合带径向阻水海底电缆,包括外被层(1),外被层(1)内为钢丝铠装层(2)和内垫层(12),内垫层(12)内设有光缆单元(3)和多根导体单元,光缆单元(3)和导体单元与钢丝铠装层(2)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条(4),导体单元内的导体(5)外为导体屏蔽层(6),屏蔽层(6)外依次设有绝缘层(7)、绝缘屏蔽层(8)和阻水带(9),其特征在于阻水带(9)外包覆有铜塑或铝塑复合带(10),铜塑或铝塑复合带(10)外为高密度聚乙烯护套(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复合带径向阻水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铜塑或铝塑复 合带(10)与高密度聚乙烯护套(11)同步挤出。专利摘要一种金属复合带径向阻水海底电缆,包括外被层,外被层内为钢丝铠装层,和内垫层,内垫层内设有光缆单元和多根导体单元,光缆单元和导体单元与钢丝铠装层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条,导体单元内的导体外为导体屏蔽层,屏蔽层外依次设有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和阻水带,阻水带外包覆有铜塑或铝塑复合带,铜塑或铝塑复合带外为高密度聚乙烯护套。铜塑或铝塑复合带与高密度聚乙烯护套同步挤出。本技术防水层的生产过程仅需一套复合带纵包焊接设备与普通塑料挤出设备串联即可完成,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电缆的防水层总体厚度大幅度降低,电缆单重下降约35%左右,电缆的外径明显减小,便于敷设;电缆综合造价降低约30%,经济效益明显。文档编号H01B7/282GK201576479SQ20092031800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彭文雄, 恢光耀, 沈进雄, 游靖华, 陈建军, 魏帼 申请人:乐星红旗电缆(湖北)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复合带径向阻水海底电缆,包括外被层(1),外被层(1)内为钢丝铠装层(2)和内垫层(12),内垫层(12)内设有光缆单元(3)和多根导体单元,光缆单元(3)和导体单元与钢丝铠装层(2)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条(4),导体单元内的导体(5)外为导体屏蔽层(6),屏蔽层(6)外依次设有绝缘层(7)、绝缘屏蔽层(8)和阻水带(9),其特征在于:阻水带(9)外包覆有铜塑或铝塑复合带(10),铜塑或铝塑复合带(10)外为高密度聚乙烯护套(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靖华恢光耀陈建军沈进雄魏帼彭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乐星红旗电缆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