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生长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7190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生长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的方法,属于塑料改性与加工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二元异氰酸酯、聚醇和咪唑进行混合,控温反应后,用过量乙醚沉淀得到产物,产物经过干燥得到含有咪唑脲键的热塑性聚氨酯;将热塑性聚氨酯进行加工成型,然后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环氧树脂/乙醚溶液中进行溶胀,溶胀结束后,取出加热固化后,即得到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基于咪唑‑脲键基团的自生长策略由热塑性塑料原位转化生成的热固性塑料,同时结合了聚氨酯的柔韧性和环氧树脂的坚固性,产生了机械增强的效果,使材料兼具坚固与坚韧的特性,该材料能够通过热熔挤出成型进行加工,其方式与热塑性塑料相同,大大降低了热固性塑料的加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改性与加工的,尤其涉及一种自生长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热固性聚合物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耐溶剂性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然而,它们的交联结构使其无法通过热熔挤出成型(熔融纺丝和熔融沉积建模3d打印)或溶剂辅助成型(静电纺丝和湿法纺丝)进行加工,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形状设计和应用。相比之下,热塑性聚合物易于加工,但受到较差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耐溶剂性的极大限制。因此,赋予热固性材料与热塑性塑料一样出色的加工性能极具有挑战性。

3、过去,尽管人们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以解决这个问题,但结果大多不尽人意。例如:在材料中使用光固化基团作为原位交联点很简单,但需要依赖复杂且昂贵的设备;嵌入填料(纤维和纳米粘土片)作为增稠剂来支撑形状,虽然可以实现热固性塑料的热熔挤出成型,然而填料的引入不仅使材料不纯,而且使其断裂伸长率和韧性变差。

4、最近根据报道,一种通过使用可移除填料(氯化钠颗粒)实现纯热固性塑料(聚酯、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热熔挤出成型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仅限于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生长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元异氰酸酯、聚醇和咪唑进行混合,控温反应后,用过量乙醚沉淀得到产物,产物经过干燥得到含有咪唑脲键的热塑性聚氨酯;将制备的含有咪唑脲键的热塑性聚氨酯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环氧树脂/乙醚溶液中进行溶胀,溶胀结束后,取出加热固化后,即得到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生长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生长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醇为聚四亚甲基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生长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的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生长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元异氰酸酯、聚醇和咪唑进行混合,控温反应后,用过量乙醚沉淀得到产物,产物经过干燥得到含有咪唑脲键的热塑性聚氨酯;将制备的含有咪唑脲键的热塑性聚氨酯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环氧树脂/乙醚溶液中进行溶胀,溶胀结束后,取出加热固化后,即得到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生长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生长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醇为聚四亚甲基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生长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为4-羟甲基咪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生长超强韧热固性聚氨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聚醇的摩尔比为0.05-20:1;二元异氰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雨田刘增贺陈建闻张建业孙乔刘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