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宪民专利>正文

立式双动力切割开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1290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立式双动力切割开槽机包括有外壳(10)、第一传动系统(20)、第二传动系统(30)、第一切割刀具(40)以及第二切割刀具(50),设置于外壳(10)上表面(12)上的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第一驱动电机(60)通过第一传动系统(20)连接第一切割刀具(40),第二驱动电机(70)通过第二传动系统(30)连接第二切割刀具(50),还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的控制电路(8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传统中的卧式设置的电机改为立式设置,使切割开槽机的横向尺寸缩小,便于在狭小区域内使用,切割开槽机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方便用户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工工具,特别涉及用于硬质材料切割或地面和墙面开槽的双动力切割开槽机。
技术介绍
双动力切割开槽机具有可以大幅度提高功率、操作时更稳更安全等特点,本专利技术 人在之前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38109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已经对该双动力切割开槽 机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但是,在上述方案中,本专利技术人着重描述了电机为横向设置的技术 方案,而对立式设置电机的技术方案描述不多,而横向电机式的切割开槽机横向体积很大, 在使用中不是非常方便,尤其是对于墙角部位或表面形状复杂、横向运动受到限制的地方, 这种横向设置电机的切割开槽机就会存在切割死角比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双动力切割开槽机,采用立式安装的电机,使切割开槽 机的横向尺寸紧凑,有利于在狭小区域作业,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场地受限制,死角比较大 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立式双动力切割开槽机包括有外 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第一传动系统、第二传动系统、第一切割刀具以及第二切割刀具,所述 第一切割刀具以及第二切割刀具均部分突出于外壳的下表面,还包括设置于与所述下表面 相对的上表面上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采 用输出端朝向所述下表面方向安装在上表面上,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系统连接第一 切割刀具,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系统连接第二切割刀具,还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所 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控制电路。 当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相向设置时,所述第一传动系统包 括固定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的第一主动齿轮和固定于第一切割刀具转轴上的第一被动 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被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系统包括固定于第二驱动电 机输出端的第二主动齿轮和固定于第二切割刀具转轴上的第二被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 轮啮合第二被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电力输入线同向并联后接入控 制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反转向。 当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电机同向设置时,所述第一传动系统包 括固定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的第一主动齿轮和固定于第一切割刀具转轴上的第一被动 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被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系统包括固定于第二驱动电 机输出端的第二主动齿轮和固定于第二切割刀具转轴上的第二被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 轮啮合第二被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电力输入线反向并联后接入控 制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反转向。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有统一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总控开关,该切割开槽机还包括切割深度调节机构,该切割深度调节机构的调节架为相对扣合结构。 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传统中的卧式设置的电机改为立式设置,使切割开槽机的横向尺寸縮小,便于在狭小区域内使用,切割开槽机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方便用户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式双动力切割开槽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传动系统采用相同设计的传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上述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由图1至图3中可知,这种立式双动力切割开槽机括有外壳IO,设置于外壳10内 的第一传动系统20、第二传动系统30、第一切割刀具40以及第二切割刀具50,所述第一切 割刀具40以及第二切割刀具50均部分突出于外壳10的下表面11,还包括设置于与所述下 表面ll相对的上表面12上的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0 和第二驱动电机70均采用输出端朝向所述下表面ll方向安装在上表面12上,第一驱动电 机60通过第一传动系统20连接第一切割刀具40,第二驱动电机70通过第二传动系统30 连接第二切割刀具50,还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的 控制电路80。本技术中的驱动电机采用立式设置,减少切割开槽机的横向尺寸,在切割 作业中,可以在墙角部位作业,减少切割死角。 本技术中驱动电机是设置方向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0的 输出端与第二驱动电机70相向设置;所述第一传动系统20包括固定于第一驱动电机60输 出端的第一主动齿轮21和固定于第一切割刀具40转轴41上的第一被动齿轮22,所述第一 主动齿轮21与第一被动齿轮22啮合;所述第二传动系统30包括固定于第二驱动电机70 输出端的第二主动齿轮31和固定于第二切割刀具50转轴51上的第二被动齿轮32,所述第 二主动齿轮31啮合第二被动齿轮3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的电力输 入线同向并联后接入控制电路8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的输出轴反转 向(如图2所示)。 第二种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0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电机70同向设置,所述第一 传动系统20包括固定于第一驱动电机60输出端的第一主动齿轮21和固定于第一切割刀 具40转轴41上的第一被动齿轮22,所述第一主动齿轮21与第一被动齿轮22啮合;所述 第二传动系统30包括固定于第二驱动电机70输出端的第二主动齿轮31和固定于第二切 割刀具50转轴51上的第二被动齿轮32,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1啮合第二被动齿轮32。所 述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的电力输入线反向并联后接入控制电路80,所述第 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的输出轴反转向。 所述控制电路80包括有统一控制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的总控开 关81。 上述技术方案均基于开槽时刀具反向旋转,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开槽时刀具的 力相反,整个开槽机是一体的,因此机械力相互消减抵消,如果两个电机和刀具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机械力可以达到基本平衡,人手把持的力仅仅用在机子的重量和开槽前进的给 进力,从而解决了开槽机功率大时人手把持不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开槽机功率。即使开 槽途中遇到硬物时,两刀具产生的力互相平衡抵消,开槽机很容易把持,不会对人身造成伤 害! 为方便操作,所述控制电路80包括有统一控制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的总控开关81。同样,为了适应不同深度的切割和开槽的要求,该切割开槽机还包括切割深度调节机构90,该切割深度调节机构90的调节架91为相对扣合结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立式双动力切割开槽机,其特征在于该切割开槽机包括有外壳(10),设置于外壳(10)内的第一传动系统(20)、第二传动系统(30)、第一切割刀具(40)以及第二切割刀具(50),所述第一切割刀具(40)以及第二切割刀具(50)均部分突出于外壳(10)的下表面(11),还包括设置于与所述下表面(11)相对的上表面(12)上的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均采用输出端朝向所述下表面(11)方向安装在上表面(12)上,第一驱动电机(60)通过第一传动系统(20)连接第一切割刀具(40),第二驱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双动力切割开槽机,其特征在于:该切割开槽机包括有外壳(10),设置于外壳(10)内的第一传动系统(20)、第二传动系统(30)、第一切割刀具(40)以及第二切割刀具(50),所述第一切割刀具(40)以及第二切割刀具(50)均部分突出于外壳(10)的下表面(11),还包括设置于与所述下表面(11)相对的上表面(12)上的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均采用输出端朝向所述下表面(11)方向安装在上表面(12)上,第一驱动电机(60)通过第一传动系统(20)连接第一切割刀具(40),第二驱动电机(70)通过第二传动系统(30)连接第二切割刀具(50),还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的控制电路(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宪民
申请(专利权)人:郭宪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