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震原专利>正文

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101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它主要包括润滑泵泵体、活塞腔和活塞,润滑泵泵体内设有存油腔与活塞腔连通,活塞尾部与一手柄传动连接,所述的润滑泵泵体与活塞腔为一体式注塑结构,本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可杜绝以往因多部件组装导致组装累积误差的产生,以及活塞腔进油口高于泵体存油腔底部的情况,使活塞运动时直线性更好,同时不影响存油腔有效容积,另外又能保证空间密封性,保证排油压力稳定,适用于机械设备的集中润滑,且使产品的外观更趋合理与美观。该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可广泛使用于各种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纺织、塑料、木工、印刷,铸造、橡胶、冶金、食品、轻工等机械设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泵,尤其是一种手拉式强制润滑泵
技术介绍
目前手拉式强制润滑泵是通过改变活塞腔的工作容积来实现进油、排油,故活塞 与活塞腔的密封性成为决定该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活塞腔与润 滑泵泵体为多部件组装结构,且活塞腔多采用铝合金等硬质材质,多工序与多部件的组装 导致组装累积误差的产生,使得在实际使用中活塞运动时的直线性降低,造成该产品底部 渗漏的机率频繁发生,在机械设备的集中润滑时容易造成排油压力不稳、不足的情况,并且 容易污染工作环境同时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因活塞腔与泵 体采用组装结构,容易导致活塞腔进油口高于泵体存油腔底部,使泵体存油腔有效容积减 少,且由于存油腔底部部分存油长期无法得到利用而造成油品变质,影响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活塞运动直线性好, 防止渗漏,使用寿命长,排油压力稳定适用于机械设备的集中润滑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它主要包括润滑泵 泵体、活塞腔和活塞,润滑泵泵体内设有存油腔与活塞腔连通,活塞尾部与一手柄传动连 接,所述的润滑泵泵体与活塞腔为一体式注塑结构,从而可杜绝以往因多部件组装导致组 装累积误差的产生,以及活塞腔进油口高于泵体存油腔底部的情况,使活塞运动时直线性 更好,同时不影响存油腔有效容积,另外这样的无缝结构杜绝了渗漏的可能性,又能保证空 间密封性,保证排油压力稳定。所述的润滑泵泵体上可设有油位视窗,油位视窗嵌入润滑泵泵体并与之注塑成一 体。以往润滑泵泵体上的油位视窗采用定位框压紧形式组装,容易造成渗漏,且视窗处不耐 冲击,注塑成一体后可有效解决这些不足。为了有效解决清洗问题,所述的润滑泵泵体底部可设有泄油管与存油腔连通,泄 油管上设有开关结构,开关结构可以是阀门,也可以是在泄油管出口设置泄油螺丝。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活塞腔和活塞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活塞腔与存油腔通过进油 管相连,进油管上设有进油单向阀,活塞腔上连通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有出油单向阀。所述活塞与活塞腔壁之间可设有密封圈,增一步增加密封效果。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润滑泵泵体与活塞腔由铜或铝或铸铁或塑料注塑成一体,可根 据实际需要、成本价格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本技术得到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可杜绝以往因多部件组装导致组装累积误 差的产生,以及活塞腔进油口高于泵体存油腔底部的情况,使活塞运动时直线性更好,同时 不影响存油腔有效容积,使得存油腔中的油不易变质而影响润滑效果,另外这样的无缝结 构杜绝了渗漏的可能性,又能保证空间密封性,保证排油压力稳定,适用于机械设备的集中润滑,且使产品的外观更趋合理与美观。该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可广泛使用于各种数控机床、 加工中心、纺织、塑料、木工、印刷,铸造、橡胶、冶金、食品、轻工等机械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手拉式强制润滑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手拉式强制润滑泵的工作示意图。图中润滑泵泵体1、存油腔2、活塞腔3、复位弹簧4、活塞5、密封圈6、泄油螺丝7、 泄油管8、手柄9、油位视窗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它主要包括润滑泵泵体1、活 塞腔3和活塞5,润滑泵泵体1内设有存油腔2与活塞腔3连通,活塞5尾部与一手柄9传 动连接,所述的润滑泵泵体1与活塞腔3为一体式注塑结构,由铜注塑而成,润滑泵泵体1 上设有油位视窗10,油位视窗10嵌入润滑泵泵体1并与之注塑成一体。润滑泵泵体1底部 设有泄油管8与存油腔2连通,泄油管8出口设置泄油螺丝7,活塞腔3和活塞5之间设有 复位弹簧4,活塞腔3与存油腔2通过进油管13相连,进油管13上设有进油单向阀11,活 塞腔3上连通有出油管14,出油管14上设有出油单向阀12,活塞5与活塞腔3壁之间可设 有密封圈6,增一步增加密封效果。操作手柄9时,可压紧活塞5,使活塞腔3内容积减小,由于两个单向阀的设置,活 塞腔3内的润滑油即可通过出油管14排出;通过复位弹簧4的复位作用可使活塞5返回, 使活塞腔3内容积增大,从而实现从存油腔2内进油。本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可对滚动轴承17、滑动轴承18、平滑动导轨19、链轮20集中 润滑,通过配油器15、计量件16为各设备润滑,润滑泵与配油器15、计量件16的连接为该 领域常规技术,在此不加累述。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还可采用铝、铸铁或塑料注塑成型。权利要求一种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它主要包括润滑泵泵体(1)、活塞腔(3)和活塞(5),润滑泵泵体(1)内设有存油腔(2)与活塞腔(3)连通,活塞(5)尾部与一手柄(9)传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润滑泵泵体(1)与活塞腔(3)为一体式注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其特征是所述的润滑泵泵体(1)上设有 油位视窗(10),油位视窗(10)嵌入润滑泵泵体(1)并与之注塑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其特征是所述的润滑泵泵体(1)底 部设有泄油管(8)与存油腔(2)连通,泄油管(8)上设有开关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腔(3)和活塞(5) 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活塞腔(3)与存油腔(2)通过进油管(13)相连,进油管(13)上设有 进油单向阀(11),活塞腔(3)上连通有出油管(14),出油管(14)上设有出油单向阀(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其特征是所述活塞(5)与活塞腔(3)壁 之间设有密封圈(6)。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其特征是所述润滑泵泵体(1)与活 塞腔(3)由铜或铝或铸铁或塑料注塑成一体。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其特征是所述润滑泵泵体(1)与活塞腔 (3)由铜或铝或铸铁或塑料注塑成一体。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其特征是所述润滑泵泵体(1)与活塞腔 (3)由铜或铝或铸铁或塑料注塑成一体。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其特征是所述润滑泵泵体(1)与活塞腔 (3)由铜或铝或铸铁或塑料注塑成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所公开的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它主要包括润滑泵泵体、活塞腔和活塞,润滑泵泵体内设有存油腔与活塞腔连通,活塞尾部与一手柄传动连接,所述的润滑泵泵体与活塞腔为一体式注塑结构,本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可杜绝以往因多部件组装导致组装累积误差的产生,以及活塞腔进油口高于泵体存油腔底部的情况,使活塞运动时直线性更好,同时不影响存油腔有效容积,另外又能保证空间密封性,保证排油压力稳定,适用于机械设备的集中润滑,且使产品的外观更趋合理与美观。该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可广泛使用于各种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纺织、塑料、木工、印刷,铸造、橡胶、冶金、食品、轻工等机械设备。文档编号F16N13/08GK201593674SQ200920315479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震原 申请人:张震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拉式强制润滑泵,它主要包括润滑泵泵体(1)、活塞腔(3)和活塞(5),润滑泵泵体(1)内设有存油腔(2)与活塞腔(3)连通,活塞(5)尾部与一手柄(9)传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润滑泵泵体(1)与活塞腔(3)为一体式注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原
申请(专利权)人:张震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