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铅酸蓄电池小盖液孔塞气密性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905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8
本技术为一种检测铅酸蓄电池小盖液孔塞气密性的工装。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在电池小盖液孔塞安装工序无法识别其安装是否到位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工装底座、肘夹、上压块和下压块构成;肘夹和下压块装于工装底座上,上压块装于肘夹上;上压块的侧部镂空,底部设有通孔,底部通孔上设有将其封闭的上优力胶圈;下压块的顶面设有下压块凹槽及封闭下压块凹槽开口端的下优力胶圈,下压块上设有与下压块凹槽相通的连接管;上优力胶圈与下优力胶圈正对配合。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检测电池小盖液孔塞气密性可靠性高的特点,主要用于在液孔塞安装工序对液孔塞进行气密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铅酸蓄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铅酸蓄电池小盖液孔塞气密性的工装,适用于铅酸蓄电池小盖液孔塞安装工序。


技术介绍

1、铅酸蓄电池平常由反应部分、连接部分、容器部分、包装部分等四大部分组成。其中容器部分包含电池槽、电池大盖、电池小盖等。电池容器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密封电池,不让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泄漏。

2、为了方便客户检查或保养电池,部分铅酸蓄电池产品的电池小盖1上设有液孔塞2,如图1至图3所示,每个液孔塞2对应一个单格。液孔塞2安装时需要将液孔塞2放入电池小盖1的液孔塞孔中,再通过电批或风批拧动液孔塞凹槽4,使液孔塞2和电池小盖1紧密结合不漏气。

3、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因电池小盖1、液孔塞2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及安装工艺影响(如操作手法、风批电批的拧动扭力等),会出现液孔塞2安装不到位的情况。此情况无法在液孔塞安装工序识别到,电池小盖1被使用后电池在出厂终检前的100%气密性检测也有一定的概率检测不到液孔塞2微漏。液孔塞2气密性较差的电池流到客户手上后,随车振动后,很容易出现液孔塞2泄漏电解液的情况。


>

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铅酸蓄电池小盖液孔塞气密性的工装,其特征是:由工装底座、肘夹(7)、上压块(15)和下压块(18)构成;所述肘夹(7)和下压块(18) 装于工装底座上;所述肘夹(7)由肘夹座、肘夹把手(5)、肘夹连接杆(6)和肘夹压杆(12)构成;所述上压块(15)安装固定在肘夹压杆(12)上;所述上压块(15)的侧部镂空,底部设有通孔,底部通孔上设有将其封闭的上优力胶圈(16);所述下压块(18)的顶面设有下压块凹槽及封闭下压块凹槽开口端的下优力胶圈(17),下压块(18)上设有与下压块凹槽相通的连接管(19);所述上优力胶圈(16)与下优力胶圈(17)正对配合。>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铅酸蓄电池小盖液孔塞气密性的工装,其特征是:由工装底座、肘夹(7)、上压块(15)和下压块(18)构成;所述肘夹(7)和下压块(18) 装于工装底座上;所述肘夹(7)由肘夹座、肘夹把手(5)、肘夹连接杆(6)和肘夹压杆(12)构成;所述上压块(15)安装固定在肘夹压杆(12)上;所述上压块(15)的侧部镂空,底部设有通孔,底部通孔上设有将其封闭的上优力胶圈(16);所述下压块(18)的顶面设有下压块凹槽及封闭下压块凹槽开口端的下优力胶圈(17),下压块(18)上设有与下压块凹槽相通的连接管(19);所述上优力胶圈(16)与下优力胶圈(17)正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铅酸蓄电池小盖液孔塞气密性的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肘夹座为两上端高度不同的u型夹座;所述肘夹压杆(12)铰接在较高的上端上;所述肘夹把手(5)为l形杆,肘夹把手(5)的拐角与肘夹连接杆(6)的一端铰接,肘夹把手(5)的末端与肘夹压杆(12)的一端铰接;所述肘夹连接杆(6)的另一端铰接于u型夹座较低的上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检测铅酸蓄电池小盖液孔塞气密性的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肘夹(7)通过小立柱(9)安装固定在工装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铅酸蓄电池小盖液孔塞气密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斯拉木奥斯曼李国清袁芳邓国强郭树演
申请(专利权)人:骆驼集团新疆蓄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