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2CrMo汽车驱动半轴的淬火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7560 阅读:4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42CrMo合金结构钢制成载重汽车驱动半轴的淬火工艺,采用以下步骤:①采用水作为淬火介质,将水温控制在30~60℃范围内;②将工件加热到淬火温度840±20℃,保温90~120分钟后,放入水中,不停摆动工件,并用压力为0.2~0.4MPa,流速为1~2.5m/s的水流冲击工件;③10~20秒后停止摆动和冲击工件;④工件在水中停留60~120秒后从水中取出,淬火完成。经测试,工件硬度值在HRC52~60范围内,获得的马氏体组织金相评级在37级,符合技术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水作为淬火介质,利用水来源广、价格低、成分稳定不易变质、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通过淬火工艺控制,在达到淬火效果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热处理技术,具体是一种42CrMo合金结构钢制成载重汽车驱动 半轴在热处理调质时的淬火工艺。
技术介绍
—般金属热处理技术资料上记载,42CrMo合金结构钢制成的工件在淬火时多用 20 30#机械油作为淬火介质进行冷却而不用水。这是因为42CrMo的淬透性比较高,由于 油的冷却能力低,特别在35(TC以下,工件在油中冷却速度很慢,因而减小了工件的变形和 开裂。水作为淬火介质,广泛应用在含碳量为0. 45%以下的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淬火中,但 水在含碳量为0. 40%以上的中碳合金钢淬火中并不是理想的淬火介质,图1是合金结构钢 42CrMo的C曲线,参看图l,因为水在800 500°C的区间,由于形成蒸汽膜并包围工件,使 工件冷却较慢,而这时正是在C曲线鼻尖区的左边,需要快冷。如果冷却慢而进入鼻尖区, 将得不到马氏体组织或有软点,达不到淬火的目的。而在不需要快冷的区域,即在35(TC以 下(42CrMo马氏体的转变点是31(TC)水处于沸腾阶段,其冷却速度由于蒸汽膜的破坏而迅 速增加,易使马氏体的转变速度也增快,造成极大的组织应力,使工件变形,严重时工件开 裂而报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42CrMo汽车驱动半轴的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  采用以下步骤:  ①采用水作为淬火介质,将水温控制在30~60℃范围内;  ②将工件加热到淬火温度840±20℃,保温90~120分钟后,放入水中,不停摆动工件,并用压力为0.2~0.4MPa,流速为1~2.5m/s的水流冲击工件;  ③10~20秒后停止摆动和冲击工件;  ④工件在水中停留60~120秒后从水中取出,至此淬火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远民赵春德孙栓李超温志高朱旭李诗辉张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南召县兴隆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