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嫩玉米脱花丝机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5718 阅读:355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鲜嫩玉米脱花丝机及加工方法。是由主机、电动机、主传动轮、从动轮、滚刷、板刷组成,主传动轮、从动轮、滚刷和板刷在主机内构成脱丝通道,玉米棒由进料口进入主机经脱丝通道,从出料口推出主机,主机的下端部设置电动机和收纳盒,中部固定设置主传动轮,主传动轮的筒面上设置条形突起,主机上部设置从动轮,主机上部的一侧设置滚刷,另一侧设置板刷,则改变脱丝通道的空间,不同棒径的玉米棒在脱丝通道内脱丝。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成品率高,工作效率高,提高工效10倍以上,产品质量高,成本低,制作简单,维修简便。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以机械化操作代替手工操作,无论是鲜食玉米加工厂,还是个体作坊均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除玉米花丝的设备和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机械代替手工的 。
技术介绍
近年来,鲜食玉米加工业迅猛发展,据粗略统计,全国年加工鲜食玉米达几十亿穗 之多。鲜食玉米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经过玉米刷毛(即花丝)的工序,即用刷子将鲜嫩玉米 穗上的花丝刷掉。目前,玉米刷毛的工序基本上全靠人工操作完成,即用毛刷由手工刷掉花 丝。其工作效率低,操作繁琐,用工量大,并且清除花丝的质量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清除玉米花丝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鲜嫩玉米 脱花丝机及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主机、电动机、主传动轮、从动轮、滚刷、板刷组成,主传动轮、从动轮、滚刷和板 刷在主机内构成玉米棒的脱丝通道,玉米棒由进料口进入主机经脱丝通道,从出料口推出 主机。电动机、主传动轮、从动轮、滚刷、板刷是鲜嫩玉米脱花丝机的主要部件设置在主 机内,由主传动轮、从动轮、滚刷和板刷形成一个空间,构成脱丝通道,玉米棒在经过脱丝通 道的过程中由主传动轮、从动轮、滚刷、板刷脱去花丝,从出料口推出。主机的下端部设置电动机和收纳盒,主机的中部固定设置主传动轮支架,主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鲜嫩玉米脱花丝机,其特征是由主机(3)、电动机(12)、主传动轮(8)、从动轮(18)、滚刷(6)、板刷(16)组成,主传动轮(8)、从动轮(18)、滚刷(6)和板刷(16)在主机(3)内构成玉米棒的脱丝通道(28),玉米棒由进料口(9)进入主机(3)经脱丝通道(28),从出料口(22)推出主机(3);主机(3)的下端部设置电动机(12)和收纳盒(20),主机(3)的中部固定设置主传动轮支架(10),主传动轮支架(10)与主机(3)的内壁固定相连接,在主传动轮支架(10)力杆(26)的两端迫使阻尼轮(25)与从动轮(18)增加摩擦阻力或减少摩擦阻力,致使从动轮(18)的转速低于主传动轮(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盛宏达闫金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2月04日 16:42
    花丝是雄蕊的一部分。为支撑着花药的结构。一般呈丝状,但也有合生为筒状的[如大部分锦葵科(Malv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通常有一个维管束。每一雄蕊,由花丝(faliment)和花药(anther)两部分组成,其中,花丝细长呈丝状,其外部是一层表皮细胞,且角质化,常附生有茸毛、气孔等,内部充满了薄壁细胞,中央有一维管束穿过。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