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生产的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307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生产的焊接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内部固定有操作台,操作台的内部两侧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内部前后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块,移动块的上表面安装有定位对中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定位对中机构对一定范围内不同大小的金属材料进行定位对中夹持,保证金属材料稳定对接,同时处于焊接头中间位置处,确保后续焊接效果的统一,同时可根据不同形状的金属材料对定位块进行调整,以此可对根据金属材料形成进行及时更替,提升整体适用性,在焊接完成后,通过打磨轮及时对焊接缝进行打磨,同时利用冷却组件避免打磨时产生的热量对金属材料造成的损伤,提高焊缝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焊接,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生产的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焊接作为一种重要的连接和成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造船工业、建筑工程、电力设备生产、航空及航天工业等多个行业。金属材料,尤其是黑色金属如铁、铬、锰及其合金,如钢铁,作为基本的结构材料,其加工与连接技术的提升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材料焊接装置大多仅能对某一种形状的金属进行定位夹持,难以根据需求对不同形状的金属材料进行定位,整体适用性较低,且无法保证金属材料焊接时居中定位,造成后续焊接不便,同时在进行焊接后,无法保持焊接头角度与速度的稳定,并难以及时对焊接缝进行打磨,造成焊接缝不够稳定的情况;

3、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生产的焊接装置,通过定位对中机构对不同形状的金属材料进行居中定位夹持,提升整体适用性,同时便于后续焊接,搭配打磨轮对焊接缝进行及时的打磨,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生产的焊接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固定有操作台(3),所述操作台(3)的内部两侧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二通槽(20),所述第二通槽(20)的内部前后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块(19),所述移动块(19)的上表面安装有定位对中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生产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对中机构(2)包括转动连接于移动块(19)内部的第二转盘(21),所述支撑架(1)的上表面对应第二转盘(21)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转盘(16),所述第一转盘(16)与第二转盘(21)之间固定有两个导向杆(17),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生产的焊接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固定有操作台(3),所述操作台(3)的内部两侧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二通槽(20),所述第二通槽(20)的内部前后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块(19),所述移动块(19)的上表面安装有定位对中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生产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对中机构(2)包括转动连接于移动块(19)内部的第二转盘(21),所述支撑架(1)的上表面对应第二转盘(21)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转盘(16),所述第一转盘(16)与第二转盘(21)之间固定有两个导向杆(17),两个所述导向杆(17)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于第一转盘(16)与第二转盘(21)之间的第一双向丝杆(18),所述支撑架(1)的上表面对应导向杆(17)与第一双向丝杆(18)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槽(8),同侧所述导向杆(17)与第一双向丝杆(18)之间共同等距套接有三个定位块(40),所述定位块(40)一侧呈弧形结构,中间所述定位块(40)与导向杆(17)之间固定相连,且中间位置处定位块(40)与安装环(41)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下两端所述定位块(40)与导向杆(17)之间滑动相连,且上下两端定位块(40)另一侧均固定有限位块(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生产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1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移动盒(22),所述移动盒(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轮(24),所述蜗轮(24)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移动盒(22)外部与第一转盘(16)相固定,且蜗轮(24)的一侧啮合有蜗杆(23)于移动盒(22)内部,所述蜗杆(23)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的外层对应移动盒(22)侧壁位置处套接有与移动盒(22)转动相连的第一套环(15),且第二转轴(11)的一端外层滑动套接有第一套筒(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生产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3),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3)的一侧共同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同侧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4)的内部共同贯穿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10)于支撑架(1)上表面。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昕吴金林郑华庆赫爱清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博锦模型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