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便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3050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良便携椅,它包括一靠背框和一坐框。该靠背框包括二靠背杆及一固设在二靠背杆之顶端的上固定杆。该坐框包括二坐杆及一固设在二坐杆之前端的前固定杆,而且,该坐杆之后端和靠背杆之下端转动连接在一起。该靠背杆之下端固设有一枢接座,该枢接座包括二同轴间隔固设的圆片及一限位弧片,该限位弧片固接在二圆片之圆周边缘之部分;该坐杆之后端固设有一枢接片,该坐杆之枢接片介于枢接座之二圆片之间,另配设一枢轴穿过二圆片和枢接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椅,尤其是一种结构改良便携椅
技术介绍
现有的便携椅,例如美国专利US5779314,它包括一靠背框、一装接在靠背框的靠 背布、一坐框及一装接在坐框的坐垫。该靠背框包括二靠背杆及一固设在二靠背杆之顶端 的上固定杆;该坐框包括二坐杆及一固设在二坐杆之前端的前固定杆。该坐杆之后端固设 有一第一塑料连接件,该靠背杆之下端固设有一第二塑料连接件,该第一塑料连接件和第 二塑料连接件转动连接在一起,以使得坐杆和靠背杆转动连接在一起,以使得坐框和靠背 框转动连接在一起。由于坐杆和靠背杆之间的转动连接需要用到额外的二个零部件,因此 装配工序多,装配不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改良便携椅,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的便携椅所存在的装配 工序多、装配不便、成本高的不足。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结构改良便携椅,它包括 —靠背框,它包括二靠背杆及一固设在二靠背杆之顶端的上固定杆;及 —坐框,它包括二坐杆及一固设在二坐杆之前端的前固定杆,而且,该坐杆之后端倾斜向上延伸成后翘段,另配设枢轴穿过坐杆的后翘段和靠背杆的下端。 —较佳实施例之中,该靠背杆之下端之侧边固设有一枢接座,该枢接座包括二同轴间隔固设的圆片及一限位弧片,该限位弧片固接在二圆片之圆周边缘之部分;该坐杆之后翘段之末端设为枢接片,该坐杆之枢接片介于枢接座之二圆片之间,该枢轴穿过二圆片和枢接片。 —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坐杆的后翘段和靠背杆的下端之间设置有垫片。 —较佳实施例之中,该靠背框之上装接有靠背布,该坐框之上装接有坐垫,该靠背杆和坐杆之间连接有限制绳。 —较佳实施例之中,它还包括 —卡接机构,它包括二对称装接在坐框之左右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一定位件及一弹性体,该定位件能左右转动地连接在坐框之下,该弹性体连接在定位件和坐框之间且产生一能够使定位件朝坐框底面转动的扭力。 —较佳实施例之中,该二定位机构分别装接在二坐杆。 —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坐框之坐杆之下固设有一定位座,该定位座具有一前后向 的插接槽,该定位件成U形并包括一连接侧杆、一卡接侧杆及一固接连接侧杆端部和卡接 侧杆端部的中杆,该连接侧杆能转动插接进插接槽。 —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弹性体为扭簧,它设在插接槽和连接侧杆之间。 —较佳实施例之中,该连接侧杆之末端穿过插接槽,另配设螺母螺接在连接侧杆 之穿过端并抵靠在插接槽之端面。 —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定位座还具有一锁接座及一底座,另匹配锁接件,该锁接件 之锁接端穿过底座和锁接座并锁接在坐杆。 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利用后翘段和靠背杆之间的 连接关系组成坐杆和靠背杆的转动连接关系,因此它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并具 有如下优点1、节省塑料连接件,节省装配工序,降低制造成本;2、坐杆之末端直接向上延 伸,为坐杆和靠背杆之间的转动连接留有足够让位空间,避免坐杆和靠背杆无法完全折叠。 设有枢接座,它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使用者手指被夹,避免被枢接片所伤。该限位弧片 起到限制相对最大转动角度作用,起到固定二圆片作用。由于设置二定位机构,使用时该坐 垫位于固定板座位之上,该定位机构卡在固定板座位之底面,因此能够牢固地将便携椅定 位在固定板座位之上,避免后翻,安全性能高。由于坐杆之枢接片介于靠背杆之枢接座之二 圆片之间,因此转动方便快速。由于设有限位弧片和限制绳,因此能够限制靠背框和坐框之 间的最大转动角度。由于该定位件成U形,因此定位件的卡接侧杆平行作用在固定板座位 底面上,卡接力大。由于定位座还具有一锁接座及一底座,坐框通过底座支撑在固定座位, 能够避免磨损坐框,坐框之稳定性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便携椅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便携椅架处于半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便携椅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绘示了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绘示了图1的B处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6为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便携椅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3、6,一种结构改良便携椅,它包括一便携椅架100、一靠背布200、 一坐垫300及一设在坐垫300之下的下摆布400。该便携椅架100包括一靠背框110、一坐 框120及一卡接机构。该靠背布装接在靠背框110之上,该坐垫装接在坐框120之上。该 下摆布400上设有连接口袋410。 该靠背框IIO包括二靠背杆111及一固设在二靠背杆111之顶端的上固定杆112, 靠背杆111之下端之侧边固设有一枢接座113。请查阅图4,该枢接座113包括二同轴间隔 固设的圆片1131及一限位弧片1132,该限位弧片1132固接在二圆片1131之圆周边缘之部 分。 请参阅图1、2及3,该坐框120包括二坐杆121及一固设在二坐杆121之前端的前 固定杆122,该坐杆122之后端向上向后延伸成一后翘段,该后翘段之末端直接加工成一枢 接片1221,该加工例如为压接。该坐杆121之枢接片1221插接进靠背杆111的枢接座113 之二圆片1131之间,另配设一枢轴穿过二圆片1131和枢接片1221,从而使坐杆之后端和靠4背杆之下端转动连接在一起,使坐框之后端和靠背框之下端转动连接在一起。根据需要可 在坐杆121和靠背杆111之间设置限制绳114,用以限制最大展开角度(该限制绳长度最好 与限位弧片1132配合,使二限位功能同时起作用)。根据需要也可设置拉绳,该拉绳不但能 够起到限制最大展开角度,而且还起到背带作用、手拉收折便携椅之作用,该拉绳及拉绳与 便携椅之配合结构,可查阅US5779314。 请参阅图1、4,该坐杆121之下固设有一定位座130,该定位座130包括一前后贯 穿的插接槽131、一固设在插接槽之侧边的锁接座132及一底座133,该底座133之底面为 平面。另配设锁接件134,它之锁接端穿过底座133和锁接座132并锁接在坐杆121,从而 将插接槽131、锁接座132、底座133和坐杆121固定装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之中,该锁接件 为螺钉或铆接件。 该卡接机构包括二装接在坐框120之二坐杆121的定位机构140,该定位机构140 包括一定位件及一扭簧141。该定位件成U形并包括一连接侧杆142、一卡接侧杆143及一 固接连接侧杆端部和卡接侧杆端部的中杆144。该连接侧杆142能转动穿过插接槽131,且 其之末端穿过插接槽131,另配设螺母145螺接在连接侧杆142之穿过端并抵靠在插接槽 131之端面,从而将连接侧杆142能够转动连接在插接槽131。该扭簧144设在插接槽和连 接侧杆之间,以产生一能够使定位件朝坐框底面转动的扭力。 本实施例之中,是以在靠背杆之下端固设枢接座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其它,例如坐杆之后端和靠背杆之下端直接铆接,例如坐杆之后翘段和靠背杆之下端直接铆接,例如坐杆之后翘段和靠背杆之下端之间设置垫片等,都可实现本技术之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良便携椅,其特征是:它包括:一靠背框,它包括二靠背杆及一固设在二靠背杆之顶端的上固定杆;及一坐框,它包括二坐杆及一固设在二坐杆之前端的前固定杆,而且,该坐杆之后端倾斜向上延伸成后翘段,另配设枢轴穿过坐杆的后翘段和靠背杆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弼烈黄长久黄鹭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