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2282 阅读:3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锂电池极片,包括极片主体及自极片主体侧缘垂直伸出而成的极耳,所述极耳至少一侧缘与极片主体的衔接处设有倒角,可以避免在锂电池制作过程中出现裂纹及/或断裂的现象,使电流分布更为均匀,有利于大电流下放电。(*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极片
技术介绍
传统的钢壳或塑胶壳叠片式锂离子电池极片,其极耳通常是自极片主体垂直延伸 而成的,极耳与极片主体的衔接处均为直角,如图1所示。这种以直角衔接的极耳在直角处 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在后续的电池制作过程,如极片冲切、叠片、焊接极耳等过程中,直角处 极易出现裂纹,不利于其上电流的分布,严重地甚至会导致极片整个断裂而使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极片,以避免在锂 电池制作过程中出现裂纹及/或断裂的现象,使电流分布更为均勻,有利于大电流下放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极片,包括极片主体及自极片主体侧缘垂直伸出而成的极耳,所述极 耳至少一侧缘与极片主体的衔接处设有倒角。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供一种锂电池极片,包括极片主体及自极片主体侧缘垂直伸出而成的极 耳,所述极耳至少一侧缘与极片主体的衔接处设有倒角,可以避免在锂电池制作过程中出 现裂纹及/或断裂的现象,使电流分布更为均勻,有利于大电流下放电。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锂电池极片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锂电池极片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锂电池极片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锂电池极片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极片,包括极片主体及自极片主体侧缘垂直 伸出而成的极耳,所述极耳至少一侧缘与极片主体的衔接处设有倒角,可以避免在锂电池 制作过程中出现裂纹及/或断裂的现象,使电流分布更为均勻,有利于大电流下放电。图2是本技术的锂电池极片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参照该图,该锂电池极片 包括极耳201、极片主体202,极耳201自极片主体侧缘垂直伸出而成,极耳201具有第一侧 缘203,极片主体202具有第二侧缘204,第一侧缘203与极片主体202的衔接处设有倒角 206,倒角206为直倒角。图3是本技术的锂电池极片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参照该图,该电池极片在第一实施例基础上的改变为倒角206为凹圆弧倒角。图4是本技术的锂电池极片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参照该图,该电池极片在 第一实施例基础上的改变为倒角206为阶梯状倒角。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凸起部206的外轮廓线还可以为凸圆弧倒角等。传统的钢壳或塑胶壳叠片式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是把各极片主体经过叠片后,把 各极片主体上用于焊接极耳的极耳位置用超声焊或者是电阻焊的方式焊接在一起。有两种 连接到极耳的方法,一种是极耳位置焊接在一起后打孔,然后用螺丝固定在极耳柱上;另一 种是直接用超声焊的方式把极耳位置跟极耳链接在一起。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是用 螺丝将极耳固定在极耳柱上的方式,但是极耳位置上的孔是提前在冲切极片的时候就一起 冲好的,这样减少了一个焊接极耳位置后再打孔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焊接极耳位 置后再打孔容易造成极耳的断裂,本技术实施例成功减小了极耳断裂的问题,提高了 成品率。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锂电池极片,包括极片主体及自极片主体侧缘垂直伸出而成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至少一侧缘与极片主体的衔接处设有倒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直倒角、凹圆弧倒角、凸 圆弧倒角或阶梯状倒角。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为叠片式锂电池极片。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的两侧缘与极片主体的 衔接处均设有倒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锂电池极片,包括极片主体及自极片主体侧缘垂直伸出而成的极耳,所述极耳至少一侧缘与极片主体的衔接处设有倒角,可以避免在锂电池制作过程中出现裂纹及/或断裂的现象,使电流分布更为均匀,有利于大电流下放电。文档编号H01M4/02GK201562709SQ20092030624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桥, 张习林, 曹建华, 李谋忠 申请人:深圳邦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极片,包括极片主体及自极片主体侧缘垂直伸出而成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至少一侧缘与极片主体的衔接处设有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桥张习林李谋忠曹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邦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