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及封闭斜井技术

技术编号:436202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及封闭斜井,属于煤矿井道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沿斜井的排水沟铺设延伸至斜井内部的输水管;S2、输水管两端连通埋设于井底的U型储水管;S3、向U型储水管内注满水;S4、在斜井内底部构筑第二道密闭墙;S5、从第二道密闭墙沿斜井向外充填一段矿矸沙;S6、在斜井靠近外部出口一段距离构筑第三道密闭墙;S7、从第三道密闭墙沿斜井向外充填一段矿矸沙。注满水后的U型储水管内,有助于形成管路内的密封性,涌水通过管路向外抽出;在斜井的两端部充填的两段矿矸沙,可提升两端部的密封性,防治了斜井的漏风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井道,具体地说是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及封闭斜井


技术介绍

1、煤矿井筒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为了连接地面与地下开采区域而开凿的垂直或倾斜的工程结构。它不仅是矿井通达地面的主要进出口,还是矿井生产期间提升运输煤炭(或矸石)、运送人员、材料和设备以及通风和排水的关键工程。根据矿井开拓方式的不同,井筒主要可分为立井、斜井和平巷三种;倾斜的工程称为斜井,其井口结构、井身结构及井底结构因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异。斜井按用途可分为主斜井、副斜井、斜风井、排水斜井、注砂斜井等。

2、煤矿井筒还是矿井的主要通风和排水通道,能够保证矿工的安全出入和矿井的正常运行。封闭煤矿井筒可以预防无关人员非法进入矿井,减少事故发生的机会。封闭煤矿井筒是矿山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能够提高矿工的安全保障和矿井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井筒封闭我国有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和标准。

3、当矿井所处地质环境及气候环境发生变化时,井筒封堵中的裂隙发育,形成不同程度的漏风漏水通道,容易导致涌水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会导致空气进入采空区,增加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危险性,工作面中的有害气体也会泄漏,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常用的斜井井筒封堵材料主要是砂石,封堵效果不足,导致发生涌水、漏风几率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砂石封堵,存在发生涌水、漏风几率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防煤矿涌水的斜井井筒及其封闭方法。

2、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沿斜井的排水沟铺设延伸至斜井内部的输水管;

5、s2、输水管两端连通埋设于井底的u型储水管;

6、s3、向u型储水管内注满水;

7、s4、在斜井内底部构筑第二道密闭墙;

8、s5、从第二道密闭墙沿斜井向外充填一段矿矸沙;

9、s6、在斜井靠近外部出口一段距离构筑第三道密闭墙;

10、s7、从第三道密闭墙沿斜井向外充填一段矿矸沙。

11、注满水后的u型储水管内,有助于形成管路内的密封性,涌水通过管路向外抽出;在斜井的两端部充填的两段矿矸沙,可提升两端部的密封性,防治了斜井的漏风问题。

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还包括步骤5.1,在步骤s5中充填快速密闭材料操作前,先向斜井内壁喷涂快速密闭材料。喷涂的快速密闭材料形成防渗漏表层。

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还包括步骤5.2,在充填矿矸沙之前,构筑第一道密闭墙并预留缝隙,待矿矸沙填满后对第一道密闭墙封闭。增设的第一道密闭墙与第二道密闭墙配合,提升斜井井底段的封堵密封效果。

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还包括步骤7.1,在步骤s7中充填快速密闭材料操作前,先向斜井内壁喷涂快速密闭材料。

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还包括步骤7.2,在充填矿矸沙之前,构筑第四道密闭墙并预留缝隙,待矿矸沙填满后对第四道密闭墙封闭。增设的第四道密闭墙与第三道密闭墙配合,提升斜井井口段的封堵密封效果。

16、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7、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封闭斜井,包括斜井和沿斜井的排水沟,排水沟内铺设有输水管,输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埋设的u型储水管;斜井的井底与井口分别设有第一封堵段与第二封堵段,第一封堵段与第二封堵段分别对应输水管两端部。第一封堵段与第二封堵段分设在斜井内的两端,以提升对于斜井的封闭效果,并对漏风以及漏风引起的井壁破裂加剧的情况形成抑制;输水管沿排水沟延伸至两段封堵段的外部,并在u型储水管预先充满水的配合下能够对斜井井底漏水向外排出。

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封堵段包括第一道密闭墙和第二道密闭墙,第二道密闭墙靠近斜井内底部设置;第一道密闭墙与第二道密闭墙在斜井内围合成第一腔体,该第一腔体内设有快速密闭材料和矿矸沙,快速密闭材料涂抹于斜井内壁上,矿矸沙填充于快速密闭材料内侧。快速密闭材料对第一腔体的内壁形成防渗漏处理,填充的矿矸沙被限制在第一腔体内,提升并充分发挥对涌水的阻隔、封闭效果。

1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二封堵段包括第三道密闭墙和第四道密闭墙,第四道密闭墙靠近斜井井口设置;第三道密闭墙与第四道密闭墙在斜井内围合成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内设有快速密闭材料和矿矸沙,快速密闭材料涂抹于斜井内壁上,矿矸沙填充于快速密闭材料内侧。快速密闭材料对第二腔体的内壁形成防渗漏处理,填充的矿矸沙被限制在第二腔体内,提升并充分发挥对涌水的阻隔、封闭效果。

2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道密闭墙、第二道密闭墙、第三道密闭墙及第四道密闭墙的厚度均为2m。

2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的长度均为20m。

2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注满水后的u型储水管内,有助于形成管路内的密封性,涌水通过管路向外抽出;在斜井的两端部充填的两段矿矸沙,可提升两端部的密封性,防治了斜井的漏风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1,在步骤S5中充填快速密闭材料(8)操作前,先向斜井(1)内壁喷涂快速密闭材料(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2,在充填矿矸沙(9)之前,构筑第一道密闭墙(4)并预留缝隙,待矿矸沙(9)填满后对第一道密闭墙(4)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7.1,在步骤S7中充填快速密闭材料(8)操作前,先向斜井(1)内壁喷涂快速密闭材料(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7.2,在充填矿矸沙(9)之前,构筑第四道密闭墙(7)并预留缝隙,待矿矸沙(9)填满后对第四道密闭墙(7)封闭。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实现的封闭斜井,包括斜井(1)和沿斜井(1)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排水沟内铺设有输水管(2),输水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埋设的U型储水管(3);斜井(1)的井底与井口分别设有第一封堵段与第二封堵段,第一封堵段与第二封堵段分别对应输水管(2)两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封闭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段包括第一道密闭墙(4)和第二道密闭墙(5),第二道密闭墙(5)靠近斜井(1)内底部设置;第一道密闭墙(4)与第二道密闭墙(5)在斜井(1)内围合成第一腔体,该第一腔体内设有快速密闭材料(8)和矿矸沙(9),快速密闭材料(8)涂抹于斜井(1)内壁上,矿矸沙(9)填充于快速密闭材料(8)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封闭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堵段包括第三道密闭墙(6)和第四道密闭墙(7),第四道密闭墙(7)靠近斜井(1)井口设置;第三道密闭墙(6)与第四道密闭墙(7)在斜井(1)内围合成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内设有快速密闭材料(8)和矿矸沙(9),快速密闭材料(8)涂抹于斜井(1)内壁上,矿矸沙(9)填充于快速密闭材料(8)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封闭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密闭墙(4)、第二道密闭墙(5)、第三道密闭墙(6)及第四道密闭墙(7)的厚度均为2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封闭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的长度均为20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1,在步骤s5中充填快速密闭材料(8)操作前,先向斜井(1)内壁喷涂快速密闭材料(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2,在充填矿矸沙(9)之前,构筑第一道密闭墙(4)并预留缝隙,待矿矸沙(9)填满后对第一道密闭墙(4)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7.1,在步骤s7中充填快速密闭材料(8)操作前,先向斜井(1)内壁喷涂快速密闭材料(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7.2,在充填矿矸沙(9)之前,构筑第四道密闭墙(7)并预留缝隙,待矿矸沙(9)填满后对第四道密闭墙(7)封闭。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防煤矿涌水、漏风的斜井封闭方法实现的封闭斜井,包括斜井(1)和沿斜井(1)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排水沟内铺设有输水管(2),输水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埋设的u型储水管(3);斜井(1)的井底与井口分别设有第一封堵段与第二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群杨勇武森陈刚赵阳阳姜峰鲁萌王辉吴秀新田民臧云涛李超卢建建杨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良庄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