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木村富士太专利>正文

绕线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17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绕线筒(10),具有第1绕线部(11)、第2绕线部(12)和支承机构(13),第1绕线部(11)具有短筒部(14),钓鱼线卷绕于该短筒部(14),第2绕线部(12)具有短筒部(25),另1根钓鱼线卷绕于该短筒部(25),第1绕线部(11)具有支承轴部(18),第2绕线部(12)具有嵌合轴部(29),由该支承轴部(18)和嵌合轴部(29)构成所述支承机构(13)。通过将嵌合轴部(29)嵌入支承轴部(18),第2绕线部(12)被收容于第1绕线部(11)的内部,第2绕线部(12)在第1绕线部(11)的内部可旋转,所述支承轴部(18)具有挡块部(22),由此,第2绕线部(12)不会从第1绕线部(11)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卷绕钓鱼线、根据钓鱼人的需要取出所需长度使用的绕线筒的构造。
技术介绍
通常,钓鱼线是以卷绕在塑料制的绕线筒上的形态进行销售的。一般来讲,绕线筒具有圆筒状的卷绕部,在该卷绕部上卷绕钓鱼线。另外,绕线筒通常具有连接部。由该连接部将多个绕线筒连接成沿所述卷绕部的轴向并排多个的状态。日本专利特开2002-153190号公报揭示了这一结构。在实际的钓鱼过程中,钓鱼人有时想将该钓鱼线更换不同种类的钓鱼线。为此,钓鱼人要预先携带多种钓鱼线。然而,传统的绕线筒是以卷绕单一钓鱼线为目的而构成的,故钓鱼人例如在携带2种钓鱼线的场合,必须携带2种绕线筒。因此,传统的绕线筒是不方便的,因为钓鱼人要携带多种钓鱼线。如上所述,传统的绕线筒虽是可以连接多个的结构,但即使将多个绕线筒连接,也只能将各绕线筒并列成一体化,故不是将多个绕线筒紧凑地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因此,即使将多个绕线筒相互连接,对于钓鱼人来讲也会感到不便。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这种背景而开发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紧凑地卷绕多根钓鱼线、对于钓鱼人来讲便于携带的绕线筒。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绕线筒包括具有外周面卷绕线的第1短筒部的第1绕线部;以及具有外周面卷绕线的第2短筒部的第2绕线部。该第2绕线部配置在所述第1短筒部的内侧,使所述第2短筒部的中心与所述第1短筒部的中心大体一致。具有支承所述第2绕线部的支承机构,以可使所述第2短筒部绕其中心进行旋转。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第1绕线部和第2绕线部可分别卷绕不同种类的钓鱼线,因此可在该绕线筒上卷绕多种类的钓鱼线。钓鱼人可从单一的绕线筒中拉出多种钓鱼线使用。因第2绕线部被收容于第1绕线部的内侧,故该绕线筒可便携地被放置在例如钓鱼人穿着的衣服口袋中。由于第2绕线部的第2短筒部可绕其中心进行旋转,因此,钓鱼人可简单地将卷绕在第2绕线部上的钓鱼线拉出。所述支承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第1绕线部和所述第2绕线部中任何一方上的支承轴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1绕线部和所述第2绕线部中任何另一方上、与所述支承轴部嵌合的嵌合轴部。在该结构中,所述支承机构的构造简单。另外,也可再设置对所述支承轴部与所述嵌合轴部的嵌合被脱开的现象予以抑制的挡块部。这样,只要钓鱼人不是有意想将所述第2绕线部从第1绕线部上取出,第2绕线部就不会从第1绕线部脱落。在所述第1绕线部的端面和所述第2绕线部的端面形成有凸缘,该凸缘也可具有保持所述钓鱼线端部的线保持部。在该结构中,因将所述钓鱼线的端部保持,故不会发生钓鱼线缠绕的现象。另外,通过握持由线保持部保持的线的端部握持,钓鱼人可简单地从第1绕线部或第2绕线部将该钓鱼线拉拉出。所述第2绕线部最好具有被钓鱼人握握持的捏手部。这样,钓鱼人通过握握持捏手部,就可拿着该绕线筒。另外,钓鱼人通过握握持捏手部,则可简单地从第1绕线部将所述第2绕线部取出。并且,通过握持捏手部,钓鱼人可简单地将钓鱼线从第1绕线部上拉拉出。也可在所述第1短筒部或所述第2短筒部的外周面,沿周向形成肋。通过设置该肋,所述第1短筒部或所述第2短筒部就被分割成2个区域。这样,可在所述第1短筒部或所述第2短筒部上卷绕2种钓鱼线。该肋最好是装拆自如地安装在所述外周面上。(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绕线筒包括第1绕线部和第2绕线部,所述第1绕线部具有将线绕在外周面上的第1短筒部、形成于该第1短筒部一端面的凸缘和装拆自如地设置于该短筒部另一端面的端面构件;所述第2绕线部具有将线绕在外周面上的第2短筒部。该第2绕线部配置在所述第1短筒部的内侧,使所述第2短筒部的中心与所述第1短筒部的中心大体一致。具有支承所述第2绕线部的支承机构,可使所述第2短筒部绕其中心进行旋转。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第1绕线部和第2绕线部可分别卷绕不同种类的钓鱼线,因此可在该绕线筒上卷绕多种类的钓鱼线。钓鱼人可从单一的绕线筒中拉拉出多种钓鱼线使用。因第2绕线部被收容于第1绕线部的内侧,故该绕线筒可便携地被放置在例如钓鱼人穿着的衣服口袋中。由于第2绕线部的第2短筒部可绕其中心进行旋转,因此,钓鱼人可简单地将卷绕在第2绕线部上的钓鱼线拉出。通过将所述第1绕线部的端面构件取出,所述第1绕线部可用作钓鱼线的重装用夹具。所述支承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第1绕线部和所述第2绕线部中任一方上的支承轴部;以及嵌合轴部,其设置在所述第1绕线部和所述第2绕线部中任另一方上、与所述支承轴部嵌合。本结构中,所述支承机构的构造简单。另外,也可再设置对所述支承轴部与所述嵌合轴部嵌合脱开的现象予以抑制的挡块部。这样,只要钓鱼人不是有意想将所述第2绕线部从第1绕线部上取出,第2绕线部就不会从第1绕线部脱落。所述凸缘或所述端面构件也可以具有保持所述钓鱼线端部的线保持部。本结构中,因将所述钓鱼线的端部保持,故不会发生钓鱼线缠绕的现象。另外,通过握持由线保持部保持的线的端部握持,钓鱼人可简单地将该钓鱼线从第1绕线部拉出。所述第2绕线部最好是具有由钓鱼人握持的捏手部。这样,钓鱼人通过握持捏手部,可拿着该绕线筒。另外,通过握持捏手部,可简单地将所述第2绕线部从第1绕线部上取出。并且,通过握持捏手部,钓鱼人可简单地将钓鱼线从第1绕线部上拉出。也可在所述第1短筒部或所述第2短筒部的外周面,沿周向形成肋。通过设置该肋,所述第1短筒部或所述第2短筒部就被分割成2个区域。这样,可在所述第1短筒部或所述第2短筒部上卷绕2种钓鱼线。该肋最好是装拆自如地安装在所述外周面上。(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绕线筒包括第1绕线部和第2绕线部,所述第1绕线部具有将线绕在外周面上的第1短筒部;所述第2绕线部具有将线绕在外周面上的第2短筒部、形成于该第2短筒部一端面的凸缘和装拆自如地设置于该短筒部另一端面的端面构件。该第2绕线部配置在所述第1短筒部的内侧,使所述第2短筒部的中心与所述第1短筒部的中心大体一致。具有支承所述第2绕线部的支承机构,可使所述第2短筒部绕其中心进行旋转。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第1绕线部和第2绕线部上可分别卷绕不同种类的钓鱼线,因此可在该绕线筒上卷绕多种类的钓鱼线。钓鱼人可从单一的绕线筒中拉出多种钓鱼线使用。因第2绕线部被收容于第1绕线部的内侧,故该绕线筒可便携地被放置在例如钓鱼人穿着的衣服口袋中。由于第2绕线部的第2短筒部可绕其中心进行旋转,因此,钓鱼人可简单地将卷绕在第2绕线部上的钓鱼线拉出。通过将所述第2绕线部的端面构件取出,所述第2绕线部可用作钓鱼线的重装用夹具。所述支承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第1绕线部和所述第2绕线部中任一方上的支承轴部;以及嵌合轴部,其设置在所述第1绕线部和所述第2绕线部中任另一方上、与所述支承轴部嵌合。在本结构中,所述支承机构的构造简单。另外,也可再设置对所述支承轴部与所述嵌合轴部嵌合脱开的现象予以抑制的挡块部。这样,只要钓鱼人不是有意想将所述第2绕线部从第1绕线部上取出,第2绕线部就不会从第1绕线部脱落。所述凸缘或所述端面构件也可以具有保持所述钓鱼线端部的线保持部。在本结构中,因将所述钓鱼线的端部保持,故不会发生钓鱼线缠绕的现象。另外,通过握持由线保持部保持的线的端部,钓鱼人可简单地将该钓鱼线从第1绕线部上拉出。所述第2绕线部最好具有由钓鱼人握持的捏手部。这样,钓鱼人通过握持捏手部,可拿着该绕线筒。另外,钓鱼人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线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绕线部,其具有将线卷绕在外周面上的第1短筒部;第2绕线部,其具有将线卷绕在外周面上的第2短筒部,且配置在所述第1短筒部的内侧并使该第2短筒部的中心与所述第1短筒部的中心大体一致;以及 支承机构,其对所述第2绕线部进行支承,并使所述第2短筒部可绕其中心进行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2-4 2004-0281121.一种绕线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绕线部,其具有将线卷绕在外周面上的第1短筒部;第2绕线部,其具有将线卷绕在外周面上的第2短筒部,且配置在所述第1短筒部的内侧并使该第2短筒部的中心与所述第1短筒部的中心大体一致;以及支承机构,其对所述第2绕线部进行支承,并使所述第2短筒部可绕其中心进行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第1绕线部和所述第2绕线部中任一方上的支承轴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1绕线部和所述第2绕线部中任另一方上、与所述支承轴部嵌合的嵌合轴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筒,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对所述支承轴部与所述嵌合轴部嵌合脱开的现象予以抑制的挡块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绕线部的端面和所述第2绕线部的端面形成有凸缘,该凸缘具有保持所述钓鱼线端部的线保持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绕线部具有由钓鱼人握持的捏手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短筒部或所述第2短筒部的外周面,沿周向形成有肋。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肋装拆自如地安装在所述外周面上。8.一种绕线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绕线部,其具有将线卷绕在外周面上的第1短筒部、形成于该第1短筒部一端面的凸缘和装拆自如地设置于该短筒部另一端面的端面构件;第2绕线部,其具有将线卷绕在外周面上的第2短筒部、且配置在所述第1短筒部的内侧并使所述第2短筒部的中心与所述第1短筒部的中心大体一致;以及支承机构,其对所述第2绕线部进行支承、并使所述第2短筒部可绕其中心进行旋转。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绕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第1绕线部和所述第2绕线部中任一方上的支承轴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1绕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富士太
申请(专利权)人:木村富士太明兴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