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电防冲击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1567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电防冲击电路,包括与220V输入电压相连的整流电路,整流后得到的直流母线电压为VPP,再和负载相连组成主回路,负载上并联电容C1,在负载和电容C1所在的主回路上串联一个电阻R4,在电阻R4两端并联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该继电器K的驱动端与主回路电压采样电路相连。上电时,主回路自动串入一个限流电阻R4,当输入电压接近150V时,串联的电阻自动被切断,这样有效防止了电流冲击,同时保证了电路正常工作时不增加其它损耗。(*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上电防冲击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系统电源采用的是单相220V输入,整流滤波电路使用了较大的电解电容CI , 因此在系统初始上电瞬间,电容两端相当与短路,会有大电流通过。这不仅对电路本身造 成影响,降低可靠性,而且对供电系统有不小的冲击,甚至危害电网。如有技术专利 200620175294. 2公开了一种上电缓冲电路,使得初始电压值上升缓慢,从而保证电路稳定, 但是在其中加入电阻R2后,在后期不能够去除,仍然要分压,造成电路其他点的电压值达 不到正常工作电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 能强的上电防冲击电路。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上电防冲击电路,包括 与220V输入电压相连的整流电路,整流后得到的直流母线电压为VPP,再和负载相连组成 主回路,负载上并联电容C1,其特征在于,在负载和电容C1所在的主回路上串联一个电阻 R4,在电阻R4两端并联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该继电器K的驱动端与主回路电压采样电路 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主回路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用于采样电压的电阻R1和R2,电阻R1和 R2的串联电路连接到直流母线电压VPP和地之间,R1和R2的连接点与三端稳压二极管Tl 的控制端相连,T1的阳极连接到控制电路地,阴极通过电阻R3连接到控制电压VDD,三端稳 压二极管Tl的阴极又与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T2的集电极接控制电路地,三极管 T2的发射极与继电器K的驱动端负脚相连,继电器K的驱动端正脚接控制电压VDD,继电器 的驱动端上并联二极管D,控制电压VDD和控制电路地之间连接有电容C2和C3的并联电 路。 本技术的原理及优点上电时,主回路自动串入一个限流电阻R4,当输入电 压接近150V时,串联的电阻自动被切断,这样有效防止了电流冲击,同时保证了电路正常 工作时不增加其它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一种上电防冲击电路,包括与220V输入电压相连的整流电路,整流后3得到的直流母线电压为VPP,再和负载相连组成主回路,负载上并联电容C1,在负载和电容 C1所在的主回路上串联一个电阻R4,在电阻R4两端并联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该继电器K 的驱动端与主回路电压采样电路相连。 主回路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用于采样电压的电阻Rl和R2,电阻Rl和R2的串联电路 连接到直流母线电压VPP和地之间,R1和R2的连接点与三端稳压二极管T1的控制端相连, Tl的阳极连接到控制电路地,阴极通过电阻R3连接到控制电压VDD,三端稳压二极管T1的 阴极又与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T2的集电极接控制电路地,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 继电器K的驱动端负脚相连,继电器K的驱动端正脚接控制电压VDD,继电器的驱动端上并 联二极管D,控制电压VDD和控制电路地之间连接有电容C2和C3的并联电路。 工作过程原理VPP为主回路整流滤波后的电源,VDD为控制电路电源,由于系统 上电时,主回路电容C1容量大,通过电流大,因此不能直接加电,在上电时串入一个限流电 阻R4,这样就有效防止了对系统的冲击。电阻R1和R2是主回路采样电路,当采样电压高于 参考电压时,稳压二极管Tl导通,三极管T2基极电位接近0,三极管导通,此时继电器K的 常开触点吸合,限流电阻R4被短路,R4不接入主电路中,主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权利要求一种上电防冲击电路,包括与220V输入电压相连的整流电路,整流后得到的直流母线电压为VPP,再和负载相连组成主回路,负载上并联电容C1,其特征在于,在负载和电容C1所在的主回路上串联一个电阻R4,在电阻R4两端并联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该继电器K的驱动端与主回路电压采样电路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电防冲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电压采样电路包 括用于采样电压的电阻R1和R2,电阻R1和R2的串联电路连接到直流母线电压VPP和地之 间,Rl和R2的连接点与三端稳压二极管Tl的控制端相连,Tl的阳极连接到控制电路地, 阴极通过电阻R3连接到控制电压VDD,三端稳压二极管Tl的阴极又与三极管T2的基极相 连,三极管T2的集电极接控制电路地,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继电器K的驱动端负脚相连, 继电器K的驱动端正脚接控制电压VDD,继电器的驱动端上并联二极管D,控制电压VDD和 控制电路地之间连接有电容C2和C3的并联电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电防冲击电路,包括与220V输入电压相连的整流电路,整流后得到的直流母线电压为VPP,再和负载相连组成主回路,负载上并联电容C1,在负载和电容C1所在的主回路上串联一个电阻R4,在电阻R4两端并联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该继电器K的驱动端与主回路电压采样电路相连。上电时,主回路自动串入一个限流电阻R4,当输入电压接近150V时,串联的电阻自动被切断,这样有效防止了电流冲击,同时保证了电路正常工作时不增加其它损耗。文档编号H02H9/02GK201504100SQ20092030550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张仲超, 李晓军, 李玉玲, 王俊江, 王正仕 申请人:义乌市华晨机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电防冲击电路,包括与220V输入电压相连的整流电路,整流后得到的直流母线电压为VPP,再和负载相连组成主回路,负载上并联电容C1,其特征在于,在负载和电容C1所在的主回路上串联一个电阻R4,在电阻R4两端并联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该继电器K的驱动端与主回路电压采样电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仲超王正仕李玉玲李晓军王俊江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华晨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