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提升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1570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压提升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集成电路U有八个管脚,根据各管脚的性能,集成电路U的外围连接有电阻、电感、电容及稳压二极管等器件,U的5脚和1脚间连接有电阻R4和稳压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U的6脚是电压输入端,接+5V电压,D的负极点的电压为+12V电压,作为电压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直流5V电压转变为直流12V电压,完成电压的提升。应用到控制电路中,电源电路只需一组获得直流5V电压的整流滤波电路,MOSFET管等其它器件需要的直流12V电压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出电压提供,电路简单,实现方便,电路稳定,干扰少。(*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压变换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电压提升电路
技术介绍
在一般控制电路中,电路控制电源用的基本都是直流5V电压,而驱动其它M0SFET 管需要直流12V电压,一般都通过增加一组整流滤波电路来实现,电路复杂,而且会造成电 路不稳定,干扰较多。为了不增加一组整流滤波电路,我们设计了电压提升电路,就是直接 把5V电源通过电路,转变为12V。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原有控制电路为了实现直流5V电压和直流12V电压需要多 一组整流滤波电路,造成电路复杂,电路不稳定,干扰较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用增加 一组整流滤波电路,直接将直流5V电压转变为直流12V电压,电路简单,实现方便,电路稳 定,干扰少的电压提升电路。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包 括集成电路U、电阻Rl、 R2、 R3、 R4、电容Cl、 C2、电解电容El、 E2、电感L及稳压二极管D,集 成电路U有八个管脚,其1脚与电感L的一端及稳压二极管D的正极相连,电感L的另一端 既经电阻Rl与U的8脚相连,又与U的7脚相连,U的7脚经电阻R2与U的6脚相连,U 的6脚经电解电容El和电阻R3接U的5脚,电解电容El和电阻R3的连接点接地,U的5 脚经电阻R4与稳压二极管D的负极相连,电解电容El和电阻R3的连接点与稳压二极管D 的负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l和电解电容E2的并联电路,U的3脚和地之间连接有电容C2, U 的2脚、4脚均接地,U的6脚是电压输入端,接+5V电压,稳压二极管D的负极点的电压为 +12V电压,作为电压输出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集成电路U采用单片DC/DC变换控制芯片MC34063。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将直流5V电压转变为直流12V电压,完成电压的提升。应用到控制电路中,电源电路只需一组获得直流5V电压的整流滤波电路,MOSFET管等其它器件需要的直流12V电压由本技术输出电压提供,电路简单,实现方便,电路稳定,干扰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电路连接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压提升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集成电路U、电阻R1、 R2、 R3、 R4、电容Cl、 C2、电解电容El、 E2、电感L及稳压二极管D。集成电路U有八个管脚,其1脚与电感L的一端及稳压二极管D的正极相连,电感L的另一端既经电阻Rl与U的8 脚相连,又与U的7脚相连,U的7脚经电阻R2与U的6脚相连,U的6脚经电解电容El和 电阻R3接U的5脚,电解电容El和电阻R3的连接点接地,U的5脚经电阻R4与稳压二极 管D的负极相连,电解电容El和电阻R3的连接点与稳压二极管D的负极之间连接有电容 Cl和电解电容E2的并联电路,U的3脚和地之间连接有电容C2,U的2脚、4脚均接地,U的 6脚是电压输入端,接+5V电压,稳压二极管D的负极点的电压为+12V电压,作为电压输出 端。本实施例中,集成电路U采用单片DC/DC变换控制芯片MC34063。 集成电路U的6脚输入+5V直流电压,经过集成电路U及其外围电路的运作和处 理,使得在稳压二极管D的负极和电阻R4的连接点上的电压为+12¥直流电压,可供控制电 路中的需要+12V直流电压驱动的MOSFET管或其它器件使用。因此,给控制电路供电的电 源电路只需一组获得直流5V电压的整流滤波电路,使得电路简单,实现方便,电路稳定,干 扰少。权利要求一种电压提升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电路U、电阻R1、R2、R3、R4、电容C1、C2、电解电容E1、E2、电感L及稳压二极管D,集成电路U有八个管脚,其1脚与电感L的一端及稳压二极管D的正极相连,电感L的另一端既经电阻R1与U的8脚相连,又与U的7脚相连,U的7脚经电阻R2与U的6脚相连,U的6脚经电解电容E1和电阻R3接U的5脚,电解电容E1和电阻R3的连接点接地,U的5脚经电阻R4与稳压二极管D的负极相连,电解电容E1和电阻R3的连接点与稳压二极管D的负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1和电解电容E2的并联电路,U的3脚和地之间连接有电容C2,U的2脚、4脚均接地,U的6脚是电压输入端,接+5V电压,稳压二极管D的负极点的电压为+12V电压,作为电压输出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提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电路U采用单片 DC/DC变换控制芯片MC3406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压提升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集成电路U有八个管脚,根据各管脚的性能,集成电路U的外围连接有电阻、电感、电容及稳压二极管等器件,U的5脚和1脚间连接有电阻R4和稳压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U的6脚是电压输入端,接+5V电压,D的负极点的电压为+12V电压,作为电压输出端。本技术可将直流5V电压转变为直流12V电压,完成电压的提升。应用到控制电路中,电源电路只需一组获得直流5V电压的整流滤波电路,MOSFET管等其它器件需要的直流12V电压由本技术输出电压提供,电路简单,实现方便,电路稳定,干扰少。文档编号H02M3/06GK201499087SQ20092030550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张仲超, 李晓军, 李玉玲, 王俊江, 王正仕 申请人:义乌市华晨机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提升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电路U、电阻R1、R2、R3、R4、电容C1、C2、电解电容E1、E2、电感L及稳压二极管D,集成电路U有八个管脚,其1脚与电感L的一端及稳压二极管D的正极相连,电感L的另一端既经电阻R1与U的8脚相连,又与U的7脚相连,U的7脚经电阻R2与U的6脚相连,U的6脚经电解电容E1和电阻R3接U的5脚,电解电容E1和电阻R3的连接点接地,U的5脚经电阻R4与稳压二极管D的负极相连,电解电容E1和电阻R3的连接点与稳压二极管D的负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1和电解电容E2的并联电路,U的3脚和地之间连接有电容C2,U的2脚、4脚均接地,U的6脚是电压输入端,接+5V电压,稳压二极管D的负极点的电压为+12V电压,作为电压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仲超王正仕李玉玲李晓军王俊江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华晨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