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弹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079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弹片,设于电路板上,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且所述金属弹片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固定至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基部连接第一活动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接触部,且所述第一接触部悬设于第一触点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一触点之间保持弹性接触或分离;所述基部还连接第二活动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触部,且所述第二接触部悬设于第二触点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接触部与第二触点之间保持弹性接触或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金属弹片的结构简单,通过第一接触部触控第一触点,而通过第二接触部触控第二触点,从而实现金属弹片的多元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有关于一种金属弹片,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并可多元化操作的金属 弹片。
技术介绍
金属弹片属于按钮开关,一般分为常开开关和常闭开关,在某些领域,工作时需要 同时开启或者闭合两个金属弹片。中国大陆专利申请第95222408. 9号揭示一种复合多触点控制开关,其包括装有 导线座的底壳与盖之间安装带有推片的滑动底板和连接板,滑动底板上固装连接片和转换 接片,在盖上还安装带有按键式或旋转式的滑动壳。本技术具有的优点是,当利用多个 本技术来控制多个用电器时,按动该电路中的任意一个本技术既具有可使整个电 路上的所有用电器开启或者闭合的功能又具有只控制该任意一个本技术所控制的用 电器的功能。但是,中国大陆专利申请第95222408. 9号的结构复杂,不利于生产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可多元化操作的金属弹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弹片,设于电路板上,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 有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且所述金属弹片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固定至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基 部连接第一活动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接触部,且所述第一接触部 悬设于第一触点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一触点之间保持弹性接触或分离;所述基 部还连接第二活动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触部,且所述第二接触 部悬设于第二触点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接触部与第二触点之间保持弹性接触或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金属弹片的结构简单,通过第一接触部触控第一触点, 而通过第二接触部触控第二触点,从而实现金属弹片的多元化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金属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金属弹片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使用状态图之一。图4为图2的使用状态图之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金属弹片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使用状态图之一。图7为图5的使用状态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弹片20,设于电路板10上,其中,所述 电路板10上设有第一触点11及第二触点12,且所述金属弹片20包括基部21,所述基部21 固定至所述电路板10上;所述基部21连接第一活动部22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动部22的另 一端设有第一接触部221,且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悬设于第一触点11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接 触221部与第一触点11之间保持弹性接触或分离;所述基部21还连接第二活动部23的一 端,所述第二活动部2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触部231,且所述第二接触部231悬设于第二触 点12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接触部231与第二触点12之间保持弹性接触或分离。于本实施 例中,第一活动部22设于第二活动部23的中间。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将第一金属弹片201、第二金属弹片202组合成第一 种实施例,电路板10上设有第一触点11、第二触点12、第三触点13、第四触点14及第五触 点15,将第一金属弹片201的基部211固定至第三触点13处,而使第一金属弹片201的第 一接触部2211、第二接触部2311分别悬设于第一触点11、第二触点12的上方;而将第二金 属弹片202的基部212固定至第二触点12处,而使第二金属弹片202的第一接触部(图未 示)、第二接触部分2312别悬设于第四触点14、第五触点15的上方。通过单独按压或组合按压第一金属弹片201的第一接触部2211、第一金属弹片201 的第二接触部2311、第二金属弹片202的第一接触部(图未示)或第二金属弹片202的第二 接触部2312,而实现多元化操作。请参阅图3所示,单独按压第一金属弹片201的第二接触 部2311,会使第一金属弹片201的第二接触部2311弹性接触第二金属弹片202的基部211, 而使第二触点12与第三触点13之间电性导通。请参阅图4所示,同时按压第一金属弹片201 的第一接触部2211与第一金属弹片201的第二接触部2311,会使第一金属弹片201的第一 接触部2211弹性接触第一触点11,且使第一金属弹片201的第二接触部2311弹性接触第二 金属弹片202的基部212,而使第一触点11、第二触点12及第三触点13之间电性导通。请参阅图5、图6及图7所示,将第一金属弹片201、第二金属弹片202组合成第二 种实施例,电路板10上设有第一触点11、第二触点12、第三触点13、第四触点14及第五触 点15,将第一金属弹片201的基部211固定至第三触点13处,而使第一金属弹片201的第 一接触部2211、第二接触部2311分别悬设于第一触点11、第二触点12的上方;而将第二金 属弹片202的基部212固定至第五触点15处,而使第二金属弹片202的第一接触部2212、 第二金属弹片202的第二接触部2312分别悬设于第四触点14、第二触点15的上方。通过单独按压或组合按压第一金属弹片201的第一接触部2211、第一金属弹片 201的第二接触部2311、第二金属弹片202的第一接触部2212或第二金属弹片202的第二 接触部2312,而实现多元化操作。请参阅图6所示,单独按压第一金属弹片201的第二接触 部2311,直至第一金属弹片201的第二接触部2311与第二金属弹片202的第二接触部2312 弹性接触,则会使第三触点13与第五触点15电性导通。请参阅图7所示,同时按压第一金 属弹片201的第一接触部2211与第一金属弹片201的第二接触部2311,以使第一金属弹 片201的第一接触部2211弹性接触第一触点11,第一金属弹片201的第二接触部2311弹 性接触第二金属弹片202的第二接触部2312,则会使第一触点11、第三触点13及第五触点 15电性导通。权利要求一种金属弹片,设于电路板上,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包括基部,固定至所述电路板上;第一活动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基部,所述第一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接触部,且所述第一接触部悬设于第一触点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一触点之间保持弹性接触或分离;第二活动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基部,所述第二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触部,且所述第二接触部悬设于第二触点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接触部与第二触点之间保持弹性接触或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弹片,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动部设于第二活动部的中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弹片,设于电路板上,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且所述金属弹片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固定至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基部连接第一活动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接触部,且所述第一接触部悬设于第一触点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一触点之间保持弹性接触或分离;所述基部还连接第二活动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触部,且所述第二接触部悬设于第二触点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接触部与第二触点之间保持弹性接触或分离。本专利技术金属弹片的结构简单,通过第一接触部触控第一触点,而通过第二接触部触控第二触点,从而实现金属弹片的多元化操作。文档编号H01H13/12GK101964266SQ20091030470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许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弹片,设于电路板上,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包括:基部,固定至所述电路板上;第一活动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基部,所述第一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接触部,且所述第一接触部悬设于第一触点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一触点之间保持弹性接触或分离;第二活动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基部,所述第二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触部,且所述第二接触部悬设于第二触点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接触部与第二触点之间保持弹性接触或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世法
申请(专利权)人: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