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35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弹片结构,该弹片结构具有受力部与固定部的弹片,该受力部延伸出两力臂并与该固定部之间形成两弯折部,而该固定部内定义内端点,该固定部内缘自该弯折部内缘延伸交会于该内端点,通过该弯折部与该内端点之间定义分力段以分散该弯折部所承受的力矩,以消除应力集中的问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片结构
一种开关弹片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提供开关弹性的弹片 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现今电子产业发达,具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开关装置适用于不同 的电子或家电产品,其中部份开关装置具备有弹片以定义按压开关 的压力或者产生开关回复的弹力,且该弹片也可作为电力导通的媒介,如美国专利公告第4,362,910号的Electrical switch(电子开 关),该先前专利中利用弹片作为接触组件(contacting dement ), 该电子开关利用按压该弹片以连接导通开关中的两电子端点;请参 阅图1-1与图1-2,该先前技术所使用的已知弹片9如图中所 示,该已知弹片9具有受力部91、固定部93,该受力部91延伸出 两力臂92,且与该固定部93之间定义两弯折部94,使该已知弹片 9形成弯曲状,该固定部93通过两固定孔931固定于该开关的电子 端点上,按压该受力部91向下位移以<接触另一电子端点,〗又该受 力部91受力时经过该力臂92的长度L所产生的力矩施加于该弯折 部94,且使部分应力集中于该弯折部内缘与该固定部内缘932接壤 之处,如图1-2所示,Fl、 F2、 F3为各区块的受力,其中F1〉F2 >F3,且Fl远大于F2,〗吏该弯折部94易金属疲劳或受力过大而 断裂,因而该已知弹片9的应力分布问题有待改善,以延长该弹片 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已知弹片于弯折时应力过于集中,而导致金属疲劳或断 裂的已知缺失,本实用^f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弹片结 构,使其受力弯折时可避免应力过于集中而影响使用寿命。本技术是一种弹片结构,该弹片结构具有受力部与固定部的弹片,该受力部延伸出两力臂并与该固定部之间形成两弯4斤部, 该固定部固定于开关的电力端点,该受力部供按压以位移接触该开 关的另一电力端点,而该固定部内定义内端点,该固定部内菱彖自该 弯折部内缘延伸交会于该内端点,通过该弯折部与该内端点之间定 义分力段以分散该弯折部所承受的力矩,以消除应力集中的问题, 使该弹片使用寿命延长。附困说明图1-1是已知弹片的按压示意图, 图l-2是已知弹片的弯折部放大图, 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5-1是本技术的按压示意图, 图5-2是本技术的弯折部放大图,^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i兌明及4支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该图是该弹片1的立体图,该弹片1包括受力部 11、固定部13以及弯4斤部14,该受力部11延伸出长度为L的两力 臂12与该固定部13连4妄,且该受力部11与该固定部13之间具有 弯4斤形成该弯4斤部14,该固定部13还可i殳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固定 孔131以连结电力端点,该受力部ll内缘也可i殳扣勾17同样用于 连结与定位;该弹片1还于该固定部13i殳内端点15,该固定部内 缘132自该弯折部内缘141延伸交会于该内端点15,使该内端点 15两侧的固定部内缘132为等长,且该弯折部内缘141与该固定部 内缘13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通过该弯折部14与该内端点15 之间定义分力段16,若将该弯折部14视为转折点,则该受力部ll 受按压时经过该力臂12所产生的力矩可分散于该分力段16,避免 产生应力集中点以延长该弹片l的寿命。请参阅图3与图4,该图是该弹片1的实施例图,该弹片l应 用于开关中,该开关包括外壳4、按鍵部3、定位片2、第一导电片 5、第二导电片6、滑块7以及连动件8,该第一导电片5与第二导 电片6嵌设于该开关的两侧,该弹片1的固定部13固定于该第一 导电片5上,且该第一导电片5与该弹片l之间设定位片2,该弹 片1的受力部lli殳置接触点18,该按键部3位于该弹片1的上方, 该按键部3设有顶杆31,该顶杆31下为滑块7,而且该按键部3 连接连动件8;当该按键部3向下按压时该顶杆31向下推动滑块7 -使其与相邻的开关连动,该连动件8随该按键部3运动而改变位置, 使该连动件8 —端的状态显示块81位移以显示该开关的状态,该 按键部3也施力于该弹片1,使该弹片l弯折,由该弹片l的接触点18与该第二导电片6的接触点61接触,使该第一导电片5与第 二导电片6之间形成通路,达到开启或关闭电子装置的目的。i青再参阅图5-1,由于上述开关的应用4吏该弹片1的受力部11 需随着该开关的频繁动作而不断受力按压,该受力部11所受的下 压力经过长度为L的力臂12对该弯折部14形成力矩,由于该分力 段16分担施加于该弯折部14的力矩,且该弯折部内缘141与该固 定部内多彖132形成较平顺的弯4斤,消除该弯4斤部14与该固定部13 之间应力集中点,使该弯折部14与分力段16平均分散应力,请参 阅图5-2,图中的F4、 F5、 F6为各区域的受力,其中F4 —F5—F6, 使每一区域分配的应力大致相等达到减緩金属疲劳、延长该弹片1 4吏用寿命的功效。虽然本技术已经以较佳实施例如上披露,但是其并非用来 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 神和范围内,所作的些许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技术中, 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片结构,为具有受力部(11)与固定部(13)的弹片(1),所述受力部(11)延伸出两力臂(12)并与所述固定部(13)之间形成两弯折部(14),所述固定部(13)固定于开关的电力端点,按压所述受力部(11)时,通过所述受力部(11)与所述弯折部(14)之间的力臂(12)产生弯折的力矩,使所述受力部(11)的接触点(18)接触所述开关的另一电力端点而使两电力端点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13)内定义内端点(15),所述固定部内缘(132)自所述弯折部内缘(141)延伸交会于所述内端点(15),通过所述弯折部(14)与所述内端点(15)之间定义分力段(16)以分散所述弯折部(14)所承受的力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片结构,为具有受力部(11)与固定部(13)的弹片(1),所述受力部(11)延伸出两力臂(12)并与所述固定部(13)之间形成两弯折部(14),所述固定部(13)固定于开关的电力端点,按压所述受力部(11)时,通过所述受力部(11)与所述弯折部(14)之间的力臂(12)产生弯折的力矩,使所述受力部(11)的接触点(18)接触所述开关的另一电力端点而使两电力端点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3)内定义内端点(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新吴文宏
申请(专利权)人: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