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070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个管状壳体,一个承载支架以及多个发光单元。该壳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沿平行壳体轴向延伸的凸起,每个凸起上形成至少一个沿平行壳体轴向延伸的滑槽。该承载支架收容于该壳体内,该承载支架包括至少三个承载板,该至少三个承载板围合成一个柱状结构,且每个承载板的两个端部分别穿设在两个滑槽内。该多个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该至少三个承载板上,该多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经由该壳体射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配光曲线呈各向同性分布且便于组装的 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以其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易 与集成电路匹配、驱动简单、寿命长等优点,从而可作为光源而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具体 可参见 Jos印h Bielecki 等人在文献 2007IEEE,23rd IEEE SEMI THERM Symposium 中的 ThermalConsiderations for LED Components in an Automotive Lamp一文。发光二极管 是一种可将电流转换成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的半导体元件。光源的配光曲线是表示光源发出的光线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传统光源本身的配 光曲线是固定不变的,并且通常具有近似放射状或各向同性(Isotropic)的特点。所谓放 射状或各向同性是指物体的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性质不会因为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特 性,即某一物体在不同方向上所测得的性能参数值完全相同。然而,现有的具有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其呈朗伯分布 (Lambertian),请参见图1所示。由图可知,照明装置的半高全宽角(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在士60°内,也即该半高全宽角为120°,其无法达到各向同性的配光曲 线,因此,该种照明装置的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配光曲线呈各向同性分布且便于组装的照明装置。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个管状壳体,一个承载支架以及多个发光单元。该壳体的 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沿平行壳体轴向延伸的凸起,每个凸起上形成至少一个沿平行壳体轴 向延伸的滑槽。该承载支架收容于该壳体内,该承载支架包括至少三个承载板,该至少三个 承载板围合成一个柱状结构,且每个承载板的两个端部分别穿设在两个滑槽内。该多个发 光单元分别设置于该至少三个承载板上,该多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经由该壳体射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照明装置的承载板围合成一个柱状结构,且每个承载板上 设置有发光单元,因此,该照明装置所发出的光的出光角度可达到360度,并可通过调整不 同承载板上的发光单元的照度,使该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呈各向同性分布。同时,该至少三 个承载板穿设于该滑槽中,该种设计便于该照明装置的组装、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裸露的点光源的配光曲线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照明装置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照明装置的承载支架包括连接板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2与图3,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该照明 装置10包括一个壳体11,一个承载支架12以及多个发光单元13。该壳体11呈中空管状结构,其内表面形成有三个沿平行壳体11轴向延伸的凸起 110。优选地,该三个凸起110与该壳体11 一体成型,且沿该壳体11的圆周方向均勻设置 于其内表面。每个凸起110内形成有两个沿平行壳体11轴向延伸的滑槽111,该滑槽111 的截面为U型。该壳体11由透光材料制成,例如玻璃,树脂等。当然,该滑槽111的截面也 可以为其他形状,如V型等。该承载支架12收容于该壳体11内。具体地,该承载支架12包括三个承载板121, 该三个承载板121为平板状。每个承载板12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相邻的且属于不同凸起 110的两个滑槽111内,以使该三个承载板121围合成一个正三棱柱状结构。优选地,该承 载板121由高导热性材料制成,以便于该照明装置10散热。该多个发光单元13分别设置于该三个承载板121上。每个发光单元13包括一个 基板131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发光元件132。该发光元件13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 管芯片或其他固态发光元件。该多个发光单元13发出的光线经由该壳体11射出。在本实 施例中,不同的承载板121上的发光单元13所发出的光的照度相同,且发光元件132的出 光角度大于等于120度。该照明装置10进一步包括两个连接头14与一个散热模组15。该连接头14分别 连接该壳体11的两端,以用于将该照明装置10与外部元件连接。该散热模组15设置于承 载板121的背离该发光单元13的一侧。该照明装置10的承载板121围合成一个正三棱柱状结构,且各承载板121上分别 设置有发光单元13,因此,该照明装置10所发出的光的出光角度为360度,且该照明装置 10的配光曲线呈各向同性分布。请一并参见图4,该照明装置10的配光曲线呈各向同性分 布。同时,该三个承载板121是穿设于滑槽111中,该种设计便于该照明装置10的组装、维 修。当然,当承载板121围合成一个非正三棱柱状结构时,也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承载 板121上的发光单元13的照度,从而调整该照明装置10的配光曲线呈各向同性分布。可以理解的是,该凸起110与该承载板121也不限于三个,也可以多于三个,每个 承载板12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相邻的且属于不同凸起110的两个滑槽111内,以使该多个 承载板121形成四边形或其他多边形。请参见图5,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20,其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照明 装置10结构基本相同。该照明装置20包括一个壳体21,一个承载支架22以及多个发光单 元23。该照明装置2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壳体21内表面形成的有三个凸起 210,每个凸起210内形成有一个滑槽211,且每个滑槽211的截面呈V型。该三个承载板 221首尾相连围合成一个正三棱柱,该正三棱柱的侧棱穿设于该三个滑槽211内。该照明装置20的承载板221围合成一个三棱柱状结构,且每个承载板221上设置 有多个发光单元23,因此,该照明装置20所发出的光的出光角度可达到360度。并且可通 过调整不同承载板221上的发光单元23的照亮,以使该照明装置20的配光曲线呈各向同 性分布。进一步地,该承载板221穿设于滑槽内211内,因此,便于该照明装置20组装、维 修。当然,该凸起210与该承载板121也不限于三个,也可以为四个或更多个。每个承 载板12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相邻的且属于不同凸起210的两个滑槽211内,以使该多个承 载板221形成四边形或其他多边形。可以理解的是,该滑槽211的截面不限于V型,其截面也可以为U型,且该承载支 架22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三个连接板222。请一并参见图6所示,该三个承载板221首尾相 连围合成一个正三棱柱。该三个连接板222呈平板状,且该三个连接板222的一端分别连 接该正三棱柱的侧棱,该三个连接板222的另一端分别穿设于三个截面为U型的滑槽211 内。优选地,该三个连接板222与该三个承载板211 —体成型。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专利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如改变发光元件的数量, 改变承载板的数量等以用于本专利技术等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 据本专利技术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个中空管状壳体,该壳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沿平行壳体轴向延伸的凸起,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个中空管状壳体,该壳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沿平行壳体轴向延伸的凸起,每个凸起上形成至少一个沿平行壳体轴向延伸的滑槽;一个收容在该壳体内的承载支架,该承载支架包括至少三个承载板,该至少三个承载板围合成一个柱状结构,且每个承载板的两个端部分别穿设在两个滑槽内;多个发光单元,其分别设置于该至少三个承载板上,该多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经由该壳体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志铭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