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998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铰链结构,包括第一枢接组件,第一枢接组件包括连接件、主轴、支架、锁合件、夹持件及弹性件,主轴设于连接件上,支架可转动地连接于主轴上,弹性件套设于主轴上以产生轴向压力,主轴包括横截面为非圆形的配合部,锁合件上开设有与配合部匹配的安装孔,锁合件通过其上的安装孔套设于主轴上并与支架配合,夹持件上开设有与配合部匹配的连接孔,并通过连接孔套设于主轴上且与锁合件相卡合,锁合件的安装孔与夹持件的连接孔在主轴径向上错开一段距离,以使安装孔的部分孔壁与连接孔的部分孔壁分别抵接于主轴的相对两侧。该铰链结构具有防止晃动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铰链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中的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翻盖式移动电话以及电子词典等,通 常需要通过铰链结构将盖体和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盖体相对主体的开启与闭合。一种铰链结构,包括与电子装置本体相连的连接件、固设于该连接件上的转轴及 依次套设于转轴上且相互抵持的支架、锁合件、限位件、弹片组和紧固件。支架与电子装置 盖体相连且可转动地设于转轴上,其一端面上向内凹陷形成有卡槽。锁合件上形成有用于 与转轴配合的方形孔及卡入支架的卡槽内的凸台。盖体闭合时,凸台卡入卡槽以防止与支 架相连的盖体非正常转动。开启盖体时,施力于盖体以带动支架转动进而使锁合件的凸台 从卡槽中脱出。此时,弹片组受压缩,弹力增大以使支架与转轴间的摩擦力矩增大进而平衡 盖体的重力矩,进而实现盖体任意角度的定位。关闭盖体时,沿相反方向转动盖体以使锁合 件上的凸台重新卡入支架的卡槽。上述铰链结构的锁合件通过其上的方形孔套入转轴,而方形孔与转轴间的间隙一 般都较大。在锁合件从卡槽中脱出或滑入卡槽时,锁合件会移动或晃动,有时还会有异响, 进而导致弹片组受压缩不均勻而使支架与转轴间的摩擦力矩变化不均,从而影响盖体相对 本体的转动时的稳定性。再者,上述铰链结构由于存在晃动而导致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防止晃动的铰链结构。一种铰链结构,包括第一枢接组件,第一枢接组件包括连接件、主轴、支架、锁合 件、夹持件及弹性件,主轴设于连接件上,支架可转动地连接于主轴上,弹性件套设于主轴 上以产生轴向压力,主轴包括横截面为非圆形的配合部,锁合件上开设有与配合部匹配的 安装孔,锁合件通过其上的安装孔套设于主轴上并与支架配合,夹持件上开设有与配合部 匹配的连接孔,并通过连接孔套设于主轴上且与锁合件相卡合,锁合件的安装孔与夹持件 的连接孔在主轴径向上错开一段距离,以使安装孔的部分孔壁与连接孔的部分孔壁分别抵 接于主轴的相对两侧。—种铰链结构,包括主轴、夹持件及锁合件,主轴包括截面为非圆形的配合部,锁 合件上形成有与配合部匹配的安装孔,锁合件通过安装孔套设于主轴上,夹持件上开设有 与配合部匹配的的连接孔,并通过连接孔套设于主轴上且与锁合件相卡合,锁合件的安装 孔与夹持件的连接孔在主轴的径向上错开一段距离,以使锁合件与夹持件分别对主轴提供 一个径向剪切力以定位主轴。上述铰链结构包括相卡合的夹持件及锁合件,锁合件的安装孔与夹持件的连接孔 分别在主轴径向上错开一段距离以使安装孔的部分孔壁与连接孔的部分孔壁抵接于主轴 的相对两侧。再者,可以调整锁合件的安装孔与夹持件的连接孔在主轴径向上错开的距离,以改变锁合件与夹持件对主轴的径向剪切力,从而调节两者的对主轴的夹持力度,所以该 铰链结构具有防止晃动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铰链结构的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主轴经铆接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铰链沿IV-IV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铰链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同时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结构100包括第一枢接组件10、第二枢 接组件20及第三枢接组件25。第二枢接组件20及第三枢接组件25可转动地设于第一枢 接组件10上。第一枢接组件10包括连接件30、支架40、主轴45、锁合件50、夹持件55、限位件 60、弹性件65及抵持件70。连接件30大致为长方体状,其用于连接电子装置本体(图未示)。支架40包括本体41、分别从本体41同一端面的相对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承 接部42、第二承接部43,以及连接第一承接部42与第二承接部43的连接部44。本体41上 开设有限位槽411及安装孔413。第一承接部42上开设有轴孔421及容纳槽423。第二承 接部43上开设有轴孔431。连接部44上形成有止挡部441。本实施例中,限位槽411为四 个且均布于安装孔413的四周。容纳槽423为四个且均布于轴孔421的四周。主轴45包括台阶部451及配合部453。主轴45的一端固定于连接件30上,另一 端穿入支架40的安装孔413中并通过台阶部451支撑支架40。配合部的横截面为非圆形。锁合件50大致为圆盘状,其相对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形成有卡持部51及凸部53。 锁合件50上还开设有贯通两个相对端面的安装孔54。安装孔54为非圆形形孔。本实施例 中,卡持部51为形成于锁合件50端面上的凸台,其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凸部53为四 个,其均布于安装孔54的四周且分别用于与支架40上的四个限位槽411卡合。安装孔54 为方形孔。夹持件55也大致为盘状,其上形成有连接孔551及两个相对的接合部553。接合 部553用于与锁合件50上的卡持部51配合以将夹持件51限位于锁合件50上。本实施例 中,接合部553为贯穿夹持件55的两个相对端面开设的凹陷部,且卡持部51与接合部553 为过盈配合以将夹持件固设于锁合件50上。限位件60也大致为盘状,其上形成有插孔61且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限位部63。弹性件65由若干蝶形弹片组成。抵持件70用于与弹性件65抵持,其上开设有穿孔71。第二枢接组件20包括连接轴75、弹性件76、锁合件77、夹持件78及卡持件80。连接轴75包括第一连接端751及第二连接端753。第一连接端751用于连接电子 装置的盖体(图未示)。第二连接端753向内凹陷形成有接合槽755。弹性件76、锁合件77及夹持件78分别与第一枢接组件10的弹性件60、锁合件50 及夹持件55具有相似的结构。卡持件80大致呈C形,其具有弹性且形成有开口 81。第三枢接组件25包括转轴251、限位件253及卡持件255。转轴251与连接轴75具有相似的结构,其包括第一连接端256及第二连接端257。 第一连接端256用于连接电子装置的盖体(图未示)。第二连接端257向内凹陷形成有接 合槽258。限位件253上开设有方孔2531。卡持件255与卡持件80具有相似的结构。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4,组装该铰链结构100时,首先将主轴45 —端固设于连接件 30上,接着将支架40通过其上的安装孔413从主轴45的另一端套入后支撑于主轴45的台 阶部451上。接着将锁合件50、夹持件55、限位件60、弹性件65及抵持件70依次通过其 上的孔套入主轴45上。此时,锁固件50上的四个凸部53分别卡入支架40上的四个限位 槽411中。夹持件55通过其上的接合部553与锁合件50上的卡持部51配合固设于锁合 件50上,且装配后的锁合件50的安装孔54与夹持件55的连接孔551在主轴45径向错开 一段距离以使安装孔54的部分孔壁541与连接孔551的部分孔壁555分别抵接于主轴45 的相对两侧。接着铆接主轴45的端部以将主轴45上的各个元件限位于主轴45上(如图3 所示)。然后,将弹性件76、夹持件78及锁合件77通过其上的孔依次套设于连接轴75的 第二连接端753。夹持件78通过其上的凹陷部783与锁合件77上的卡持部771配合固设 于锁合件77上,且装以使配后的锁合件77的安装孔775与夹持件78的连接孔781在连接 轴75径向上错开一段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结构,包括第一枢接组件,所述第一枢接组件包括连接件、主轴、支架、锁合件及弹性件,主轴设于连接件上,支架可转动地连接于主轴上,弹性件套设于主轴上以产生轴向压力,主轴包括横截面为非圆形的配合部,锁合件上开设有与所述配合部匹配的安装孔,所述锁合件通过其上的安装孔套设于主轴上并与支架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上开设有与配合部匹配的连接孔,并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于主轴且与锁合件相卡合,所述锁合件的安装孔与夹持件的连接孔在主轴径向上错开一段距离,以使安装孔的部分孔壁与连接孔的部分孔壁分别抵接于主轴的相对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鑫魏亮李坚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