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体及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903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体及发光装置,发光装置中,LED芯片的出光面形成为粗化表面,LED芯片上方依次形成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并且第一封装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封装层的折射率,不同折射率的封装层使得LED芯片发射的光能尽可能多地自封装层出射,提高发光装置的出光效率。另外,通过调整第一封装层的厚度以及第二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的折射率差值,使得LED芯片发射的光能够尽可能多地自封装层出射,提高发光装置的光取出率,提高其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体及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1、一直以来,led封装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led芯片光电性能的释放。在microled直显应用领域,随着led数量继续上升,对基板平整度、制程精度的要求提升,而cog(chip on glass)技术基于玻璃基板工艺,在平整度、线宽线距、耐热度等方面凸显了其优势,同时得益于巨量转移技术的发展,良率问题得以改善。然而封装结构仍然受困于出光效率问题。

2、为了提高出光效率,在led芯片端通常会采取形成dbr结构、表面粗化等工艺手段对芯片进行处理。在封装端,由于保护层与空气间的折射率差,造成大量光线被“困”在保护层内,这是造成光性能损失的最大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中micro led芯片封装端在出光效率方面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体及发光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体中,led芯片的出光面形成为粗化表面,led芯片上方依次形成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并且第一封装层的折射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层的折射率介于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装层的折射率介于1.4~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装层和所述第一封装层的折射率差值介于0.1~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层的厚度介于5μm~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装层的厚度介于20μm~5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层的折射率介于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装层的折射率介于1.4~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装层和所述第一封装层的折射率差值介于0.1~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层的厚度介于5μm~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装层的厚度介于20μm~5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孔透明层,所述多孔透明层位于所述led芯片和所述第一封装层之间,所述多孔透明层至少覆盖所述led芯片的出光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透明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封装层的折射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透明层的厚度介于0.5μm~2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透明层为气凝胶或者多孔氧化硅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军朋杨显镜苏紫云曾志洋厉正琴庄松涛吴嘉维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