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双腔空气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885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空气弹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双腔空气弹簧,其包括顶座、囊皮、活塞和减振器组件,囊皮的上端密封连接在顶座上,囊皮的下端密封连接在活塞上,顶座、囊皮和活塞围成密闭的主腔室;减震器组件包括减振器套筒和伸缩杆;活塞内设有副腔室,主腔室与副腔室通过通气道相连通;伸缩杆穿过副腔室、通气道和主腔室与顶座连接;主腔室中设置有与顶座随动的密封塞,密封塞与通气道形成密封结构。利用路况对活塞自身的上下伸缩运动幅度的影响来控制密封塞与通气道密封连接的时机,进而实现主腔室与副腔室连通/隔离状态的快速切换,改变空气弹簧有效作用腔室体积,快速、高效的实现空气弹簧刚度调节,提高驾驶舒适度,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空气弹簧,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双腔空气弹簧


技术介绍

1、空气弹簧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弹性介质的弹簧,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来实现弹性作用。空气弹簧具有较佳的非线性特性,能够为车身提供较为平稳的支撑力,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的悬架系统中,空气弹簧的刚度对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空气弹簧一般包括顶座、囊皮、活塞和减振器组件,所述囊皮上端密封连接在所述顶座上,所述囊皮下端密封连接在所述活塞上,顶座、囊皮和活塞围成密闭的主腔室,减振器包括连接在活塞上的减振器套筒以及与减振器套筒伸缩连接的伸缩杆,伸缩杆一般连接在顶座上。当车辆所处路况较为恶劣时,车辆上下颠簸并剧烈抖动,空气弹簧原有刚度不足,无法为车身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极易导致空气弹簧中减振器组件的伸缩杆和减振器套筒触底碰撞,进而使得空气悬架和车身受到冲击,影响驾驶舒适度,甚至导致减振器和整个空气弹簧损坏。

2、现有技术常采用在空气弹簧气体容腔中设置弹性缓冲垫的方式来避免减振器组件的伸缩杆直接触底。当路况恶劣且空气弹簧刚度不足时,缓冲垫受撞击后压缩变形实现对减振器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双腔空气弹簧,包括顶座(1)、囊皮(2)、活塞(3)和减振器组件(4),所述囊皮(2)的上端密封连接在所述顶座(1)上,所述囊皮(2)的下端密封连接在所述活塞(3)上,所述顶座(1)、所述囊皮(2)和所述活塞(3)围成密闭的主腔室(51);减震器组件(4)包括减振器套筒(41)和伸缩杆(4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双腔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6)安装在顶座(1)或所述伸缩杆(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双腔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6)包括柱塞本体(61)和支撑环板(63),所述支撑环板(6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双腔空气弹簧,包括顶座(1)、囊皮(2)、活塞(3)和减振器组件(4),所述囊皮(2)的上端密封连接在所述顶座(1)上,所述囊皮(2)的下端密封连接在所述活塞(3)上,所述顶座(1)、所述囊皮(2)和所述活塞(3)围成密闭的主腔室(51);减震器组件(4)包括减振器套筒(41)和伸缩杆(4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双腔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6)安装在顶座(1)或所述伸缩杆(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双腔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6)包括柱塞本体(61)和支撑环板(63),所述支撑环板(63)外周设置有与所述通气道(7)内径适配的弹性密封圈(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式双腔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本体(61)上设有轴向通孔,所述伸缩杆(42)贯穿所述柱塞本体(61)的轴向通孔与所述柱塞本体(6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式双腔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康林李益稳徐晓光毛立明陈钊田焕学李耀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