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斑痣悬茧蜂养殖,尤其涉及一种斑痣悬茧蜂的补充营养液。
技术介绍
1、斑痣悬茧蜂(学名:meteorus pulchricornis wesmael)是一种属于膜翅目茧蜂科优茧蜂亚科的昆虫。成虫体长约3.5-5.0毫米,体色为黄褐色至赤褐色,某些部分如并胸腹节、腹部第1背板及腹端为黑褐色。补充营养对斑痣悬茧蜂成蜂的繁殖相关的能力影响很大,斑痣悬茧蜂成蜂的交配、产卵、寿命、寄生行为都受补充营养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斑痣悬茧蜂的补充营养液,能够提高斑痣悬茧蜂寿命和寄生量。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斑痣悬茧蜂的补充营养液,由如下组分组成:
3、蜂蜜,6%-9%,重量比例;
4、葡萄糖,6%-9%,重量比例;
5、feso4,0.8~1.2mg/l(8~12*10-7%);
6、mnso4,0.1~0.3mg/l(1~3*10-7%);
7、去离子水,余量。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案专利技术人通过多次实验,在营养液中加入锰、铁微量元素,并结合多糖和单糖组合,配置出补充营养液。该营养液可以有效提高斑痣悬茧蜂的寿命和寄生量,这对于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且通过多次实验发现,补充单一的糖源(蜂蜜、葡萄糖)或单一的微量元素(铁离子、锰离子)的效果,都不及糖源和微量元素的同时补充。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营养液由如下组分组
10、蜂蜜,8%,重量比例;
11、葡萄糖,8%,重量比例;
12、feso4,1mg/l(10*10-7%);
13、mnso4,0.2mg/l(2*10-7%);
14、去离子水,余量。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多次单因素实验证明,在一定浓度的范围内,有利于提高有益效果。超过一定浓度或会起到反作用,或对效果的作用不大,基于目前的实验结果,从而优化得到上述配方。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蜂蜜为百花蜜。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百花蜜是一种由蜜蜂采集多种花蜜酿制而成的混合蜂蜜,其营养成分丰富且全面,含有葡萄糖、果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和酶类等活性物质。对于斑痣悬茧蜂的养殖,百花蜜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可以为斑痣悬茧蜂提供全面的营养,有助于提高其体质和繁殖能力。百花蜜中的有机酸和活性酶等成分有助于斑痣悬茧蜂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此外,百花蜜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斑痣悬茧蜂的寄生效率。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斑痣悬茧蜂的寄生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第1日寄生操作;
19、具体地:
20、在寄生盒内放入预设量的夜蛾幼虫饲料和营养液,再放入14-16头二龄末至三龄初的粘虫幼虫,最后引入1头1日龄的斑痣悬茧蜂雌蜂;寄生24h后,将斑痣悬茧蜂引到尼龙网笼内,再将粘虫幼虫转移到饲养盒内并加入预设量的幼虫饲料继续饲养。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寄生盒内放入夜蛾幼虫饲料和营养液,再引入粘虫幼虫和斑痣悬茧蜂,模拟了自然环境中的寄生过程,补充营养液可以显著提高斑痣悬茧蜂成虫的生殖能力和寿命。同时,可以精确控制寄生盒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以及饲料和营养液的量,从而减少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通过预设量的饲料和营养液,可以保证粘虫幼虫在寄生过程中获得充足的营养,从而提高斑痣悬茧蜂的寄生成功率和繁殖效率。在寄生24小时后,将斑痣悬茧蜂转移到尼龙网笼内,可以避免寄生蜂在寄生过程中因粘虫幼虫的挣扎而受到伤害,从而减少寄生蜂的损失。将粘虫幼虫转移到新的饲养盒内继续饲养,可以避免因寄生蜂的存在而影响粘虫幼虫的生长,同时也便于对寄生蜂和寄生后的粘虫幼虫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2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第2日寄生操作;
23、具体地:
24、在寄生盒内放入预设量的夜蛾幼虫饲料和和营养液,再放入14-16头二龄末至三龄初的粘虫幼虫,最后将第1日寄生过程的斑痣悬茧蜂从网笼内再引入寄生盒内;寄生24h后,将斑痣悬茧蜂引到尼龙网笼内,再将粘虫幼虫转移到饲养盒内并加入预设量的幼虫饲料继续饲养。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第二日采用与第一日相同的方案进行营养的补充,提高斑痣悬茧蜂的寄生成功率和繁殖效率。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营养液采用脱脂棉团作为喂养介质。
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脱脂棉团作为喂养介质可以提升喂养密度。因为脱脂棉团的使用可以提供更多的表面积供昆虫活动和取食,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昆虫。脱脂棉团可以与营养液结合,提供持续的营养供应,减少因食物短缺而导致的竞争。通过在脱脂棉团中均匀分布营养液,可以降低昆虫之间的竞争压力,使得即使在高密度条件下,个体也能获得足够的营养。进一步地,采用脱脂棉团浸营养液之前大小约为1cm直径的圆球,实际情况为不规则形状。浸透营养液的浸透程度在于将其夹起,不会有液体渗出为准。因每日都会更换一次,目的是为了防止棉团营养液会变质,且提供的营养含量远远足够当日所需量。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寄生盒及所述幼虫饲养盒均为一面开放的长方体塑料盒及封闭该塑料盒的盖体组成;
29、该盖体中心处设置有一开口,并通过一100目纱网封闭该开口,且,
30、塑料盒长宽高为13-15cm*9-11cm*4-6cm;且每个塑料盒饲养幼虫头数为14-16头。
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这一盒体作为饲养载体并设置相应饲养头数的原因在于,过大的空间会使得寄生蜂搜寻营养的时间,进而增加能量的消耗,无法使补充营养液的效果达到最大化。若过小,则容易饲养效率偏低。同时,高密度、均匀分布的食物源可以保证寄生蜂及时获得补充营养。本案采用的是采用脱脂棉团作为喂养介质,专利技术人多次边界效应试验后发现,一颗脱脂棉团在长宽高为13-15cm*9-11cm*4-6cm空间内,饲养14-16头的饲养密度,可以使得本案所提出的补充营养液,提高斑痣悬茧蜂成虫的生殖能力和寿命效果达到最大化。因而,专利技术人做出了上述设定,而开窗及纱网是为了满足通气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斑痣悬茧蜂的补充营养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例组分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痣悬茧蜂的补充营养液,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痣悬茧蜂的补充营养液,其特征在于,
4.一种斑痣悬茧蜂的寄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1日寄生操作;具体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斑痣悬茧蜂的寄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第2日寄生操作;具体地: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斑痣悬茧蜂的寄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斑痣悬茧蜂的寄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盒及所述幼虫饲养盒均为一面开放的长方体塑料盒及封闭该塑料盒的盖体组成;该盖体中心处设置有一开口,并通过一100目纱网封闭该开口,且,塑料盒长宽高为13-15cm*9-11cm*4-6cm;且每个塑料盒饲养幼虫头数为14-16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斑痣悬茧蜂的补充营养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例组分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痣悬茧蜂的补充营养液,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痣悬茧蜂的补充营养液,其特征在于,
4.一种斑痣悬茧蜂的寄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1日寄生操作;具体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斑痣悬茧蜂的寄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第2日寄生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青,李虎,夏志林,朱迪,范洁,高贵,郭亚利,张维,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