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用下肢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779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用下肢训练系统,包括台座体以及设在该台座体的顶部两侧的侧框体;在两个所述侧框体的顶部均设有滚珠丝杆结构,在两个所述滚珠丝杆结构之间设有一能够随着该滚珠丝杆结构的活动端滑动的可调节滑座结构;在所述可调节滑座结构上设有一用于供病人穿戴的腰带结构,在所述腰带结构的两侧均设有一用于供病人的下肢穿戴以帮助该病人完成下肢行走训练的下肢锻炼结构,其中,所述滚珠丝杆结构、下肢锻炼结构均与一设在所述可调节滑座结构上的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便于病人穿戴以帮助该病人完成下肢行走训练并实现预期下肢训练效果、在病人实施下肢训练时不易造成病人摔伤的安全事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康复用下肢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医院临床上,对于行动不便病人或者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常采用协助病人运动的方式来治疗该病人的下肢运动障碍。目前,由于行动不便病人或者偏瘫病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无法自身行走训练,为消除或者减轻该病人的行走功能障碍以及避免造成该病人的肌肉萎缩,临床上常采用由陪护人员撑扶协助该病人慢行活动的方式来实施下肢行走训练,由此实现对病人的下肢康复治疗。

2、然而,现有的下肢训练方式,由于其主要是依靠人体自身力量来支撑病人的身体活动以实现康复训练治疗,其仅适用于较短时间内的行走训练,一旦长时间进行行走训练则会增加病人以及陪护人员的身体负担,不仅下肢训练效果有限,而且容易出现病人摔伤的安全事故,难以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

3、基于现有的由陪护人员撑扶协助病人慢行活动的下肢训练方式存在的问题,市场上设计了可穿戴式下肢训练装置,例如:公开号为cn110368261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可穿戴式下肢训练装置,其技术要点:该下肢训练装置包括穿戴在腰部的第一穿戴部,第一穿戴部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用下肢训练系统,包括台座体(1)以及设在该台座体(1)的顶部两侧的侧框体(2);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侧框体(2)的顶部均设有滚珠丝杆结构(3),在两个所述滚珠丝杆结构(3)之间设有一能够随着该滚珠丝杆结构(3)的活动端滑动以引导病人跟随行走训练的可调节滑座结构(4);在所述可调节滑座结构(4)上设有一用于供病人穿戴以防止该病人在实施下肢训练时因体力不支而摔倒造成摔伤安全事故的腰带结构(5),在所述腰带结构(5)的两侧均设有一用于供病人的下肢穿戴以帮助该病人完成下肢行走训练以实现预期下肢训练效果的下肢锻炼结构(6),其中,所述滚珠丝杆结构(3)、下肢锻炼结构(6)均与一设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用下肢训练系统,包括台座体(1)以及设在该台座体(1)的顶部两侧的侧框体(2);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侧框体(2)的顶部均设有滚珠丝杆结构(3),在两个所述滚珠丝杆结构(3)之间设有一能够随着该滚珠丝杆结构(3)的活动端滑动以引导病人跟随行走训练的可调节滑座结构(4);在所述可调节滑座结构(4)上设有一用于供病人穿戴以防止该病人在实施下肢训练时因体力不支而摔倒造成摔伤安全事故的腰带结构(5),在所述腰带结构(5)的两侧均设有一用于供病人的下肢穿戴以帮助该病人完成下肢行走训练以实现预期下肢训练效果的下肢锻炼结构(6),其中,所述滚珠丝杆结构(3)、下肢锻炼结构(6)均与一设在所述可调节滑座结构(4)上的控制器(7)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用下肢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杆结构(3)包括设在相应的所述侧框体(2)顶部两端的支撑轴承(31),在两个所述支撑轴承(31)之间设有一能够相对该支撑轴承(31)旋转的滚珠丝杆(32),并且该滚珠丝杆(32)的一端贯穿该端的所述支撑轴承(31)伸出外部通过一联轴器(33)与一设在相应的所述侧框体(2)顶部的伺服电机(34)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滚珠丝杆(32)上套设有一能够相对该滚珠丝杆(32)滑动的滚珠螺母(35),还在相应的所述侧框体(2)的顶部设有一与所述滚珠螺母(35)连接的引导组件(36)且该引导组件(36)的活动端能够随着该滚珠螺母(35)活动,还包括设在相应的所述支撑轴承(31)内侧壁上的行程开关(37),其中,所述伺服电机(34)、行程开关(37)均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可调节滑座结构(4)是设在相应的两个所述引导组件(3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用下肢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36)包括设在相应的所述侧框体(2)顶部两端且位于相应的所述支撑轴承(31)的一侧的限定座(361),在两个所述限定座(361)之间设有引导杆(362),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引导杆(362)上并且与所述滚珠螺母(35)连接能够随着该滚珠螺母(35)相对所述引导杆(362)滑动的导向座(363),其中,所述可调节滑座结构(4)是设在两个所述导向座(363)之间并且与相应的所述导向座(363)的顶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康复用下肢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可调节滑座结构(4)均包括通过一螺栓(41)与相应的所述导向座(363)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的纵向滑槽(42),在两个所述纵向滑槽(42)之间设有一能够相对该纵向滑槽(42)上下活动调节的连接杆(43),并且该连接杆(43)的两端均贯穿相应的所述纵向滑槽(42)伸出外部与一螺母(44)可拆卸螺纹连接以将该连接杆(43)的该端稳固限定在相应的所述纵向滑槽(42)上,还在所述连接杆(43)上设有一用于供病人扶持以实施下肢行走训练的扶持杆(45),其中,所述腰带结构(5)是设在所述扶持杆(45)上,所述控制器(7)是设在所述连接杆(43)上靠近所述扶持杆(45)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康复用下肢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结构(5)包括可拆卸套在病人腰部位置上的塑形腰板(51)且该塑形腰板(51)的顶部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带(52)与所述扶持杆(45)的两侧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塑形腰板(51)的顶部两侧均设有一用于将该塑形腰板(51)与病人的肩膀连接在一起的肩带限定组件(53),还在所述塑形腰板(51)的前侧设有一用于将该塑形腰板(51)稳固限定在病人腰部上的绑带(54),在所述塑形腰板(51)的内侧壁上设有一用于提高病人在穿戴该塑形腰板(51)时的舒适度的减压垫(55);其中,所述下肢锻炼结构(6)是设在所述塑形腰板(51)的相应一侧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康复用下肢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限定组件(53)包括通过一前带体(531)设在所述塑形腰板(51)的相应一侧顶部前端的卡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延林段扬吴冬花邱素均谢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