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增生性瘢痕铜死亡的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778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纳米马达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诱导增生性瘢痕铜死亡的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双乙烷合成球形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然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混合物中,以及正硅酸四乙酯中反应,得到Janus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将Cu(NO3)2前体加入到Janus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溶液中,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催化水解Cu(NO3)2,得到载铜Janus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含Cu和Mn的Janus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Cu@J;然后进行纳米马达的制备,得到氨基官能化M‑Cu@J纳米马达、负载DSF的M‑CuD@J纳米马达以及HM‑CuD@J纳米马达;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纳米马达不具备在增生性瘢痕微环境中主动运输的能力,以及未能有效诱导增生性瘢痕细胞(HSF)铜死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马达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导增生性瘢痕铜死亡的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增生性瘢痕是一种复杂的纤维化疾病,其发生涉及多种细胞类型和复杂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的过度增殖和激活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提示我们,促进hsf的死亡可能是逆转瘢痕形成的一种潜在策略。在这一背景下,铜死亡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为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铜死亡不同于传统的细胞凋亡或坏死,它依赖于铜离子在细胞内的积累,促使硫辛酰化蛋白发生异常寡聚化。这种机制的发现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治疗路径,即通过诱导hsf的铜死亡来抑制其过度增殖,从而达到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

2、目前,治疗增生性瘢痕仍然面临着一个重大挑战,即药物难以有效渗透到瘢痕组织的深部。增生性瘢痕的细胞外基质致密,阻碍了药物的被动运输,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已有研究表明,纳米马达的这一特性有助于药物在复杂组织中的分布,从而提高治疗效率。然而,目前大多数纳米马达尚未针对增生性瘢痕的微环境进行优化,缺乏在此环境中主动运输的能力。此外,现有的纳米马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导增生性瘢痕铜死亡的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增生性瘢痕铜死亡的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双乙烷合成球形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导增生性瘢痕铜死亡的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球形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加入到去离子水、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混合物中,进行超声、搅拌处理后,加入正硅酸四乙酯反应,得到Janus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增生性瘢痕铜死亡的纳米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导增生性瘢痕铜死亡的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增生性瘢痕铜死亡的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双乙烷合成球形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导增生性瘢痕铜死亡的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球形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加入到去离子水、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混合物中,进行超声、搅拌处理后,加入正硅酸四乙酯反应,得到janus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增生性瘢痕铜死亡的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janus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janus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溶液,将cu(no3)2前体加入到所述janus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溶液中并搅拌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诱导增生性瘢痕铜死亡的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加入了cu(no3)2前体的所述janus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溶液中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催化水解cu(no3)2,最后进行离心,收集离心物,为载铜janus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增生性瘢痕铜死亡的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载铜janus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含cu的janus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溶液,将mncl2前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陶陈媛王珊王华楠豆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