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及应用该充电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 用电磁感应方式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及应用该充电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PDA (Personal 0土81切认%化切壯,个人数字助理)、1^3、1^4、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应用日益普 遍,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便携式电子装置使用时一般要由电池来提供电能,但使 用一段时间以后,电池电量会耗尽,这时需要使用专用的充电装置给电池进行充电,以供便 携式电子装置继续使用。现有的技术中,大多便携式电子装置都采用连接式充电,即通过使用充电器将市 电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再通过电缆和连接器连接到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上实现充 电。这种充电方式必须在电子装置上预留专用的插口以便充电器的充电端子插入充电,如 此,可能会使结构复杂化而增大上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体积和重量,而且灰尘或水蒸气容易 从开放的插口进入电子装置内部,导致机身被侵蚀而影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密封性较好的充电装置。另,还有必要提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装置,用于给一便携式电子装置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一整流变压单元及一与该整流变压单元电连接的充电单元,所述整流变压单元将输入的电流处理后输出至所述充电单元,该充电单元将输入的电能通过电磁感应传输至上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为其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充电装置,用于给一便携式电子装置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一整流变压单元及一与该整流变压单元电连接的充电单元,所述整流变压单元将输入的电流处理后输出至所述充电单元,该充电单元将输入的电能通过电磁感应传输至上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为其充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单元设有一第一磁芯及绕设 于该第一磁芯上的一次线圈,该一次线圈与上述整流变压单元电性连接,并将该整流变压 单元输入的电能通过电磁感应传输至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单元包括一第一屏蔽管,所述 第一屏蔽管通过吸引的磁力作用将充电装置固定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位于第一屏蔽管内,第一 磁芯及第一屏蔽管之间设有用于绝缘及隔热的隔离层,所述第一屏蔽管用于隔离所述一次 线圈产生的电磁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单元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 设有一凹部,该凹部与上述便携式充电装置外部形状相配合。6.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及设于该本体内的一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设置于上述本体内的一电能接收单元、一电流转换单元及一电源管理 单元,所述电能接收单元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一感应电流并输出至电流转换单元,该电流转 换单元将所述感应电流转换为直流电后输出至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该电源管理单元将上述 直流电处理后用以对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进行充电。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接收单元包括一第二 磁芯及绕设于该第二磁芯上且与所述电流转换单元电性连接的二次线圈,该二次线圈将输 入的交流电转换为上述的感应电流。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接收单元进一步包括 一容置上述第二磁芯且位于该第二屏蔽管和第二磁芯之间的隔离层,该第二屏蔽管用于隔 离所述二次线圈充电时产生的电磁波。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端设有一凸部,该凸 部用于配合一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应给上述电池进行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甫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