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防滑,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车辆湿滑路面操控性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1、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其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和缓冲性能。如果车辆正行驶在一段湿滑的道路上,轮胎可能在湿润情况下失去道路抓地力而打滑。打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地面与轮胎胎面之间存在一定量的水,当加速或制动时,会导致失去抓地力、失去牵引力,特别是在转弯时容易失去转向控制。
2、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对轮胎胎面的造型进行设计,使其在积水路面上加快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排水,存在较高的局限性,很难将积水排干净,因为轮胎胎面上沟槽的尺寸是固定的,能排的积水体积有限,其排积水的效果有限,同时其排积水的效果随着车速的提升会越来越差,导致车辆的操控性能较差。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用于提高车辆在湿滑路面上操控性能的装置,以提高排积水的效果,使得车轮与路面之间排积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车辆湿滑路面操控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气管总成、连接管总成、出气管总成,所述进气管总成设置在车辆前端且与车轮相对,所述进气管总成的进气口朝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所述进气管总成、所述连接管总成和所述出气管总成由前至后依次相连,所述连接管总成和所述出气管总成依次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出气管总成的出气口朝向车轮行驶方向上的路面;空气由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进气管总成中后其流速能够被加速,并由所述出气口喷出,以吹走车轮行驶方向路面上的积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车辆湿滑路面操控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总成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和进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车辆湿滑路面操控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气管总成、连接管总成、出气管总成,所述进气管总成设置在车辆前端且与车轮相对,所述进气管总成的进气口朝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所述进气管总成、所述连接管总成和所述出气管总成由前至后依次相连,所述连接管总成和所述出气管总成依次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出气管总成的出气口朝向车轮行驶方向上的路面;空气由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进气管总成中后其流速能够被加速,并由所述出气口喷出,以吹走车轮行驶方向路面上的积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车辆湿滑路面操控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总成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和进气过渡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气管的直径;所述第一进气管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进气管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管之间通过所述进气过渡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车辆湿滑路面操控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总成包括依次相连的出气连接段、出气过渡段、出气主腔体段和出气管,所述出气主腔体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气连接段的直径,所述出气连接段与所述出气主腔体段之间通过所述出气过渡段相连,所述出气管的直径小于所述出气主腔体段的直径;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为所述连接管总成的出气口,所述出气连接段的进气端与所述连接管总成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车辆湿滑路面操控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个数为多个,各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朝向车轮行驶方向路面上的不同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铭,田原,徐从新,张愉,许高杰,张亚东,刘朋朋,高崎龙,彭涛,徐从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