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接7D-FB同轴电缆的N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5276 阅读:6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适用于配接7D-FB型同轴电缆,连接器内导体与外导体之间以绝缘介质与绝缘堵头分隔,外导体的前端外部套接有螺套,外导体的后端外部套接有压线管;所述绝缘堵头对插入外导体内的电缆绝缘层径向限位,所述外导体的外壁与所述压线管的内壁之间具有容纳电缆屏蔽层的间隙,所述压线管受压变形时将电缆的屏蔽层固定于压线管与外导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器结构简洁、压接电缆可靠且高效、野外安装方便,具有更加优越且稳定的电气性能,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经验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射频同轴连接器的装配效率是传统装接式连接器的1.5至2倍。(*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接7D-FB同轴电缆的N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背景目前,针对N型射频同轴连接器配接7D-FB同轴电缆普遍采用装接的方式将电缆 屏蔽层夹紧于连接器上。如图3所示,具体是先将电缆内导体15a焊接到连接器内导体4 上,再将电缆屏蔽层15c置于锥形外壳10与平垫圈11之间, 后依次套入套筒12、垫圈13、 紧固后座14于电缆上,通过旋紧紧固后座14于外导体6内,将电缆屏蔽层15c夹紧于锥形 外壳10与平垫圈11之间,从而将电缆固定于连接器上。卡环9将螺套1限位于外导体6 上,安装完成后,螺套1带动外导体6向插针方向受力,但卡环需承受轴向载荷;这种方式存 在有三大弊端一是产品成本高,零件多,消耗材料多,在市场上竞争优势不大;二是此种 连接器装配生产效率低,众多零件配接带来一定的装配难度;三是连接器电性能指标差,由 于存在电缆编织层的变形与紧固后座可能的回旋,带来较大的射频反射损耗,使电性能指 标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压接电缆可 靠且高效、方便野外安装,具有更加优越且稳定的电气性能的射频同轴连接器,能用于大批 量配接7D-FB同轴电缆。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接7D-FB同轴电缆的N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该连接器内导体与外导 体之间以绝缘介质与绝缘堵头分隔,外导体的前端外部套接有螺套,外导体的后端外部套 接有压线管;所述绝缘堵头对插入外导体内的电缆绝缘层径向限位,所述外导体的外壁与 所述压线管的内壁之间具有容纳电缆屏蔽层的间隙,所述压线管受压变形时将电缆的屏蔽 层固定于压线管与外导体之间。本技术的结构特点还在于外导体的后端外壁上设置有滚纹,以保证将电缆屏蔽层可靠压接于压线管内壁和 连接器的外导体之间,进而保证电缆的外导体和连接器的外导体形成可靠连接。所述螺套从其轴向方向上看,螺套的一段外壁设置有防滑滚纹,螺套的另一段外 壁设置为六角螺母结构,方便野外安装时用手拧紧后再用专用扳手紧固。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连接器外导体的后端外部套接压线管,采用压线钳将圆形压线管压成 六角形,进而将电缆的屏蔽层夹持固定在压线管与外导体外壁之间,且外导体的外壁设置 有滚纹,保证压接可靠;本技术的螺套从其轴向方向上看分为一体式的两段,即螺套的 一段外壁设置有防滑滚纹,螺套的另一段外壁设置为六角螺母结构,方便野外安装时用手 拧紧后再用专用扳手紧固,保证连接的高度可靠。本技术连接器结构简洁、压接电缆可靠且高效、野外安装方便,具有更加优越且稳定的电气性能,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经验证,本技术射频同轴连接器的装配效率 是传统装接式连接器的1. 5至2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N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射频同轴连接器配接7D-FB同轴电缆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已有技术中装接式射频同轴连接器配接7D-FB电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螺套,2绝缘介质,3密封圈,4内导体,5挡圈,6外导体,6a滚纹,7绝 缘堵头,8压线管,9卡环,10锥形外壳,11平垫圈,12套筒,13垫圈,14紧固后座,15a电缆 内导体,15b电缆绝缘层,15c电缆屏蔽层。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N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适用于配接7D-FB型 同轴电缆,连接器内导体4与外导体6之间以绝缘介质2与绝缘堵头7分隔,外导体6的前 端外部套接有螺套1,外导体6的后端外部套接有压线管8,密封圈3在连接后起到密封作 用。图2所示,绝缘堵头7可对插入外导体内的电缆绝缘层15b径向限位,并在内导体4与 电缆绝缘层15b之间隔离防止短路,外导体6的外壁与压线管8的内壁之间具有容纳电缆 屏蔽层15c的间隙,压线管受压变形时将电缆的屏蔽层固定于压线管8与外导体6之间,进 而保证电缆的外导体与连接器的外导体形成良好接触。具体设置中,外导体6的后端外壁上设置有滚纹6a,保证对电缆屏蔽层的可靠压 接。挡圈5将螺套1限位于外导体6上,而不使用传统卡环,安装完成后,螺套1带动外导 体6向插针方向受力,橡胶挡圈5不承受轴向载荷。结合图2,螺套1从其轴向方向上看可视为有一体结构的两段构成,螺套的一段外 壁设置有防滑滚纹,螺套的另一段外壁设置为六角螺母结构,方便野外安装时用手拧紧后 再用专用扳手紧固,保证连接的高度可靠。装配中,将内导体4与7D-FB同轴电缆的内导体 15a焊接连接,绝缘堵头7夹于内导体4与电缆绝缘层15b之间防短路,电缆绝缘层15b径 向固定于外导体6的内孔中,电缆的屏蔽层15c通过压线管8的六角成形压接于外导体6 的尾部两道滚纹6a上,即使用六角压线钳将圆形压线管压成六角形,如图2所示,完成了 N 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配接7D-FB同轴电缆的装配。权利要求一种配接7D-FB同轴电缆的N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内导体(4)与外导体(6)之间以绝缘介质(2)与绝缘堵头(7)分隔,外导体(6)的前端外部套接有螺套(1),外导体(6)的后端外部套接有压线管(8);所述绝缘堵头对插入外导体内的电缆绝缘层径向限位,所述外导体的外壁与所述压线管的内壁之间具有容纳电缆屏蔽层的间隙,所述压线管受压变形时将电缆的屏蔽层固定于压线管与外导体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接7D-FB同轴电缆的N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其 特征在于,外导体(6)的后端外壁上设置有滚纹(6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接7D-FB同轴电缆的N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其 特征是所述螺套采用挡圈(5)限位于外导体(6)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接7D-FB同轴电缆的N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其 特征是所述螺套(1)从其轴向方向上看,螺套的一段外壁设置有防滑滚纹,螺套的另一段 外壁设置为六角螺母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N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适用于配接7D-FB型同轴电缆,连接器内导体与外导体之间以绝缘介质与绝缘堵头分隔,外导体的前端外部套接有螺套,外导体的后端外部套接有压线管;所述绝缘堵头对插入外导体内的电缆绝缘层径向限位,所述外导体的外壁与所述压线管的内壁之间具有容纳电缆屏蔽层的间隙,所述压线管受压变形时将电缆的屏蔽层固定于压线管与外导体之间。本技术连接器结构简洁、压接电缆可靠且高效、野外安装方便,具有更加优越且稳定的电气性能,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经验证,本技术射频同轴连接器的装配效率是传统装接式连接器的1.5至2倍。文档编号H01R9/05GK201570605SQ20092029960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张祝松, 齐磊 申请人:合肥佰特微波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接7D-FB同轴电缆的N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内导体(4)与外导体(6)之间以绝缘介质(2)与绝缘堵头(7)分隔,外导体(6)的前端外部套接有螺套(1),外导体(6)的后端外部套接有压线管(8);所述绝缘堵头对插入外导体内的电缆绝缘层径向限位,所述外导体的外壁与所述压线管的内壁之间具有容纳电缆屏蔽层的间隙,所述压线管受压变形时将电缆的屏蔽层固定于压线管与外导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祝松齐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佰特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