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吊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5119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吊装结构,包括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还包括两个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上设有内挡块和外挡块,所述的内挡块与低压线圈的外壁连接,所述的外挡块与高压线圈的内壁连接。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使得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可同时吊装;2、能够准确地控制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之间的距离,使其装备准确;3、结构简单,效果良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限位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 吊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的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的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是分开浇注和装备的。 在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中间留有距离,形成气道。这样在吊装过程中就形成了难度,不管 是先装高压线圈,还是先装低压线圈,中间气道的距离都很难把握,不仅会影响吊装的准确 度,而且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将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分开吊装也很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吊装结构,以达到将变压 器的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同时吊装、且装备准确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和低 压线圈的吊装结构,包括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还包括两个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上设有内 挡块和外挡块,所述的内挡块与低压线圈的外壁连接,所述的外挡块与高压线圈的内壁连接。所述的限位板为弓形板。所述的两个限位板为对称设置。所述的内挡块和外挡块均为圆柱状。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使得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可同时吊 装;2、能够准确地控制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之间的距离,使其装备准确;3、结构简单,效果 良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1、高压线圈;2、低压线圈;3、限位板;4、内挡块;5、外挡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吊装结构,包括高压线圈1和 低压线圈2,还包括两个限位板3,限位板3为弓形板。两个限位板3为对称设置。限位板 3上设有内挡块4和外挡块5,内挡块4和外挡块5均为圆柱状。内挡块4与低压线圈2的外壁连接,外挡块5与高压线圈1的内壁连接。内挡块 4卡住低压线圈2的外壁,外挡块5卡住高压线圈1的内壁,这样很好地固定了高压线圈1 和低压线圈2,使得高压线圈1、低压线圈2和限位板3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装备,实现了高压3线圈1和低压线圈2的同时吊装,不必再将两者分开吊装,节省了时间。根据具体的需要确 定限位板3的宽度,即可准确地控制高压线圈1和低压线圈2之间的距离,保证该结构吊装 准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 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 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吊装结构,包括高压线圈(1)和低压线圈(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限位板(3),所述的限位板(3)上设有内挡块(4)和外挡块(5),所述的内挡块(4)与低压线圈(2)的外壁连接,所述的外挡块(5)与高压线圈(1)的内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吊装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限位板⑶为弓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吊装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限位板(3)为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吊装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内挡块(4)和外挡块(5)均为圆柱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吊装结构,包括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还包括两个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上设有内挡块和外挡块,所述的内挡块与低压线圈的外壁连接,所述的外挡块与高压线圈的内壁连接。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使得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可同时吊装;2、能够准确地控制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之间的距离,使其装备准确;3、结构简单,效果良好。文档编号H01F41/04GK201594470SQ20092029944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叶柳, 孟竹东, 宛玉超, 束龙胜, 汪桂林, 金文 申请人: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吊装结构,包括高压线圈(1)和低压线圈(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限位板(3),所述的限位板(3)上设有内挡块(4)和外挡块(5),所述的内挡块(4)与低压线圈(2)的外壁连接,所述的外挡块(5)与高压线圈(1)的内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龙胜孟竹东叶柳宛玉超汪桂林金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