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接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284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SB接口结构,包括一绝缘胶芯,所述胶芯前部外套设一金属外壳,所述胶芯尾部连接一后盖,所述胶芯内部设有纵向延伸且横向顺序排列的五个长条形引脚,所述引脚中由所述胶芯尾部伸出的第三引脚尾端与由所述胶芯尾部伸出的第二引脚尾端在所述后盖内部短接。相较于现有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接口结构无需另外焊接短接导线,从而可以减少生产制造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制造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连接器的使用性能,延长了USB接口结构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特别涉及一种无需 采用导线连接而直接用端子短路的微型USB(Micr0USB)接口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手机、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便携式数字播放器、游戏机、全球定 位系统等电子设备均设置了用于数据传输和充电的设备接口处的连接器,即USB接口。如 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常用USB接口结构包括一个用于隔离各引脚(pin)的后盖11、一个 金属外壳18、两个与其连接的金属外壳共同起到卡锁作用的卡钩12、一个套设在所述金属 外壳18内部并且与所述后盖11连接的绝缘胶芯17、以及设置于所述胶芯17内部的若干引 脚,如图1中由左至右所示的第五引脚13、第四引脚16、第三引脚15、第二引脚14以及第 五引脚13,其中两个第五引脚13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于第四引脚16和第二引脚14外侧。 现有技术中,通过导线19短接跨越式第三引脚15、第二引脚14,以达到短路的目的。而采 用此种结构,在制造过程中不仅增加了一道导线19的焊接工序,导致制造成本的提高,而 且在焊接导线19时,还会出现导线19的两端点虚焊、焊点不牢固等现象,从而达不到短路 导通的目的,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此外,在USB使用中,也会因成品受力,而导致焊接导线 19外端绝缘体受损而产生其他的功能效应,从而影响使用该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设备的功能 或者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无需导线连接、直接通过 两个引脚的尾端相连而达到短路目的的USB接口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USB接口结构,包括一绝缘胶芯,所述胶芯前部外套设一金 属外壳,所述胶芯尾部连接一后盖,所述胶芯内部设有纵向延伸且横向顺序排列的五个长 条形引脚,所述引脚中由所述胶芯尾部伸出的第三引脚尾端与由所述胶芯尾部伸出的第二 引脚尾端在所述后盖内部短接(即短路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引脚尾端的纵向截面呈Z形结构,与所述第三引脚相 邻的第二引脚尾端的纵向截面呈与所述Z形结构镜面对称的反Z形结构,以使所述第三引 脚尾与第二引脚尾端短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每个引脚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卡接凸起,以使其与所述胶芯 内部紧密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每个引脚首端均设有与外部连接的触点。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胶芯外壁设有若干卡槽和/或卡点,且在所述金属外壳相 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卡槽和/或卡点相配合的卡接点和卡接槽,以使所述胶芯与所述 金属外壳紧密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胶芯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卡钩,所述卡钩首部由所述胶芯伸出至所述金属外壳之外并与所述连接的金属外壳卡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五个引脚由左至右分别为第五引脚、第四引脚、第三引脚、 第二引脚以及第五引脚,其中两个第五引脚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于第四引脚和第二引脚外 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USB接口结构中不需要导线连接,直接通过将第二引脚和第三引 脚尾端在后盖内部短接,优选两引脚尾端的结构为纵向截面呈Z形结构和与所述Z形结构 镜面对称的反Z形结构,以达到短路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减少生产制造工序,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性能,延长了 USB接口结构的使 用寿命。本技术中的USB接口结构特别适用于一些使用微型USB (MicroUSB)接口的电 子设备,如手机、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便携式数字播放器、游戏机、全球定位系统等 电子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USB接口结构的立体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USB接口结构的立体正视图;图3是图2中USB接口结构的立体后视图;图4是图2中USB接口结构的立体爆炸图;图5是图2中USB接口结构绝缘胶芯的立体正视图;图6是图5中绝缘胶芯的立体后视图;图7是图2中USB接口结构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立体后视图;图8是图7中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短接后的立体正视图;图9是图8中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短接后的立体后视图;图10是图2中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短接处的局部剖视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现有技术对应的附图1中11_后盖,12-卡钩,13-第五引脚,14-第二引脚,15-第 三引脚,16-第四引脚,17-胶芯,18-金属外壳,19-导线;本技术对应的附图2至10中21_后盖,22-卡钩,23-第五引脚,231-第五引 脚接触片,232-第五引脚卡接凸起,233-第五引脚触点,24-第二引脚,241-第二引脚接触 片,242-第二引脚反Z形结构,25-第三引脚,252-第三引脚Z形结构,26-第四引脚,261-第 四引脚接触片,27-绝缘胶芯,271-侧壁卡槽,272-前壁卡槽,273-后壁卡点,274-引脚定向 槽,275-卡钩通道,28-金属外壳,281-侧壁卡接点,282-前壁卡接点,283-后壁卡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 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应当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出现的上 下、首尾等方位限定词均以附图中所示位置为参考,以便更清晰理解其结构,并不限定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4所示的USB接口结构,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是位于USB接口结构尾部 的后盖21,尾部与所述后盖21固定连接的绝缘胶芯27以及套设于所述绝缘胶芯27首部的 金属外壳28。所述胶芯27内部设有纵向延伸且横向顺序排列的五个长条形引脚(此处是 指设置于胶芯引脚定向槽内的长条形引脚,后文中对胶芯进行详述时才引出引脚定向槽, 同时将原有的引脚通道替换为引脚定向槽),在所述胶芯27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卡钩22,所 述卡钩22首部由所述胶芯27伸出至所述金属外壳28之外并与所述连接的金属外壳卡接。 其中,与现有技术排列顺序相同,所述五个引脚由左至右分别为第五引脚23、第四引脚26、 第三引脚25、第二引脚24以及第五引脚23,其中两个第五引脚23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于 第四引脚26和第二引脚24外侧。如图4所示,所述每个引脚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卡接凸起 (图4中仅标示第五引脚23上的卡接凸起232结构,其他各引脚上卡接凸起结构与之相同, 故未标示),以使其与所述胶芯27内部紧密连接;所述每个引脚首端均设有与外部连接的 触点(图4中仅标示第五引脚23上的触点233结构,其他各引脚上触点结构与之相同,故 未标示),且各个引脚首端的触点由所述胶芯27首端伸出,以与外部连接端口部件连接;此 外,除第三引脚25外,其余各引脚尾端均设有延伸至所述后盖21外部以与外部配件电连接 的接触片(第五引脚接触片231、第四引脚接触片261和第二引脚接触片241)。如图4至6所示的绝缘胶芯27结构,在其内部纵向开设由左至右排列的五条引脚 定向槽274,分别用于设置各个引脚;在引脚定向槽274两侧设有与所述引脚定向槽274平 行的卡钩通道275,以固定设置所述两个卡钩22。在所述胶芯27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分别开 设两条侧壁卡槽271,相应的,在所述金属外壳28左右两侧设有与所述侧壁卡槽271配合卡 接的侧壁卡接点281 ;在所述胶芯27前侧外壁上还设有一个前壁卡槽272,同时在金属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SB接口结构,包括一绝缘胶芯,所述胶芯前部外套设一金属外壳,所述胶芯尾部连接一后盖,所述胶芯内部设有纵向延伸且横向顺序排列的五个长条形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中由所述胶芯尾部伸出的第三引脚尾端与由所述胶芯尾部伸出的第二引脚尾端在所述后盖内部短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立成电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