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工程中的悬臂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构架。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悬臂混凝土结构浇筑主要采用支架法及托架法施工。由于悬臂混凝土 结构的规格(重量、宽度、长度、墩身高度)很难有相同的,通常为一次性使用。而且这两种 方法均需在承台或墩身上预设预埋件,安装较麻烦,浇筑完成,构架拆除后,需要对预埋件 的地方进行后期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臂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构架,使其模块化,标准化, 可以适应更多悬臂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式悬臂混凝土结构浇 筑构架,包括立架,立架平联,立架对拉筋和带挡块的分配梁,所述立架包括对拉筋座、分节 设置的立柱和立柱上部设置的三角桁架,立架通过对拉筋及对拉筋座与墩身压紧,立架下 端支承于承台顶面,立架的立柱与三角桁架之间、上下设置的立柱之间、立架与立架平联间 均为可拆卸连接。立架与墩身之间对拉筋处设有垫块。带挡块的分配梁通过对拉筋与立架及墩身连接,两侧挡块分别卡在墩身侧面。立架的立柱为不同长度的多节。立架为并排设置的多个或者分开间隔设置的多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立架内的立柱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式悬臂混凝土结构浇筑构架,包括立架,立架平联,立架对拉筋和带挡块的分配梁,所述立架包括对拉筋座、分节设置的立柱和立柱上部设置的三角桁架,立架通过对拉筋及对拉筋座与墩身压紧,立架下端支承于承台顶面,其特征在于:立架的立柱与三角桁架之间、上下设置的立柱之间、立架与立架平联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哲,樊俊惠,赵发亮,曹克强,王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