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电机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反电动势影响的车身电机控制电路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汽车车身控制中,电机是较为常见的受控对象,电机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在启动和停止的瞬间,有较大的几率会出现反电动势。反电动势的存在,对于电机启动性能及电机使用寿命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直接通过控制模块bcm检测电动势及反向电流,提供反向电动势释放通道,当电流过大时,短暂停止电机的供电,直到反向电动势释放完成后再次供电,改善反向电动势影响,并对电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现有技术中关于通过控制模块bcm控制电机的方式中,存在对改善反电动势不够彻底且不够全面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善反电动势影响的车身电机控制方法。以满足通过车身控制模块bcm检测电动势及反向电流,提供反向电动势释放通道,当电流过大时,短暂停止电机的供电,直到反向电动势释放完成后再次供电,改善反向电动势影响,并对电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反电动势影响的车身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Vbat、电机M、接地点GND、主级模块(1)、次级模块(2)和控制它们的控制模块BCM;所述电源模块Vbat为整个电路系统提供电能,所述主级模块(1)用于控制电机M的正转、反转和停止,所述次级模块(2)用于用于控制电机M反向电动势的释放与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反电动势影响的车身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级模块(1)包括第一继电器A和第二继电器B,所述第一继电器A包括触点A1、触点A2和触点A3,所述第二继电器B包括触点B1、触点B2和触点B3,所述触点A1和触点A2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反电动势影响的车身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vbat、电机m、接地点gnd、主级模块(1)、次级模块(2)和控制它们的控制模块bcm;所述电源模块vbat为整个电路系统提供电能,所述主级模块(1)用于控制电机m的正转、反转和停止,所述次级模块(2)用于用于控制电机m反向电动势的释放与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反电动势影响的车身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级模块(1)包括第一继电器a和第二继电器b,所述第一继电器a包括触点a1、触点a2和触点a3,所述第二继电器b包括触点b1、触点b2和触点b3,所述触点a1和触点a2导通且触点b1和触点b2导通后用于控制电机m正转,所述触点a1和触点a3导通且触点b1和触点b3导通后用于控制电机m的反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反电动势影响的车身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模块(2)包括第三继电器c、第四继电器d,第一续流二极管d1、第一电阻r、第二续流二极管d2和第二电阻r,所述第三继电器c包括触点c1、触点c2和触点c3,所述第四继电器d包括触点d1、触点d2和触点d3,所述触点c2与第一续流二极管d1、第一电阻r、和触点d2串联导通,所述c1和c2导通且d1和d2导通用于控制电机m正转时的反向电动势能在第一续流二极管d1、第一电阻r中释放;所述触点c3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和第二电阻r和d3串联导通,所述c1和c3导通且d1和d2导通用于控制电机m反转时的反向电动势能在第二续流二极管d2和第二电阻r中释放。
4.一种改善反电动势影响的车身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所述权利要求1中所述改善反电动势影响的车身电机控制电路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岳,杜飞,李备,杨永宁,王俊奕,刘心福,鲁高健,白鹃,王亚磊,廉洁,王文芯,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