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合金材料及其在钢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725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氮化合金材料及其在钢中的应用。所述氮化合金材料包括一种或一种以上元素的氮化物或氮化合金,且必须包含氮化硅,所述氮化合金材料的内部所析出氮化硅的物相包括α‑Si<subgt;3</subgt;N<subgt;4</subgt;和β‑Si<subgt;3</subgt;N<subgt;4</subgt;物相,所述α‑Si<subgt;3</subgt;N<subgt;4</subgt;物相的占比为79‑96wt%,β‑Si<subgt;3</subgt;N<subgt;4</subgt;物相的占比为4‑21wt%。该合金材料内部具有一些缺陷的物相,使得该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破碎性能,提高破碎效率的同时降低粉料的占比,减少原料损耗,以及避免现场的扬尘,提升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氮化合金材料,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氮化合金材料与在钢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氮化合金是在钢铁冶炼过程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合金,在当今的钢铁生产中,为了提高钢材的强度,需要在炼钢的过程中加入钒铁或铌铁等合金通过微合金化来达到这种效果。为了充分发挥钒、铌的微合金强化作用,一般都需要在炼钢时加入适量的氮化合金,与微合金元素铌、钒形成强的碳氮化物,提高微合金元素的析出强化和沉淀强化作用。因此在钢铁冶炼中,氮化合金的使用是较广泛的。目前氮化合金均以单一元素与氮反应结合生成氮化合金,如氮化钒、氮化硅、氮化锰、氮化钛、氮化铬、氮化硼、氮化铌等氮化合金,冶金方面,生产高强度、耐磨、耐蚀等特殊性能要求的钢种时,通常采用钢水微合金化技术,如生产高强度耐蚀钢时,通常在合适的炼钢工艺下分别配加一些单一元素氮化合金,但上述方法存在以下几点突出的问题;1)合金有效利用率低,2)多个品种单一元素氮化合金的配加时间和加入顺序及加入量比,对炼钢工艺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苛刻要求,3)对钢性能的强化效果不充分、不稳定,4)使用成本高。

2、目前进行钒氮微合金化的方法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化合金材料,所述氮化合金材料包括一种或一种以上元素的氮化物或氮化合金,且必须包含氮化硅,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合金材料的内部所析出氮化硅的物相包括α-Si3N4和β-Si3N4物相,所述α-Si3N4物相的占比为79-96wt%,β-Si3N4物相的占比为4-21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在100MPa的竖向静压力模式下,经至少10min,氮化合金块被破碎成颗粒状,颗粒的形似棱球形和尖角形,其中尖角形占比为60-95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化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颗粒的形似棱球形占比为10wt%,尖角形占比为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合金材料,所述氮化合金材料包括一种或一种以上元素的氮化物或氮化合金,且必须包含氮化硅,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合金材料的内部所析出氮化硅的物相包括α-si3n4和β-si3n4物相,所述α-si3n4物相的占比为79-96wt%,β-si3n4物相的占比为4-21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在100mpa的竖向静压力模式下,经至少10min,氮化合金块被破碎成颗粒状,颗粒的形似棱球形和尖角形,其中尖角形占比为60-95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化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颗粒的形似棱球形占比为10wt%,尖角形占比为9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氮化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的粒度超过0.1mm的占比为8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化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氮化硅的平均晶粒度小于0.2μ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氮化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氮化合金材料按照原子质量分数计算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杉陈漪恺陈来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元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