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复合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4686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和原位形成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表面的固态电解质层;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包括LiVxAl1‑xPO4F,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包括LiAlPO4F。本申请还提供了包括复合材料的复合片以及全固态电池。本申请提供的复合材料中,正极活性材料和固态电解质同属于塔夫石型结构,电解质与正极之间为紧密坚固的原子级结合,解决了电解质与正极的界面接触问题,同时,LiAlPO4F固态电解质具有较强的亲锂性,通过在电解质上熔融锂后,得到正极‑电解质‑负极的紧密结构,进而制备得到的全固态电池表现出极低的界面阻抗和高的倍率性能,同时具有在低温下仍然能正常发挥的性能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复合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且寿命长,但是,使用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也存在较为突出的安全问题和容量限制问题。全固态电池是采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其结构为包含带有集流体的正极层和负极层中夹着固态电解质组成的固态电解质层。全固态电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近年来被视为可以继承锂离子电池地位的电池。

2、基于固态电解质的原料,可将全固态电池分类成氧化物型全固态电池、聚合物型全固态电池和硫化物型全固态电池。氧化物型固体电解质被分类成结晶固体电解质或非晶固体电解质。结晶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高于非晶固体电解质,因此结晶固体电解质作为下一代电池的固体电解质引起广泛关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应用于全固态电池的主要问题在于界面接触,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低的固-固界面接触导致内阻极大,产生锂离子通道的减少和应力堆积的问题,限制了锂离子的传输速率。

3、为了解决阴极/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界面的点对点接触问题,并增加界面接触面积,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方法,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和原位形成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表面的固态电解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厚度为1μm~2μm。

3.一种复合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形成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导电层和形成在所述导电层表面的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固态电解质层表面的负极活性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上的负极导电层和形成在所述负极导电层上的负极集流体。

6.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和原位形成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表面的固态电解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厚度为1μm~2μm。

3.一种复合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形成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导电层和形成在所述导电层表面的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固态电解质层表面的负极活性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上的负极导电层和形成在所述负极导电层上的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伟李立飞周龙捷卜瑶周昊邹魁王腾洋
申请(专利权)人:蓝固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