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亚忠专利>正文

汽车水冷刹车装置及用于汽车水冷装置的刹车蹄铁和来令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614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水冷刹车装置及用于汽车水冷装置的刹车蹄铁和来令片,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性差等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循环冷却结构、推动装置、与推动装置连接由导热材质制成的刹车片,刹车片在推动装置作用下与刹车锅或刹车盘压紧配合,循环冷却结构由设在刹车片内部的水冷槽、与水冷槽连通的上、下水管构成。上述结构上、下水管分别连接汽车发动机上、下水管,水冷槽内冷却液经下水管进水冷槽,吸收刹车片与刹车锅或刹车盘摩擦产生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再经上水管及发动机水泵打入发动机散热器散热后回流水冷槽内循环使用,刹车片采用导热材质制成,快速降低刹车装置温度,制动效果好,水冷槽内液体循环使用,节约能源,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水冷刹车装置及用于汽车水冷装置的刹车蹄铁和来令片,尤其是包含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汽车水冷刹车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刹车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由刹车靠盘10、刹车锅1、刹车蹄片2(又称刹车布普遍由合成纤维材料制成,耐磨、耐高温)、刹车蹄铁3、刹车蹄铁固定轴7、刹车支杆8、回位弹簧9组成;刹车靠盘10固定在汽车后桥轴管11的一端,刹车锅与刹车靠盘合扣,刹车锅安装在后桥轴管一端的轴承上随车轮同步转动、同步停止;刹车蹄片用铆钉固定在刹车蹄铁上,刹车蹄铁受到刹车支杆的推动,使刹车蹄片与刹车锅接触并摩擦产生阻力达到制动车轮的效果;但是,刹车蹄片与刹车锅摩擦时,产生大量热使制动摩擦力大大减小,甚至刹车失灵,若愚上下长坡路或陡峭坡路连续使用刹车时,刹车锅由于摩擦产生的大量热导致温度骤然升高甚至变红,使刹车蹄片易被烧糊、与刹车锅连接的轮胎轮毂温度升高致使爆胎的危险状况,为了避免此种状况发生,现在很多货车在车顶装设一个大水箱,通过水管13向车轮轮毂12上喷水从而降低通过螺丝14固定在轮毂12上的刹车锅1的温度,提高刹车制动效果,但是,因没有采取循环水结构,水箱内的水边走边洒,用完了需要不断向水箱内加水,很麻烦,尤其是在路边加水路上未设安全停靠位置时,容易占据公路,给交通带来安全隐患,并且在天冷时水箱内的水结冰就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温迅速、制动效果较好的汽车水冷刹车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汽车水冷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推动装置和与所述刹车推动装置连接的刹车片,所述刹车片随所述刹车片在刹车推动装置的作用下与刹车锅或刹车盘压紧配合,包括循环冷却结构,所述的循环冷却结构由设置在所述刹车片内部的水冷槽、与所述水冷槽连通的上水管和下水管构成,所述刹车片由导热性材质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的刹车片为通过刹车支杆与所述刹车推动装置连接的弧面形的刹车蹄铁,所述水冷槽设置在所述刹车蹄铁内,所述刹车锅内缘周向固定设置有耐磨材质制成的刹车蹄片,所述刹车蹄铁一端铰接在相对汽车后桥固定设置的固定轴上,相对另一端连接刹车支杆,所述刹车蹄铁外径与所述刹车蹄片内径相当,所述刹车蹄铁在刹车支杆的动作下沿所述固定轴转动并使其外壁与所述刹车蹄片内壁接触。特别是,所述的刹车片为两个呈钳形设置的来令片,所述两来令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刹车盘两侧,所述两来令片内部分别设置所述水冷槽,所述两水冷槽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上水管和下水管分别对应与所述两水冷槽连通。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升较低的用于汽车水冷刹车装置的刹车蹄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用于汽车水冷刹车装置的刹车蹄铁是由导热性-->材质制成的弧面形板,所述弧面形板设置有出口和入口,所述出口和入口之间在所述弧面形板内部设置有一条、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连通的水冷槽。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温迅速的用于汽车水冷刹车装置的刹车蹄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用于汽车水冷刹车装置的刹车蹄片为环状,其中,所述环状刹车蹄片的内表面为摩擦面与刹车蹄铁外表面配合。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果较好的用于汽车水冷刹车装置的来令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用于汽车水冷刹车装置的来令片,所述 来令片设置有出口和入口,所述出口和入口之间在所述来令片内部设置有一条、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连通的水冷槽。上述的结构,与所述水冷槽连通的上水管和下水管分别与汽车发动机的上、下水管连接,由于在刹车片内设置水冷槽,水冷槽内的冷却水或冷却液或防冻液经发动机的水泵及下水管打入水冷槽,流经上水管打入发动机散热器散热后回流再经下水管进入水冷槽,由于水冷槽内的液体始终流动,在刹车时,刹车片与刹车锅或刹车盘摩擦产生的热量由刹车片内的液体传递带走,刹车片采用导热性材质制成,热传递效率较高,液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经散热器散热后温度降低,再次循环流进水冷槽内吸收摩擦产生的热,快速降低刹车装置的温度,大大增加制动效果,水冷槽内的液体循环使用,节约能源,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6所示,本技术的汽车水冷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推动装置20和与所述刹车推动装置连接的刹车片3,所述刹车片随所述刹车片在刹车推动装置的作用下与刹车锅1或刹车盘10压紧配合,包括循环冷却结构,所述的循环冷却结构由设置在所述刹车片内部的水冷槽4、与所述水冷槽连通的上水管5和下水管6构成。上述的结构,与所述水冷槽连通的上水管和下水管分别与汽车发动机的上、下水管连接,由于在刹车片内设置水冷槽,水冷槽内的冷却水或冷却液或防冻液经发动机的水泵及下水管打入水冷槽,流经上水管打入发动机散热器散热后回流再经下水管进入水冷槽,由于水冷槽内的液体始终流动,在刹车时,刹车片与刹车锅或刹车盘摩擦产生的热量由刹车片内的液体传递带走,刹车片采用导热性材质制成,热传递效率较高,液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经散热器散热后温度降低,再次循环流进水冷槽内吸收摩擦产生的热,快速降低-->刹车装置的温度,大大增加制动效果,水冷槽内的液体循环使用,节约能源,使用方便。作为本技术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刹车片为通过刹车支杆8与所述刹车推动装置(本具体实施例中刹车推动装置采用刹车分泵)连接的弧面形的刹车蹄铁3,所述水冷槽4设置在所述刹车蹄铁内,所述刹车锅1内缘周向固定设置有耐磨材质制成的刹车蹄片2,所述刹车蹄铁一端铰接在相对汽车后桥固定设置的固定轴7上,相对另一端连接刹车支杆,所述刹车蹄铁外径与所述刹车蹄片内径相当,所述刹车蹄铁在刹车支杆的动作下沿所述固定轴转动并使其外壁与所述刹车蹄片内壁接触。其中,还包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汽车后桥管11上的回位弹簧9,所述回位弹簧相对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刹车蹄铁上;在所述刹车蹄铁外壁与所述刹车蹄片内壁接触时处于拉伸状态。上述的结构,刹车蹄铁水冷槽内的水直接对刹车蹄铁降温,使用时,刹车分别推动刹车支杆,所述刹车支杆带动刹车蹄片绕其另一端的固定轴转动,所述刹车蹄铁外壁与设置在所述刹车锅内缘的刹车蹄片内壁配合接触,由于所述刹车蹄片内径与所述刹车蹄铁外径相当,增加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制动摩擦力,所述刹车蹄片采用耐磨材质制成,最好与所述刹车蹄铁的耐磨程度相当,这样,刹车蹄片的内径与所述刹车蹄铁的外径始终相当,保证两者配合的完好,一方面接触面积较大,另一方面刹车蹄铁水冷槽内的冷却水与刹车锅及刹车蹄片之间能够进行效率较高的热传递,有效降低刹车锅及刹车蹄片的温度,所述刹车分泵停止动作,所述刹车蹄铁在回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绕所述固定轴反方向 回位即刹车蹄铁与刹车蹄片脱离接触回归原位。所述的刹车蹄铁由导热性材质制成的弧面形板,所述弧面形板设置有出口和入口,所述出口和入口之间在所述弧面形板内部设置有一条、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连通的水冷槽。所述出口和入口分别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水冷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推动装置和与所述刹车推动装置连接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随所述刹车片在刹车推动装置的作用下与刹车锅或刹车盘压紧配合,包括循环冷却结构,所述的循环冷却结构由设置在所述刹车片内部的水冷槽、与所述水冷槽连通的上水管和下水管构成,所述刹车片由导热性材质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水冷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推动装置和与所述刹车推动装置连接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随所述刹车片在刹车推动装置的作用下与刹车锅或刹车盘压紧配合,包括循环冷却结构,所述的循环冷却结构由设置在所述刹车片内部的水冷槽、与所述水冷槽连通的上水管和下水管构成,所述刹车片由导热性材质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水冷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片为通过刹车支杆与所述刹车推动装置连接的弧面形的刹车蹄铁,所述水冷槽设置在所述刹车蹄铁内,所述刹车锅内缘周向固定设置有耐磨材质制成的刹车蹄片,所述刹车蹄铁一端铰接在相对汽车后桥固定设置的固定轴上,相对另一端连接刹车支杆,所述刹车蹄铁外径与所述刹车蹄片内径相当,所述刹车蹄铁在刹车支杆的动作下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忠
申请(专利权)人:李亚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