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水车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
技术介绍
1、运水车运水车又称为供水车、水罐车,具有运输、供水功能,可装热水、饮用水、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由汽车底盘、进出水系统和罐体构成,因此运水车装置是一种重要的供水装置,在现有的运水车装置中,还没有一种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还都是直接把水罐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由于在水罐外侧面没有保护装置,从而对水罐产生碰撞损害,特别对具有保温水罐,影响了水罐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
2、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因此提高了运水车装置的使用性能。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汽车底盘和水罐的运水车装置本体、设置在水罐和汽车底盘之间的框架。
4、由于设计了框架和运水车装置本体,通过运水车装置本体,实现了原水和净化水运输储存,通过框架,实现了在汽车底盘上对水罐进行罩装保护,实现了在汽车底盘上具有架状体的防护上装设置,因此提高了运水车装置的使用性能。
5、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具有架状体的防护上装设置的方式把框架和运水车装置本体相互联接。
6、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在汽车底盘上对水罐进行罩装保护的方式把框架与运水车装置本体联接。
7、本技术设计了,运水车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潜水泵和净水装置
8、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框架对水罐进行防护处理,防止对水罐的外壳产生损坏,保证了水罐的性能,延长了水罐的使用寿命。
9、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运水车装置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喷水头。
10、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框架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登顶梯。
11、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运水车装置本体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加热管和暖风机。
12、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扩展了本技术的技术效果。
13、本技术设计了,在汽车底盘上分别设置有水罐,在水罐与汽车底盘之间分别设置有潜水泵、净水装置、框架和喷水头并且在框架上设置有登顶梯。
1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汽车底盘、潜水泵、净水装置、框架、登顶梯、水罐和喷水头,组成了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技术的技术问题。
15、本技术设计了,框架设置为方舱式架状体并且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汽车底盘联接,框架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登顶梯联接并且框架的前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净水装置联接,框架设置为与水罐容纳式联接。
1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矩形架进行防护设置。
17、本技术设计了,汽车底盘设置为包含有底盘部、箱组部和托架部并且底盘部的车架周边侧面部设置为与箱组部联接,底盘部的车架下端端面前部设置为与托架部联接并且底盘部的车架上端端面前部分别设置为与潜水泵和净水装置联接,底盘部的车架上端端面后部分别设置为与框架和水罐联接并且底盘部的车架后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喷水头联接,底盘部设置为具有接近角29°、离去角22°的6×4机动底盘并且箱组部的箱体设置为矩形柜状体,托架部设置为[字形架状体。
1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汽车底盘增大载重和高通过性能设置。
19、本技术设计了,潜水泵设置为具有箱壳的潜水泵并且潜水泵的箱壳设置为与汽车底盘联接,潜水泵的输出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净水装置和水罐联接。
2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泵动力进行上水设置。
21、本技术设计了,净水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方舱部和净化水部并且方舱部设置为与净化水部容纳式联接,方舱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汽车底盘联接并且净化水部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潜水泵联接,净化水部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水罐联接并且方舱部设置为矩形柜状体,净化水部设置为ro反渗透纯水机。
22、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原水进行渗透水净化处理设置。
23、本技术设计了,水罐设置为包含有罐部、顶部护栏部、支腿部、第一侧支架部、第二侧支架部和固定架部并且罐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顶部护栏部联接,罐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腿部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罐部的其中一个侧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一侧支架部的内端端面部联接,罐部的其中另一个侧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二侧支架部的内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固定架部的竖部设置为与支腿部联接,支腿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汽车底盘接触式联接并且固定架部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连接螺栓螺母与汽车底盘联接,第一侧支架部的外端端面部和第二侧支架部的外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框架联接,罐部分别设置为与潜水泵、净水装置和喷水头联接。
24、本技术设计了,顶部护栏部设置为矩形筒状体并且第一侧支架部和第二侧支架部分别设置为内端端面部具有弧形槽的块状体,固定架部设置为具有加强板的l字形板状体并且支腿部设置为包含有座板体和插口体,座板体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插口体联接并且座板体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汽车底盘联接,插口体设置为与罐部容纳式联接并且座板体设置为矩形板状体,插口体设置为v字形架状体。
25、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具有底安装座和侧安装座的设置。
26、本技术设计了,罐部设置为包含有罐体、隔离板体、第一人孔盖和呼气阀体、第二人孔盖和呼气阀体、加热带体和管组件并且罐体的内壁设置为与隔离板体联接,在罐体中分别设置为第一内腔体和第二内腔体并且罐体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人孔盖和呼气阀体和第二人孔盖和呼气阀体联接,第一人孔盖和呼气阀体设置为与第一内腔体相对应分布并且第二人孔盖和呼气阀体设置为与第二内腔体相对应分布,罐体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加热带体联接并且罐体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管组件联接,管组件设置为通过拉线式海底阀分别设置为与第一内腔体和第二内腔体联接并且罐体分别设置为与顶部护栏部、支腿部、第一侧支架部和第二侧支架部联接,管组件分别设置为通过截止阀与潜水泵、净水装置和喷水头联接并且罐体设置为椭圆形罐状体,隔离板体设置为波浪板并且加热带体电加热带,管组件设置为圆形管状体集成体。
27、本技术设计了,罐部的罐壁设置为包含有内壁体、外壁体和衬层体并且在内壁体和外壁体之间设置有衬层体,内壁体和外壁体分别设置为椭圆形罐状体并且衬层体设置为氨酯泡沫层体,内壁体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隔离板体联接并且内壁体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加热带体接触式联接。
28、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具有隔热壁和自备加热的设置,防止第一内腔体和第二内腔体中水反生结冰现象。
29、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汽车底盘(1)和水罐(6)的运水车装置本体、设置在水罐(6)和汽车底盘(1)之间的框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框架(4)设置为方舱式架状体并且框架(4)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汽车底盘(1)联接,框架(4)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登顶梯(5)联接并且框架(4)的前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净水装置(3)联接,框架(4)设置为与水罐(6)容纳式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汽车底盘(1)设置为包含有底盘部(11)、箱组部(12)和托架部(13)并且底盘部(11)的车架周边侧面部设置为与箱组部(12)联接,底盘部(11)的车架下端端面前部设置为与托架部(13)联接并且底盘部(11)的车架上端端面前部分别设置为与潜水泵(2)和净水装置(3)联接,底盘部(11)的车架上端端面后部分别设置为与框架(4)和水罐(6)联接并且底盘部(11)的车架后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喷水头(7)联接,底盘部(11)设置为具有接近角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潜水泵(2)设置为具有箱壳的潜水泵并且潜水泵(2)的箱壳设置为与汽车底盘(1)联接,潜水泵(2)的输出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净水装置(3)和水罐(6)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净水装置(3)设置为包含有方舱部(31)和净化水部(32)并且方舱部(31)设置为与净化水部(32)容纳式联接,方舱部(3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汽车底盘(1)联接并且净化水部(32)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潜水泵(2)联接,净化水部(32)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水罐(6)联接并且方舱部(31)设置为矩形柜状体,净化水部(32)设置为RO反渗透纯水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水罐(6)设置为包含有罐部(61)、顶部护栏部(62)、支腿部(63)、第一侧支架部(64)、第二侧支架部(65)和固定架部(66)并且罐部(6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顶部护栏部(62)联接,罐部(6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腿部(63)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罐部(61)的其中一个侧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一侧支架部(64)的内端端面部联接,罐部(61)的其中另一个侧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二侧支架部(65)的内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固定架部(66)的竖部设置为与支腿部(63)联接,支腿部(63)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汽车底盘(1)接触式联接并且固定架部(66)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连接螺栓螺母与汽车底盘(1)联接,第一侧支架部(64)的外端端面部和第二侧支架部(65)的外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框架(4)联接,罐部(61)分别设置为与潜水泵(2)、净水装置(3)和喷水头(7)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顶部护栏部(62)设置为矩形筒状体并且第一侧支架部(64)和第二侧支架部(65)分别设置为内端端面部具有弧形槽的块状体,固定架部(66)设置为具有加强板的L字形板状体并且支腿部(63)设置为包含有座板体(631)和插口体(632),座板体(63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插口体(632)联接并且座板体(63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汽车底盘(1)联接,插口体(632)设置为与罐部(61)容纳式联接并且座板体(631)设置为矩形板状体,插口体(632)设置为V字形架状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罐部(61)设置为包含有罐体(611)、隔离板体(612)、第一人孔盖和呼气阀体(613)、第二人孔盖和呼气阀体(614)、加热带体(615)和管组件(616)并且罐体(611)的内壁设置为与隔离板体(612)联接,在罐体(611)中分别设置为第一内腔体(10)和第二内腔体(20)并且罐体(611)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人孔盖和呼气阀体(613)和第二人孔盖和呼气阀体(614)联接,第一人孔盖和呼气阀体(613)设置为与第一内腔体(10)相对应分布并且第二人孔盖和呼气阀体(614)设置为与第二内腔体(20)相对应分布,罐体(61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加热带体(615)联接并且罐体(611)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管组件(616)联接,管组件(616)设置为通过拉线式海底阀分别设置为与第一内腔体(10)和第二内腔体(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汽车底盘(1)和水罐(6)的运水车装置本体、设置在水罐(6)和汽车底盘(1)之间的框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框架(4)设置为方舱式架状体并且框架(4)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汽车底盘(1)联接,框架(4)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登顶梯(5)联接并且框架(4)的前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净水装置(3)联接,框架(4)设置为与水罐(6)容纳式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汽车底盘(1)设置为包含有底盘部(11)、箱组部(12)和托架部(13)并且底盘部(11)的车架周边侧面部设置为与箱组部(12)联接,底盘部(11)的车架下端端面前部设置为与托架部(13)联接并且底盘部(11)的车架上端端面前部分别设置为与潜水泵(2)和净水装置(3)联接,底盘部(11)的车架上端端面后部分别设置为与框架(4)和水罐(6)联接并且底盘部(11)的车架后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喷水头(7)联接,底盘部(11)设置为具有接近角29°、离去角22°的6×4机动底盘并且箱组部(12)的箱体设置为矩形柜状体,托架部(13)设置为[字形架状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潜水泵(2)设置为具有箱壳的潜水泵并且潜水泵(2)的箱壳设置为与汽车底盘(1)联接,潜水泵(2)的输出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净水装置(3)和水罐(6)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净水装置(3)设置为包含有方舱部(31)和净化水部(32)并且方舱部(31)设置为与净化水部(32)容纳式联接,方舱部(3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汽车底盘(1)联接并且净化水部(32)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潜水泵(2)联接,净化水部(32)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水罐(6)联接并且方舱部(31)设置为矩形柜状体,净化水部(32)设置为ro反渗透纯水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水罐(6)设置为包含有罐部(61)、顶部护栏部(62)、支腿部(63)、第一侧支架部(64)、第二侧支架部(65)和固定架部(66)并且罐部(6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顶部护栏部(62)联接,罐部(6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腿部(63)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罐部(61)的其中一个侧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一侧支架部(64)的内端端面部联接,罐部(61)的其中另一个侧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二侧支架部(65)的内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固定架部(66)的竖部设置为与支腿部(63)联接,支腿部(63)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汽车底盘(1)接触式联接并且固定架部(66)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连接螺栓螺母与汽车底盘(1)联接,第一侧支架部(64)的外端端面部和第二侧支架部(65)的外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框架(4)联接,罐部(61)分别设置为与潜水泵(2)、净水装置(3)和喷水头(7)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顶部护栏部(62)设置为矩形筒状体并且第一侧支架部(64)和第二侧支架部(65)分别设置为内端端面部具有弧形槽的块状体,固定架部(66)设置为具有加强板的l字形板状体并且支腿部(63)设置为包含有座板体(631)和插口体(632),座板体(63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插口体(632)联接并且座板体(63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汽车底盘(1)联接,插口体(632)设置为与罐部(61)容纳式联接并且座板体(631)设置为矩形板状体,插口体(632)设置为v字形架状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框架保护的多功能运净水方舱车装置,其特征是:罐部(61)设置为包含有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李国栋,刘浩,石兆宇,孙常鹏,许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