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太阳电池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隧穿氧化物钝化异质结背接触(thbc)太阳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隧道氧化物钝化接触背接触(tbc)太阳电池将叉指式背接触(ibc)电池与topcon电池技术相结合,利用了topcon结构低成本和高效率潜力的优势,但是,目前tbc太阳电池背面的p+多晶硅制备难度较大,限制了界面钝化和载流子收集效果的充分发挥;并且由于正面无电极,晶硅衬底所有光生载流子需要传输到背面被电极收集,增加了电池前表面附近光生载流子的收集难度。现有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载流子传输距离较长,对硅衬底和钝化膜的质量要求较高,而现有的异质结背接触(hbc)太阳能电池则仅实现钝化功能外无法传输载流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thbc太阳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异质结(shj)太阳电池具有优越的界面钝化特性,将tbc太阳电池中钝化较差的p+多晶硅替换为p+氢化非晶硅或者p+氢化微晶硅;同时在电池前表面插入前表面场(fs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HBC太阳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依次设置于衬底的前表面一侧的n+前表面场层或p+前漂浮结层、氧化铝钝化层和氢化氮化硅减反射层;依次设置于衬底的背表面一侧的隧穿氧化层、磷掺杂的n+多晶硅层、硼掺杂的p+非晶硅层或者微晶硅层、氢化氮化硅钝化层和金属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HBC太阳电池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衬底为工业级晶向为(100)的n型Cz单晶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HBC太阳电池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表面FFE层硼掺杂浓度范围8×1018~1×1020cm-3,掺杂结深范围0.8~2.0μm;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hbc太阳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依次设置于衬底的前表面一侧的n+前表面场层或p+前漂浮结层、氧化铝钝化层和氢化氮化硅减反射层;依次设置于衬底的背表面一侧的隧穿氧化层、磷掺杂的n+多晶硅层、硼掺杂的p+非晶硅层或者微晶硅层、氢化氮化硅钝化层和金属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hbc太阳电池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衬底为工业级晶向为(100)的n型cz单晶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hbc太阳电池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表面ffe层硼掺杂浓度范围8×1018~1×1020cm-3,掺杂结深范围0.8~2.0μm;所述的前表面fsf层磷掺杂浓度范围5×1019~1×1021cm-3,掺杂结深范围1.0~2.5μm。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thbc太阳电池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预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忠,丁东,李正平,黄环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