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风型太阳能双高效地源热泵冷暖两用机,包括同轴换热器,所述同轴换热器上同时连接有氟循环装置和水循环装置,氟循环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与同轴换热器串联连通的压缩机和翅片换热器,水循环装置包括与同轴换热器连通的与地下水源系统循环管道,在地下水源系统循环管道上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表冷器和太阳能集热水箱,所述表冷器和太阳能集热水箱之间还设有用于将表冷器和太阳能集热水箱中的水进行循环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安装有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用地下水或土壤作为冷热源,与太阳能综合利用,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机组的能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式冷热风型地源热泵机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利用逆卡诺 循环原理提取地下水或土壤能量,并以太阳能辅助或直接以冷、热风形式供冷、供暖的一种 适合别墅、农村住宅使用的水-风型太阳能双高效地源热泵冷暖两用机。
技术介绍
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主要的采暖形式是以燃烧煤炭等石化类能源为主的土暖气, 这样不仅污染环境,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制冷以传统的户式空调为主,由于农村住宅冷 热负荷较大,采暖、制冷费用较高。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太阳能、地下水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 富,且农户宅区内空间较大,有打井或埋设地下换热器的空间,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东西。但太阳能热水器的功能主要是以提供卫生热水 需求为主,且冬季水温较多时间水温不高(40—50度),而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特点及洗 浴频率的原因,冬季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水大都有剩余,而这部分低品位的热水由于长时 间不使用,能量自然消耗,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农村地区的现存的供暖、制冷现状,提供一种不 但能够通过压缩制冷、供暖,而且还可以直接利用地下水或太阳能热水,直接供冷、采暖的 适合别墅、农村住宅使用的运行经济的水_风型太阳能双高效地源热泵冷暖两用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风型太阳能双高效地源热泵冷暖两用机,包括同轴换热器,所述同轴换 热器上同时连接有氟循环装置和水循环装置,氟循环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与同轴换热器 串联连通的压缩机和翅片换热器,水循环装置包括与同轴换热器连通的与地下水源系统循 环管道,在地下水源系统循环管道上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表冷器和太阳能集热水箱,所述 表冷器和太阳能集热水箱之间还设有用于将表冷器和太阳能集热水箱中的水进行循环的 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安装有循环泵。以下是本技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同轴换热器、翅片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设有四通换向阀,同轴换热器、翅片换热器 和压缩机分别通过四通换向阀连通。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四通换向阀与压缩机进气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吸气过滤器。更进一步改进翅片换热器与同轴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双向热力膨胀阀。在地下水源系统循环管道的末端安装有冷热源循环泵。所述表冷器与风机连通,由风机对表冷器进行冷却。所述太阳能集热水箱的进水管上连接有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水管上还连接有太阳能集热泵,该太阳能集热泵的进水管与太阳能集热水箱连通。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控制阀门的自动转换控制,采用直供或 者辅助的制冷供暖形式。本技术运用地下水(地层水)或土壤作为冷热源,不会向环 境排放任何污染物,也不会对地下水及大地产生任何影响,并且与太阳能综合利用,在春夏 和夏秋时,可以采用地下冷源直接进入表冷器,通过风机送冷风的方式制冷,此时压缩机不 工作,只有冷热源循环泵、风机工作。在初冬和春冬时,可以采用太阳能热水直接进入表冷 器通过风机送热风的方式供暖,此时压缩机不工作,只有循环泵、风机工作;深冬,太阳能直 接满足不了供暖时,压缩机开启供暖,太阳能辅助,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提高了 机组的能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压缩机;2-四通换向阀;3-同轴换热器;4-双向热力膨胀阀;5-翅片换 热器;6-吸气过滤器;7-冷热源循环泵;8-风机;9-表冷器;10-循环泵;11-太阳能集热 水箱;12-太阳能集热器;13-太阳能集热泵;14-地下水源系统循环管道;15-循环管;Ml、 M2、M3、M4、M5、M6-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水-风型太阳能双高效地源热泵冷暖两用机,包括同轴换 热器3,所述同轴换热器3上连接有氟循环装置,氟循环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与同轴换热 器3串联连通的压缩机1和翅片换热器5,同轴换热器3、翅片换热器5与压缩机1之间设 有四通换向阀2,同轴换热器3、翅片换热器5和压缩机1分别通过四通换向阀2连通,所述 四通换向阀2与压缩机1进气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吸气过滤器6,翅片换热器5与同轴换热 器3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双向热力膨胀阀4。所述同轴换热器3上还连接有水循环装置,水循环装置包括与同轴换热器3连通 的与地下水源系统循环管道14,在地下水源系统循环管道14的末端安装有冷热源循环泵 7,在地下水源系统循环管道14上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表冷器9和太阳能集热水箱11,所 述表冷器9与风机8连通,由风机8对表冷器9进行冷却,所述表冷器9和太阳能集热水箱 11之间还设有用于将表冷器9和太阳能集热水箱11中的水进行循环的循环管15,所述循 环管15上安装有循环泵10,所述太阳能集热水箱11的进水管上连接有太阳能集热器12,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2的进水管上还连接有太阳能集热泵13,该太阳能集热泵13的进水管 与太阳能集热水箱11连通。需要制冷时,阀门M3、阀门M5关闭,循环泵10关闭,通过系统检测,冷源的温度满 足直供要求时,压缩机1关闭,阀门Ml、阀门M6关闭,阀门M2、阀门M4开启,冷热源循环泵 7、风机8开启,冷源直接进入表冷器9通过风机8送冷风制冷,冷源的温度不能满足直接供 冷需求时,压缩机1开启,阀门M2、阀门M4关闭,阀门Ml、阀门M6开启,冷源进入同轴换热 器3,氟系统循环制冷。需要制热时,阀门M2、阀门M4关闭,通过系统检测,太阳能热水温度满足要求时,4压缩机1关闭,阀门Ml、阀门M6关闭,阀门M3、阀门M5开启,太阳能侧循环泵10开启,冷热 源循环泵7关闭,太阳能热水进入表冷器9通过风机8送热水供暖,系统检测到太阳能热水 温度不能满足直接供暖要求时,压缩机1开启,阀门Ml、阀门M6开启,冷热源循环泵7开启, 主要由氟系统循环制热,太阳能辅助。 从机组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机组可以通过冷热源温度的变化自动选择制冷供暖 方式,实现了太阳能与地能的综合利用,提高了的机组的能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风型太阳能双高效地源热泵冷暖两用机,包括同轴换热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换热器(3)上同时连接有氟循环装置和水循环装置:氟循环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与同轴换热器(3)串联连通的压缩机(1)和翅片换热器(5);水循环装置,包括与同轴换热器(3)连通的与地下水源系统循环管道(14),在地下水源系统循环管道(14)上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表冷器(9)和太阳能集热水箱(11),所述表冷器(9)和太阳能集热水箱(11)之间还设有用于将表冷器(9)和太阳能集热水箱(11)中的水进行循环的循环管(1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水-风型太阳能双高效地源热泵冷暖两用机,包括同轴换热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换热器(3)上同时连接有氟循环装置和水循环装置氟循环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与同轴换热器(3)串联连通的压缩机(1)和翅片换热器(5);水循环装置,包括与同轴换热器(3)连通的与地下水源系统循环管道(14),在地下水源系统循环管道(14)上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表冷器(9)和太阳能集热水箱(11),所述表冷器(9)和太阳能集热水箱(11)之间还设有用于将表冷器(9)和太阳能集热水箱(11)中的水进行循环的循环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风型太阳能双高效地源热泵冷暖两用机,其特征在于 同轴换热器(3)、翅片换热器(5)与压缩机(1)之间设有四通换向阀(2),同轴换热器(3)、 翅片换热器(5)和压缩机(1)分别通过四通换向阀(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风型太阳能双高效地源热泵冷暖两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通换向阀(2)与压缩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奎明,
申请(专利权)人:于奎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