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128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蓄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相邻两个电池本体之间可以形成微型散热通道,相较于现有技术,可有效提高多个串联的电池本体之间的散热速度,大幅度降低积热的可能,有效降低在骑行或者充电时的安全隐患;另外通过测温条以及引风气架的设置,在骑行时,可利用车速,使外界空气快速进入到微型散热通道内,进而大幅度加快对电池本体的散热效果,在过热后,可自动控制智能充气组件提高充气速度,一方面,可加快散热速度,有效避免继续积热,另一方面,在较快的气体速度下可自发触发热报警单元,进而对用户进行提醒,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幅度降低多个电池本体串联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特别是涉及应用于蓄电池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


技术介绍

1、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化学电池,一般简称为电池。放电后,能够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将这类电池称为蓄电池,也称二次电池或铅酸蓄电瓶。所谓蓄电池即是贮存化学能量,于必要时放出电能的一种电气化学设备。

2、对于电动车来说,其蓄电池一般是2-4个串联使用,由于电动车空间有限,多个串联的蓄电池一般相互并列并接触设置,但是电动车长时间骑行或者充电时,均会发热,而现有技术中相互接触设置,不利于散热,容易造成过热的风险,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自燃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电动车的蓄电池在多个串联时,易积热,在过度发热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包括多个相互并列分布的电池本体,其中一个电池本体上设置有控制芯片,电池本体上端连接有两个接线柱,多个电池本体上设置有过热保护单元,过热保护单元包括安装在电动车上速度传感器、雨滴传感器以及安装在电池本体上的多对测温条以及两个引风气架;

3、相邻两个电池本体中:一个电池本体前方的接线柱与另一个电池本体后方的接线柱之间电连接有导线,两个电池本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粘附有多个垫块,两个电池本体上多个垫块的位置相互对应并接触,多个垫块使相邻两个电池本体之间形成微型散热通道,每对测温条均分别粘设在相邻两个电池本体相互靠近的一端中部,且两个测温条相互不接触;

4、两个引风气架分别设置在多个电池本体的前后两端,引风气架包括多个分别与多个微型散热通道口部对应的多孔排气管、多对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多孔排气管之间的波纹管以及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多孔排气管外端的引风管,引风管上安装有智能充气组件,智能充气组件与控制芯片信号连接,位于最边缘的两个电池本体上均粘附有两个连架座,两个连架座分别位于电池本体的前后两侧,最边缘的两个多孔排气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l形插杆,l形插杆插设在连架座内。

5、在上述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中,通过过热保护单元的设置,可以在相邻两个电池本体之间形成微型散热通道,相较于现有技术,可有效提高多个串联的电池本体之间的散热速度,大幅度降低积热的可能,有效降低在骑行或者充电时的安全隐患。

6、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引风管远离多孔排气管的一端安装在电动车上,且引风管的口部与外界相通并朝向电动车车头一侧。

7、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引风气架上下错位设置,且一个引风气架的下端与另一个引风气架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8、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测温条包括粘接在电池本体上的l形导热条以及固定连接在l形导热条远离电池本体中部的感温条,感温条包括感热段以及与感热段固定连接的测量段,相对的两个感温条上下颠倒设置。

9、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测量段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测量段内还填充有热熔填料,测量段与压力传感器感应端对应的端面为平直的弹性密封结构,且压力传感器不与测量段平直弹性端面接触。

10、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感热段内部饱和填充有氦气,感热段与另一个感温条内压力传感器对应处开凿有通孔,通孔口部固定连接有预膨胀层,预膨胀层为弹性密封结构,且预膨胀层的纵横长度均大于两个感温条之间的距离。

11、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引风管包括进气段、排气段以及固定连接在进气段与排气段之间的空心导气柱,引风管上还并联有热报警单元,空心导气柱内部固定连接有随气隔板,排气段以及热报警单元与空心导气柱的连接点分别位于随气隔板的两侧,且进气段与排气段位于随气隔板的同一侧。

12、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随气隔板包括与空心导气柱中部固定的转轴、固定连接在转轴与空心导气柱内壁之间的定板以及通过自复位弹簧连接在转轴上的自复位板,自复位板端部与空心导气柱内壁贴合。

13、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热报警单元包括漏气管以及固定连接在漏气管中部的口哨。

14、综上,通过过热保护单元的设置,可以在相邻两个电池本体之间形成微型散热通道,相较于现有技术,可有效提高多个串联的电池本体之间的散热速度,大幅度降低积热的可能,有效降低在骑行或者充电时的安全隐患;另外通过测温条以及引风气架的设置,在骑行时,可利用车速,使外界空气快速进入到微型散热通道内,进而大幅度加快对电池本体的散热效果,在过热后,可自动控制智能充气组件提高充气速度,一方面,可加快散热速度,有效避免继续积热,另一方面,在较快的气体速度下可自发触发热报警单元,进而对用户进行提醒,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幅度降低多个电池本体串联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并列分布的电池本体(1),其中一个所述电池本体(1)上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电池本体(1)上端连接有两个接线柱(2),多个所述电池本体(1)上设置有过热保护单元,所述过热保护单元包括安装在电动车上速度传感器、雨滴传感器以及安装在电池本体(1)上的多对测温条(4)以及两个引风气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管(51)远离多孔排气管(52)的一端安装在电动车上,且引风管(51)的口部与外界相通并朝向电动车车头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引风气架(5)上下错位设置,且一个引风气架(5)的下端与另一个引风气架(5)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热段(421)内部饱和填充有氦气,所述感热段(421)与另一个感温条(42)内压力传感器(7)对应处开凿有通孔,所述通孔口部固定连接有预膨胀层(8),所述预膨胀层(8)为弹性密封结构,且预膨胀层(8)的纵横长度均大于两个感温条(42)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管(51)包括进气段(511)、排气段(512)以及固定连接在进气段(511)与排气段(512)之间的空心导气柱(513),所述引风管(51)上还并联有热报警单元,所述空心导气柱(513)内部固定连接有随气隔板,所述排气段(512)以及热报警单元与空心导气柱(513)的连接点分别位于随气隔板的两侧,且进气段(511)与排气段(512)位于随气隔板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气隔板包括与空心导气柱(513)中部固定的转轴、固定连接在转轴与空心导气柱(513)内壁之间的定板(91)以及通过自复位弹簧连接在转轴上的自复位板(92),所述自复位板(92)端部与空心导气柱(513)内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报警单元包括漏气管(514)以及固定连接在漏气管(514)中部的口哨(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并列分布的电池本体(1),其中一个所述电池本体(1)上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电池本体(1)上端连接有两个接线柱(2),多个所述电池本体(1)上设置有过热保护单元,所述过热保护单元包括安装在电动车上速度传感器、雨滴传感器以及安装在电池本体(1)上的多对测温条(4)以及两个引风气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管(51)远离多孔排气管(52)的一端安装在电动车上,且引风管(51)的口部与外界相通并朝向电动车车头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引风气架(5)上下错位设置,且一个引风气架(5)的下端与另一个引风气架(5)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电动车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热段(421)内部饱和填充有氦气,所述感热段(421)与另一个感温条(42)内压力传感器(7)对应处开凿有通孔,所述通孔口部固定连接有预膨胀层(8),所述预膨胀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市凯惠电动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