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制造,特别涉及一种电堆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1、当前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蓬勃向上。氢能源燃料电池逐步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而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核心就是电堆部件。不同的电堆是由类型或长短不一的堆芯及配套壳体组成的,电堆堆芯与电堆壳体之间会有绝缘膜隔开,电堆堆芯与电堆壳体的间隙小于2mm,而壳体的深度一般都大于600mm。而如何把一个重量在100kg以上的电堆堆芯顺利的放入电堆壳体内相应的位置却也是让相关设计人员经常头疼的一件事情。
2、为能够顺利把堆芯放入壳体中,目前通常的做法根据堆芯具体样式都是设计一套带有导向功能的吊具工装,将壳体定位在具有导向柱的平台上,人工使用吊具吊起堆芯,对准导向柱,通过吊具工装与导向柱配合同时下降吊具完成入壳工艺。然而,上述的入壳方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且堆芯入壳时,容易导致电堆堆芯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堆组装装置,以能够改善电堆堆芯入壳过程中由于硬限位而产生的损伤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电堆组装装置,包括机架、位置调整机构、壳体装载机构和堆芯移送机构;
4、所述壳体装载机构和所述堆芯移送机构中的一个通过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壳体装载机构包括用于固定电堆壳体的壳体固定单元,所述堆芯移送机构上设有用于固定电堆堆芯的堆芯固定单元;
5、所述堆芯移送机构用于将所
6、进一步的,所述堆芯移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升降驱动部,以及连接在所述升降驱动部上的第一安装架;所述堆芯固定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所述堆芯固定单元承接所述升降驱动部的驱使,能够沿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升降;所述壳体装载机构位于所述堆芯固定单元的下方,且所述壳体装载机构通过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7、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之间设有锁止单元,所述锁止单元能够将所述第一安装架锁止在所述机架上,并使所述堆芯固定单元保持在所述壳体装载机构的上方。
8、进一步的,所述堆芯固定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堆芯固定单元之间设有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堆芯固定单元滑入至所述安装槽中;和/或,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堆芯固定单元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将所述堆芯固定单元定位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装载机构包括与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连接的底座,以及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二安装架;所述壳体固定单元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纠偏单元,所述纠偏单元用于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纠正所述壳体固定单元在所述机架的上的位置;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有转动驱动部,所述壳体固定单元连接在所述转动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上,且所述壳体固定单元的转动中心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正交。
12、进一步的,所述纠偏单元包括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相连的移动件,以及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相连的驱动件;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移动件和所述驱动件均连接,且所述第二安装架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部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驱使所述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于所述底座上滑动,所述第二驱动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驱使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装载机构还包括中间连接架,所述中间连接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安装架连接在所述中间连接架上,且所述第二安装架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连接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
14、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和所述底座之间的支撑滚动体;所述底座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底座上设有能够顶紧所述机架的顶紧单元;在所述顶紧单元顶紧所述机架时,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滚动体脱离抵接,且所述壳体装载机构承接所述顶紧单元和所述连接件的作用力,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固定;在所述顶紧单元解除与所述机架顶紧时,所述底座抵接在所述支撑滚动体上,并在所述连接件的约束下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移动。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相对布置的壳体装载机构和堆芯移动机构,并使得壳体装载机构或堆芯移送机构与位置调整机构连接,由此使得电堆堆芯置入电堆壳体的过程中,利用电堆堆芯与电堆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保证电堆堆芯顺利装入电堆壳体,并且也能够有效改善电堆堆芯入壳过程中由于硬限位而产生的损伤问题,同时有着很好的使用效果。
17、此外,堆芯移送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升降驱动部,以及连接在升降驱动部上的第一安装架,并使得壳体装载机构通过位置调整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由此可使得电堆堆芯沿竖直方向装入至电堆壳体内,并在入壳过程中,利用位置调整机构调整电堆壳体的位置,使得电堆堆芯更精准地装入至电堆壳体内,并且可有效改善入壳过程中因硬限位而产生电堆堆芯的损伤问题。
18、其次,在机架与第一安装架之间设置锁止单元,可使得第一安装架较好地锁止在机架上,并使得堆芯固定单元较好的保持在壳体装载机构的上方,从而在升降驱动部启动前,利用锁止单元将堆芯固定单元保持在机架预设位置,以起到一定的安全保障作用。设置堆芯固定单元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安装架上,有利于电堆堆芯的装配,且也利于电堆堆芯在堆芯固定单元上的定位固定。
19、再者,在第一安装架上设置安装位,并在第一安装架与堆芯固定单元支架设置引导结构,有利于引导堆芯固定单元在第一安装架上的安装,使得堆芯固定单元安装更加便捷。定位结构的设置,有利于堆芯固定单元在第一安装架上的定位,从而利于较好地保证电堆堆芯的位置。
20、除此之外,壳体装载机构包括底座和第二安装架,并使得壳体固定单元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可便于壳体固定单元的结构布置。设置的纠偏单元,其能够纠正壳体固定单元在机架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置,从而利于对壳体固定单元与堆芯固定单元的相对位置进行粗调节。在第二安装架上设置的转动驱动部,使得壳体固定单元连接在转动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可实现壳体固定单元以第一方向为转动中心轴进行转动,而利于在电堆壳体的不同外表面上装配零部件。
21、纠偏单元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移动件以及第二驱动部和驱动件,利用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以及移动件和驱动件的配合,使得第二安装架能够相对于机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进行移动,也即使得壳体固定单元能够相对机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实现壳体固定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堆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佡红旭,张鑫,汪飞扬,张顺强,石爱武,魏洪宽,胡紫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格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